李鹏
- 作品数:16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重点资助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甘草多糖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被引量:16
- 2011年
- 目的在超声条件下提取甘草中有效成分甘草多糖(GPS)并测定其含量,以筛选获得适宜的甘草多糖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选取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料液比作为工艺因素,每个因素采用3个水平,选择L9(34)正交表进行实验,同时用硫酸-苯酚法测定甘草多糖的含量来作为综合评价指标。结果在超声条件下提取甘草多糖的适宜条件为:提取次数为3次,提取时间为20 min,提取温度为45℃,料液比为1∶20(g.mL-1),该提取条件下甘草多糖的含量为2.39%。结论利用超声提取多糖相对其他提取方法有较大优势,可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提取效率,且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便于大规模工业生产,为从药材或制剂中提取甘草多糖提供了依据及参考。
- 韩荣生李鹏
- 关键词:甘草多糖超声提取正交实验
- 补阳还五汤方中红花黄芪配伍总黄酮的制备工艺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建立红花黄芪配伍总黄酮制备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HPLC法测定羟基红花黄色素A(HYSA)的含量,对补阳还五汤中红花黄芪配伍总黄酮类的提取工艺进行系统研究,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浸提料液比和浸提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对总黄酮部位进行精制纯化。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16倍量水,60℃,提取3次,每次2 h。AB-8树脂纯化后,黄酮纯度达78.26%,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为10.07%。结论:该工艺简便,合理,对红花黄芪总黄酮有效部位的分离纯化较好。
- 李鹏张宇燕李金辉邢攀科万海同杨洁红
-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总黄酮
- 白芍总苷的生产工艺改进研究
- 2010年
-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的生产工艺改进技术,对比了增加强制循环和传统提取白芍总苷的工艺。方法 :通过中试实验考察增加强制循环使多能灌体内乙醇温度均匀且处于高温状态以提高提取效率,在此基础上减少提取次数并且采用压榨技术回收药渣中吸附的药液以提高产能,节约成本。结果增加强制循环后第一次提取固体收率比不增加强制循环上升2到3个百分点,从含量收率来看打强制循环的第一次提取液普遍比不打强制循环高0.2到0.3个百分点左右。确定增加强制循环后,提取两次,就可以达到传统工艺提取3次的效果。结论增加强制循环配合药渣补水压榨可节省大量成本,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 钱斌韩进李鹏李金辉葛立军万海同
- 关键词:白芍总苷生产工艺
- 雷马Ⅱ型贴膏穴位贴敷对胶原性关节炎大鼠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探讨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观察雷马Ⅱ型贴膏穴位贴敷对胶原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的治疗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8只Wistar大鼠背部正中线皮内多点注射牛Ⅱ型胶原诱发CIA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A组)、基质对照组(B组)、低浓度贴膏穴位贴敷组(C组)和高浓度贴膏穴位贴敷组(D组),每组12只。C、D组分别贴敷低、高浓度雷马Ⅱ型贴膏,穴取"身柱""至阳""命门",每日1次,每次贴敷约15 h,治疗时间从造模后第1天开始至第30天结束;B组贴敷方法同C、D组,但仅使用不含药物的基质贴膏;A组不施加任何处理。观察病变关节的形态及病理组织变化等。结果:C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在治疗30 d后较同期B组显著降低(P<0.01),血清抗牛Ⅱ胶原抗体水平在治疗15 d后较同期A组显著降低(P<0.05),关节滑膜细胞增殖反应较同期A组和B组显著降低(均P<0.01)。D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在治疗25 d后、关节炎指数在治疗20 d后、大鼠足爪病理损伤和关节滑膜细胞增殖反应较同期A组和B组均显著降低(P<0.01,P<0.05),血清抗牛Ⅱ胶原抗体水平在治疗15 d后较同期A组显著降低(P<0.05)。D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和关节炎指数在治疗25 d后较同期C组大鼠亦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雷马Ⅱ型贴膏穴位贴敷对CIA大鼠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高浓度贴膏疗效优于低浓度贴膏,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抗牛Ⅱ胶原抗体水平起到抗炎和免疫抑制的作用。
- 李鹏方剑乔周亚锋
- 关键词:胶原性关节炎穴位贴敷
-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补阳还五汤中总黄酮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究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纯化补阳还五汤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和参数。方法:通过静态吸附及解吸试验、动态吸附及洗脱试验,从D101,DA201,AB-8和聚酰胺树脂中筛选出适合补阳还五汤总黄酮分离的理想树脂。并通过单因素分析考察该树脂分离、纯化补阳还五汤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经D101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的补阳还五汤总黄酮纯度最高,达到63.1%,转移率为80.2%,静态吸附容量为66.28 mg·g-1(干树脂),最佳动态上样量为20 mL·g-1(总黄酮质量浓度:3.033 g·L-1),上样流速为1 BV·h-1,洗脱乙醇体积分数为60%,洗脱速度为1.5 BV·h-1。结论:D101大孔吸附树脂可较好地用于补阳还五汤总黄酮的分离纯化。
- 邢攀科杨洁红张宇燕万海同李鹏
- 关键词:大孔树脂补阳还五汤总黄酮纯化
- 寿胎丸合当归散治疗非典型产科抗磷脂综合征对妊娠结局及抗磷脂抗体、血栓弹力图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研究寿胎丸合当归散治疗非典型产科抗磷脂综合征对妊娠结局及抗磷脂抗体、血栓弹力图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温州市中医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74例非典型产科抗磷脂综合征患者纳入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寿胎丸合当归散治疗,两组疗程均为孕5~11周,共7周。观察记录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以及妊娠结局等。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抗磷脂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免疫球蛋白A(ACA-IgA)、ACA-IgG、ACA-IgM、抗β2蛋白I抗体-IgM(β2GPI-IgM)]水平、血栓弹力图指标[反应时间(R值)、凝血时间(K值)、血栓最大弹力度(MA)、凝固角(α角)]以及凝血-纤溶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项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良好妊娠结局人数比例也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CA-IgA、ACA-IgG、β2GPI-IgM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而其ACA-IgM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ACAIgA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而ACA-IgC、ACA-IgM、β2GPI-IgM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ACAIgA、ACA-IgC、β2GPI-IgM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ACA-IgM水平组间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R值、K值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α角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MA水平无差异(P>0.05);对照组R值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K值、MA、α角水平无差异(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R值、K值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α角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MA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PT、APT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FIB、D-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PT、APTT水�
