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莎
- 作品数:22 被引量:61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德国洪堡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捕食性颏花金龟口器形态的适应进化及功能研究(鞘翅目:金龟科:花金龟亚科)被引量:2
- 2013年
- 颏花金龟为捕食性,是花金龟亚科12族中食性最为特殊的类群,以其下唇的前颏极度扩大而得名。依据捕食对象及对应形态变异类型的不同,其可分为蚁食性和蚜食性两类。由于颏花金龟的食性异于其他种类花金龟的植食性,栖息环境也有极大的不同,故其口器适应进化出诸多形态类型。通过比较颏花金龟、花金龟亚科其他种类、其他植食性金龟(丽金龟和犀金龟两个亚科为代表)以及典型肉食性甲虫口器的形态,对颏花金龟口器特殊结构及功能进行了分析,并初步探索了取食机制及颏花金龟的生存策略。
- 李莎白明王心丽杨星科
- 关键词:口器捕食性
- 重离子放射治疗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 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的疾病,多为青少年和中年患者,以发生于四肢居多,恶性程度高,转移发生早,其病死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率的2%。主要治疗手段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传统的手术治疗为根治性切除或局...
- 李莎魏世华张红
- 关键词:生物学效应
- 林业剩余物的定义和分类述评被引量:10
- 2018年
- 为准确评估林业剩余物资源量及其分布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前人研究结果的系统述评,首先分析关于林业生产、加工和利用产生的潜在剩余物的各种术语,确立林业剩余物术语体系,进一步完善林业剩余物的定义和分类,提出将其分为木材剩余物、竹材剩余物和草本果树剩余物作为第一级分类。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不同林种的剩余物产出环节进行第二级分类,即木材剩余物分为林木苗圃剩余物、林木修枝剩余物、木材采伐剩余物、薪材、木材造材剩余物、木材加工剩余物和废旧木材共7类,竹材剩余物分为竹材加工剩余物和废旧竹材共2类,草本果树剩余物包括香蕉和菠萝残体共1类。然后,梳理和讨论前人在林业剩余物的定义和分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第二级分类进行定义,明确各类剩余物包含的内容物。最后结合产业实际提出今后深入研究林业剩余物的建议。
- 谢光辉傅童成马履一马履一包维卿李辉
- 关键词:生物质有机废弃物
- 动能转换视角下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提质增效案例与对策研究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意义]以动能转换基本内涵为依循,初步厘清新常态下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与提质增效内在逻辑,分析总结在非常态(新常态叠加新冠疫情)下图书馆信息服务新供给的实践案例,形成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可复制、可适用多种应用场景的新服务模式,对图书馆新常态以及未来服务创新提质增效具有一定参考意义。[方法/过程]通过理论研究与案例结合的方法,具体分析动能转换中图书馆用户新需求与服务新供给的内容、特征和关系模型;并以新供给与新需求充分结合典型案例为基础,对信息服务创新质量效益提升路径的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最后给出图书馆新常态下信息服务创新高质量发展基本框架的对策建议。[结果/结论]通过对非常态下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具体实践案例系统梳理与总结,发现以用户新需求为前提,以满足用户新需求并提供契合的服务新供给为解决路径,实现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提质增效是动能转换过程中新常态下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图书馆非常态下信息服务创新实践也将成为图书馆新常态下信息服务创新的重要推动力。
