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真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油藏
  • 2篇驱油
  • 1篇氮气泡沫
  • 1篇氮气泡沫调剖
  • 1篇底水
  • 1篇底水油藏
  • 1篇地层
  • 1篇地层能量
  • 1篇调剖
  • 1篇断块
  • 1篇延长组
  • 1篇优势渗流通道
  • 1篇油区
  • 1篇油田
  • 1篇增注
  • 1篇致密化
  • 1篇致密砂岩
  • 1篇砂岩
  • 1篇渗流
  • 1篇胜利油区

机构

  • 7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常州大学
  • 1篇青岛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7篇李真
  • 2篇李基昌
  • 1篇赵凤敏
  • 1篇张戈
  • 1篇王丕烈
  • 1篇郭志华
  • 1篇束青林
  • 1篇程建军
  • 1篇窦祥骥
  • 1篇路智勇

传媒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内江科技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5
  • 2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高凝油储层损伤机理及因素探究——以王130块为例
2016年
王130块试采过程中表现出初期具有一定产能、产量递减快、表观能量差、采出困难等突出问题,采油速度、采出程度低,通过对油藏地质、试采特征以及冷伤害机理的研究,剖析了低温入井液、冷水驱等对流体以及储层造成的伤害,并提出了解决思路。
李真
关键词:高凝油
罗801块油藏改善开发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罗8 0 1块是罗家油田的主力区块之一,调整前地层能量严重不足,低于饱和压力30 %开采,自然递减高达30 % ,开发效果变差。为改善区块开发效果,进行以下主要研究:根据开发实际,完善构造形态;根据剩余油分布,钻高效调整完善井;加强注水工作,不断进行动态调配;注水早期开展微生物驱油试验。实施效果:区块开发形势明显改善,日产水平稳定,采收率提高11.7% ,增加可采储量35×10 4t。
李基昌李真
关键词:油藏地层能量自然递减驱油试验可采储量
特高含水期氮气泡沫调剖在盐100稠油边底水油藏的应用
2017年
盐100强边水稠油油藏,地层非均质性、油水黏度差异导致边水水窜,波及体积小,油藏采出程度低。氮气泡沫调剖能够有效封堵高渗透大孔道,扩大蒸汽波及体积,增加扫油面积及驱油效率,改善地层的动用程度,提高油藏的开发效果。
李真赵蓓
关键词:稠油氮气泡沫调剖
义东油田大81-4复杂小断块综合调整措施被引量:6
2004年
义东油田大81-4块为复杂小断块油藏,油层厚,隔层薄,油水关系复杂。为了解决局部注采不完善、储量控制程度低、水井欠注及沙四段油井停产较多等问题,结合该块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在剩余油富集区钻探了补充完善井,提高了储量动用程度;有针对性地转注部分油井,提高了注采对应率;通过对油水井堵塞机理的研究,优选了酸液配方,优化了酸化工艺,水井增注、油井解堵见到明显效果。优选部分油井放大生产压差提液,提高了油井的产能。实施一系列综合调整措施后,该块三年累积增产原油7×104t,标定采收率提高了近3%。
王丕烈李真程建军
关键词:复杂小断块油田注采增注控制程度停产
浊积岩油藏优势渗流通道精准识别——以胜利油区牛庄洼陷牛20区块为例
2024年
针对浊积砂岩油藏牛庄洼陷牛20区块平面水驱不均衡、边部供液不足与核部油井暴性水淹共存的开发状况,围绕浊积岩地质油藏特征,微观上通过三维数字岩心模拟,刻画不同微相微观孔喉结构约束下的优势渗流特征;宏观上基于浊积岩剩余油精细刻画,分级识别优势渗流流线。研究表明,动静态深入结合分析,明确了牛20区块优势渗流通道主要分布在核部微相,采用多技术手段联合识别优势渗流通道,结果与开发动态符合率达85%以上,可精准有效识别各层段的优势渗流通道,提高后续措施挖潜的针对性。研究成果为浊积岩油藏高含水期实现均衡驱替提高采收率奠定基础,对于低渗油藏高含水期效益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聂法健郭志华吴罕侯丽莉李真刘振洋王艳平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浅埋藏储层致密化成因被引量:3
2024年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镇原地区三叠系延长组8段细粒砂岩在较浅的埋藏条件下便发生了致密化。综合利用岩心分析、铸体薄片、扫描电镜与图像分析等技术,对其孔喉及成岩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储层的成分及结构成熟度较低,孔隙结构以细孔—微细喉型为主,压实作用强烈,并且具有多期胶结与多期溶解的特征。以储层的“埋藏史-油气充注史-成岩演化序列-孔隙结构”为约束条件对储层的致密化定量表征发现,长8段在稳定的构造背景与辫状河三角洲环境的控制下,形成了细粒、富含塑性颗粒且高杂基含量的沉积,配合其后的快速埋深造成了强烈压实,其对储层致密化的贡献值为85%。成岩环境的多期变化造成了富集不同盐类的孔隙流体对储层的强烈胶结作用,对储层致密化贡献值为40.8%。早期绿泥石膜对颗粒的保护、稳定的构造背景及顶底板围岩处的硅质与钙质胶结层对孔隙流体活动的限制、过早的低渗和远离盆地生烃中心造成的缺乏酸性流体持续性注入等导致了溶蚀作用较弱,对储层致密化的抑制值仅为26.1%,且形成的次生孔喉易被后期胶结物充填。构造、沉积、成岩作用及其与油气充注在时空的耦合关系造成了长8段储层在浅埋藏条件下的致密化。
张英男白青林束青林路智勇张戈窦祥骥李真何之明
关键词:致密砂岩致密化成岩环境
罗801块注水早期微生物驱油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04年
本文针对罗801块油藏开发实际,提出了注水早期开展微生物驱油试验,并对试验效果进行了 分析。
李基昌李真赵凤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