- 陈祥艳胡欣欣高楚楚林超李鹏孙云
- 关键词:寿胎丸当归散抗磷脂抗体血栓弹力图
- 维生素D和精液参数与复发性流产患者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维生素D和精液参数与复发性流产患者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4年7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就诊的复发性流产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产检的健康妊娠女性10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维生素D水平,全自动精子分析仪检测配偶精液参数,并分析其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47.56±6.33)ng/ml、(24.32±4.67)ng/ml,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维生素D水平明显降低(t=29.540,P<0.05)。对照组精液浓度、精子活动率、向前运动率及A级百分比分别为(60.74±8.48)×10^(6)/ml、(83.59±12.68)%、(62.59±8.88)%及(34.09±5.35)%,观察组精液浓度、精子活动率、向前运动率及A级百分比分别为(40.63±7.39)×10^(6)/ml、(60.52±10.56)%、(48.72±7.06)%及(24.13±4.32)%,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精液浓度、精子活动率、向前运动率及A级百分比均降低(t=17.880、13.980、12.230及14.480,均P<0.05)。成功组和失败组的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25.79±3.06)ng/ml、(21.32±1.61)ng/ml,与成功组相比,失败组维生素D水平明显降低(t=7.860,P<0.05);成功组精液浓度、精子活动率、向前运动率及A级百分比分别为(43.59±3.92)×10^(6)/ml、(64.42±5.37)%、(50.09±5.02)%及(25.36±2.83)%,失败组精液浓度、精子活动率、向前运动率及A级百分比分别为(34.64±1.35)×10^(6)/ml、(52.61±2.56)%、(45.94±3.66)%及(21.65±1.59)%,与成功组相比,失败组精液浓度、精子活动率、向前运动率及A级百分比均降低(t=12.720、11.960、4.224及6.995,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维生素D、精液浓度、精子活动率、向前运动率及A级百分比与妊娠结局呈负相关关系(r=-0.614、-0.538、-0.720、-0.593及-0.675,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维生素D预测妊娠失败的AUC为0.731(95%CI为0.609~0.892),精液浓度AUC为0.628(95%CI为0.457~0
- 黄蓓蓓李鹏
- 关键词:维生素D精液参数复发性流产
- 二黄牡丹汤治疗慢性盆腔炎后遗症疗效观察及对血清IL-8、MCP-1、MMP-2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观察二黄牡丹汤治疗慢性盆腔炎后遗症(SPI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8 (IL-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SPID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妇科千金片治疗,观察组采用二黄牡丹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炎症因子(IL-8、MCP-1、MMP-2)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为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8、MCP-1、MMP-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IL-8、MCP-1、MMP-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血沉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中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出现胃脘不适2例(5.00%),观察组无出现明显不良反应;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黄牡丹汤治疗SPID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液高凝高黏状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 孙苗苗李鹏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 抑亢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性激素、体重指数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在育龄女性中较为多发,对患者身心健康均造成了不利影响,本研究采用抑亢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探究两者联合对患者性激素、体重指数等指标的影响,以期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借鉴。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4年1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治疗的10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研究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给予常规治疗、二甲双胍、抑亢汤治疗。评估2组中医症候积分(崩漏、月经稀发、面部痤疮、胸肋胀痛)、性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LH)、睾酮(T)、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体重指数、糖代谢指标[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脂肪因子[脂肪素(Apelin)、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中医症候积分、LH、T、体重指数、FINS、FPG、HOMA-IR、Apelin、Vaspi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SH水平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12%(48/51)vs.78.43%(4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9,P=0.021)。结论抑亢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体征、糖脂代谢改善及体重指数降低更为明显,且治疗有效率较高。
- 陈祥艳胡欣欣徐甜甜柳侠平李鹏陈苗苗孙云
- 关键词:二甲双胍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疗效性激素体重指数
-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多目标优化补阳还五汤总苷提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多目标优化补阳还五汤总苷的提取条件。方法: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建立补阳还五汤中黄芪甲苷、芍药苷和苦杏仁苷提取工艺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依据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对提取条件进行多目标优化。结果:得出了多目标优化模型的Pareto最优解集,纳入决策者偏好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溶剂量10.94倍,提取1.26h,提取3次,提取温度82.06℃。结论:NSGA-Ⅱ方法与BP人工神经网络结合可对补阳还五汤总苷提取条件实现有效的多目标寻优,本方法可为医药学研究领域中的多目标优化问题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解决方案。
- 张宇燕盖玉权李鹏万海同杨洁红
-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总苷BP人工神经网络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多目标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