- 沈东婧李莎姚远周成效许咏丽江晓波顾燕婷
- 关键词:信息服务创新
- 河套盆地吉兰泰构造带上白垩统毕克齐组轮藻植物群
- 2025年
- 白垩系在河套盆地局部发育,沉积盖层自下而上发育下白垩统李三沟组和固阳组、上白垩统毕克齐组。其中上白垩统毕克齐组分布局限,只有较少钻井揭示,仅在北部巴彦淖尔凹陷的兴隆断裂构造带出现。吉兰泰构造带位于河套盆地临河坳陷中部,该地是否发育上白垩统是个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轮藻生物地层的研究对该构造带白垩系进行正确的识别划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吉兰泰构造带的HZK1、JHZK2、JHZK3、JHZK4、JHZK7井的岩心为研究材料,开展轮藻生物地层学研究,共发现了5属5种,包括Atopochara trivolvis var.restricta、Lamprothamnium ellipticum、Lychnothamnus barbosai、Tolypella sp.和Mesochara sp.,与松辽盆地上白垩统轮藻植物群组成相似,确定河套盆地吉兰泰构造带存在上白垩统毕克齐组,发育土伦期至圣通期的地层。
- 张锐锋邢奕张晓芳谢佩宇王婧雅黄芸吴健平胡延旭宋振宇王贺李佳洋李莎张海春
- 关键词:河套盆地晚白垩世轮藻
- 乌拉特后旗测老庙拗陷西北缘一典型入湖三角洲剖面露头简介——测老庙拗陷地质研究和实习基地典型露头之二被引量:4
- 2016年
- 内蒙古西部狼山以北的测老庙拗陷中主要充填着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陆相碎屑岩。拗陷的西部边缘主要出露灰黑色页岩,偶见巨厚层砂砾岩为主构成的河流相三角洲入湖沉积体。一条近南北向延伸100多米、深达20余米的冲沟切割出一个非常完整的三角洲入湖砂体纵剖面,从下而上依次显示出由灰黑色页岩夹泥灰岩组成的底积层,由砂砾岩组成的前积层和相似组分的顶积层,而在顶积层之上还见上覆旋回的部分前积层下部层序。根据顶积层和前积层产状判断,露头点处古流向为SSW,说明物源区在北侧,而湖泊主体在南部。根据三角洲顶积层和前积层特征判断,该早白垩世入湖三角洲应为辫状河三角洲。完整的三角洲天然露头十分罕见,研究者往往借助于地震或雷达等手段间接地探讨三角洲的结构特征,而本露头为人们野外现场观察三角洲的结构层特征提供了最为直观的例子。
- 吕洪波章雨旭张海春冯雪东秦贝贝陈康力郑大燃李莎张琦董晓朋唐轲朱桂繁
- 关键词:白垩纪
- 轮藻居群的种内变异与生物地层对比
- 2020年
- 传统轮藻化石研究对中国白垩系古近系地层界线划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轮藻属种的洲际对比却难以实现,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与国际分类学方法未统一,属种名称不一致所导致。前人通过对现生轮藻藏卵器形态发育的观察发现,一个轮藻种的藏卵器钙化程度的不同,会导致其螺旋细胞呈现由凹到凸的变化。文章介绍了以居群为单位的轮藻化石研究思路,居群内不同的藏卵器个体在形态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这些差异之间存在连续过渡的关系,并未出现明显的分异,我们将这些形态变化称为种内变异;种内形态分析可以对已建立的属种进行有效厘定,有助于中国与国际的轮藻化石居群进行对比。此外,轮藻生物地层学研究还需结合古生态学和古地理学分析,优先选择生态域广和地理分布范围广的分子进行生物带命名,有利于进行洲际地层对比。
- 李莎李莎王启飞张海春
- 关键词:藏卵器种内变异古生态古地理
- 柴达木盆地诺木洪贝壳堤水体演变的介形类证据被引量:1
- 2022年
- 柴达木盆地贝壳堤保存有大量大小混杂及两壳绞合的双壳类化石,是全球干旱区罕见的地貌景观,为青藏高原东北部中晚更新世的气候与环境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区域地质记录。该记录在诺木洪西北约20 km出露,将其命名为诺木洪贝壳堤。目前诺木洪贝壳堤的沉积属性存在河湖之争,对该贝壳堤剖面开展系统的介形类分析,建立了8个生物组合带,除1带化石稀少无法鉴定外,2-8带自下而上依次为:Ilyocypris-Candona-Candoniella组合、Ilyocypris-Candona-Leucocythere-Candoniella-Eucypris inflata组合、Leucocythere-Ilyocypris组合、Ilyocypris-Leucocythere-Candoniella-Candona组合、Ilyocypris-Candoniella-Leucocythere组合、Ilyocypris bradyi-Ilyocypris echinata组合和Ilyocypris bradyi-Candoniella组合。根据8个生物组合带的属种特征和古生态指标综合分析贝壳堤水体的演化过程,认为诺木洪贝壳堤为河流相沉积。1-5带沉积期由于频繁的河流改道,贝壳堤剖面处经历牛轭湖-浅水河流多次转变,牛轭湖阶段水体较深不利于介形类生存,而浅水河流阶段介形类相对繁盛;6-8带沉积期水体维持极浅河流状态,介形类繁盛,后因持续干旱河道封闭,水体盐度升高而不利于介形类生存;最终盐壳析出,诺木洪贝壳堤沉积结束。
- 李玮屈海英李莎周淑敏宋先腾王晓楠
-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介形类河流沉积
- 中国白星花金龟地理变异的几何形态学分析及其新疆种群的入侵来源推断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定量比较中国及周边国家地区白星花金龟Protaetia(Liocola)brevitarsis不同地理种群的形态差异,重点探索新疆种群与其他地区种群间的形态差异,为植物保护和生产活动提供指导,丰富微进化理论。【方法】基于几何形态学的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典型变量分析(canonical variate analysis,CVA)方法,对国内外30个地区共700头白星花金龟的鞘翅和前胸背板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白星花金龟不同地理种群的形态变异。【结果】白星花金龟前胸背板和鞘翅形态变异主成分分析中,新疆标本都明显聚在一起,但同时与新疆周边省份标本有部分重叠,与远离新疆省市有少部分重叠。新疆标本和南方地区种群标本明显分离。在各地区种群形态差异显著性检验中,基于马氏距离(Mahalanobis distance)和普氏距离(Procrustes distance)分析显示,新疆白星花金龟与远离新疆地区标本的前胸背板和鞘翅在马氏距离和普氏距离上均为显著性差异,而与其他地区标本的前胸背板和鞘翅的差异上,并非总是显著性差异。【结论】证实了前胸背板和鞘翅上的白斑可以作为白星花金龟地理种群变异的评价指标。就新疆白星花金龟而言,地理距离在一定程度上与形态距离相吻合。我们推测新疆白星花金龟是通过青海省北部以外的宁夏、内蒙古和甘肃三省入侵到新疆自治区,或者与上述三省该害虫的入侵来源一致。本研究所呈现的研究方式,在丰富微进化理论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且有望丰富分子生态地理学的研究内涵。
- 索中毅白明李莎杨海东李涛马德英
- 关键词:白星花金龟主成分分析地理变异
- 缅甸琥珀内含物形态结构在X射线下的可辨识性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产自缅甸北部胡康河谷的缅甸琥珀形成于白垩纪中期。其艺术价值很高,同时其内含物的生物多样性程度也很高,故其科学价值也不可估量。显微CT能够提供化石(琥珀)内部解剖结构的高分辨率断层图像,故该方法日渐成为目前琥珀研究中的常用方法之一。然而在可见光下可见的琥珀内的生物结构,在X射线下却有不同的结果,这与现生研究材料在显微CT下的表现非常不同。本研究对产自胡康河谷的9块缅甸琥珀进行显微CT检测,试图对这个特殊的现象进行较为系统的解读。【方法】利用数码相机(Nikon 5200D)拍摄琥珀照片,并用Helicon Focus 5.3软件合成。通过显微CT技术扫描琥珀和计算机断层重建技术重建出缅甸琥珀内含物的三维结构形态。【结果】显微CT检测结果主要分为3种:完全无衬度、部分结构有衬度和整体结构有较好衬度。本研究对有较好衬度的琥珀内含物进行了三维重建,展示了琥珀内含物的外部和内部三维结构。【结论】琥珀内含物的可见光成像和X射线成像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其原因和琥珀保存的好坏以及琥珀的密度差、琥珀围岩之间的对比度差异有关。琥珀形成和埋藏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非常复杂,其机理的探究也更为复杂和困难,本文对这个现象的主要类型做了较为初步的阐述,后续研究需要更为全面的选样和更为严格的实验设计才能够最终解决这个埋藏学上的难题。
- 郭明霞杨海东黎刚佟一杰李莎路园园石爱民王博张巍巍白明
- 关键词:化石X射线古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