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牧南

作品数:54 被引量:369H指数:11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经济管理
  • 1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5篇文化科学
  • 4篇社会学
  • 3篇电子电信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数据包络
  • 7篇数据包络分析
  • 7篇包络分析
  • 5篇网络
  • 4篇知识
  • 3篇演进
  • 3篇文本挖掘
  • 3篇聚类
  • 3篇集群
  • 3篇架构
  • 3篇高技术产业
  • 3篇TRIZ
  • 3篇产业集群
  • 3篇城市
  • 3篇AGENT
  • 2篇颠覆
  • 2篇颠覆性
  • 2篇移动通信
  • 2篇源数据
  • 2篇知识基

机构

  • 54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深圳信息职业...
  • 1篇广东省生产力...
  • 1篇广东省技术经...
  • 1篇网易有道信息...

作者

  • 54篇李牧南
  • 4篇黄芬
  • 4篇彭宏
  • 3篇杨建梅
  • 3篇熊俊霞
  • 2篇朱桂龙
  • 2篇苏锦钿
  • 1篇李相育
  • 1篇张星明
  • 1篇柳伟
  • 1篇周文泉
  • 1篇李浩明
  • 1篇李颖基
  • 1篇汤玮亮
  • 1篇欧阳璟
  • 1篇肖国荣
  • 1篇许治
  • 1篇朱苏穗
  • 1篇梁永生
  • 1篇陈建超

传媒

  • 9篇科技管理研究
  • 6篇科研管理
  • 5篇情报杂志
  • 3篇计算机应用
  • 2篇自动化学报
  • 2篇科学学与科学...
  • 2篇科学学研究
  • 2篇工业技术经济
  • 1篇计算机集成制...
  • 1篇移动通信
  • 1篇改革与战略
  • 1篇电讯技术
  • 1篇管理现代化
  • 1篇技术经济与管...
  • 1篇电子测量技术
  • 1篇图书情报工作
  • 1篇企业管理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计算机应用研...
  • 1篇管理世界

年份

  • 1篇2025
  • 6篇2024
  • 6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2
  • 2篇2001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效率的动态演变趋势被引量:10
2019年
目前从区域视角探讨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动态演变趋势的研究基本为空白。为进一步描述和呈现近10年以来中国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效率的演变特征,并分析其隐含的政策启示和管理意义,提出一个较为综合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结合2006—2017年的相关统计年鉴,对中国不同区域的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动态演变趋势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近10年以来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整体呈现出典型的研发和转化不均衡状态,其中转化效率更低。这或许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并在"十三五"期间的区域科技政策制定中适当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李牧南王雯殊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数据包络分析TOPSIS
政策取向一致性与企业高质量绿色转型
2025年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宏观政策规划和设计愈发复杂和敏感,亟待构建跨政策类型的评价理论和计量框架。为此,本文将环境政策与科技政策纳入到理论模型,尝试分析宏观政策取向如何影响企业高质量绿色转型。首先,本文构建了一个跨类型的政策组合效应评估框架,并基于2010~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双重机器学习方法分析了政策组合对企业高质量绿色转型的影响。其次,本文在机制分析部分研究了市场扭曲和市场壁垒对政策组合综合效应的影响。最后,本文分析了上述政策组合在企业产权属性、创新能力、所在地域、污染类型与资源集聚能力等方面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政策组合能够发挥一定的协同促进作用,但是环境政策“以点带面”效果有限;环境政策和科技政策均能单独促进企业高质量绿色转型,但科技政策对于“规制+激励”型环境政策组合的赋能作用有限,而对其他环境政策工具组合具备一定的协同效应;通过适宜的调控策略降低市场壁垒有助于提升政策协同效果。本文为进一步优化现有政策组合、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
王渊李牧南梁彦希
新工科背景下TRIZ导入理工科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路径分析被引量:5
2023年
在“宽口径、弱专业、重创新”的高等教育理念引领下,我国当前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尤其是在大学生创新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培育方面依然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针对如何进一步完善新时期理工科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更好地适应新工科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要求,笔者认为可以将以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为代表的创新思维拓展和创新方法训练等相关知识点嵌入现阶段新工科教育课程体系,具体导入路径则可以根据高校自身特点灵活确定。
李牧南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通识教育
基于自组织临界模型的特大城市演化机制研究——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例
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社会城镇化的进程逐渐加快,但是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却并不均衡,特大城市的"虹吸效应"与中小城市的"空心化"趋势并存。在这种不均衡的城市演化发展进程中,以北京、上海、广州等为代表的中国特大型城市演化和发展的...
李牧南
关键词:自组织临界幂律分布
文献传递
基于LDA-KeyBERT模型的技术预见:以工业互联网为例被引量:5
2023年
随着技术预见定量分析方法以及文本挖掘技术的发展,通过主题模型挖掘专利文献的潜在语义来获取技术发展趋势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尽管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模型依然是文本主题建模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但传统LDA建模存在主题可解释性差以及未能充分利用专利文本上下文的语义关联等问题,导致部分有价值的技术情报未能完全呈现。为了进一步拓展传统LDA方法在专利文本挖掘和技术预见领域的应用,综合集成LDA模型的文本聚类功能与KeyBERT算法的关键词生成与语义分析能力,构建了一种面向技术预见量化分析的集成框架,并通过对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技术预见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当前基于文本建模和语义计算的技术预见方法体系。
李牧南王业信
关键词:技术预见主题模型
基于主题强度突变检测的颠覆性技术识别被引量:7
2023年
[研究目的]改进或丰富现有的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和相关实证研究,对于区域和企业创新战略规划,以及相关科技政策制定均具有积极的决策参考意义。[研究方法]在已有的颠覆性技术识别量化分析方法基础上,导入专利文本主题强度概念,通过主题强度变化来辅助识别技术演进中的热点主题,然后根据不同年份的时间序列数据,引入在水文和气象监测领域的BUT(Buishand U test)突变检测方法,并结合专利文本主题演进模式区分,提出了一个较新颖的颠覆性技术分析框架。[研究结论]在实证分析部分,将专利文本主题强度突变检测应用到了工业互联网领域,并识别出部分具有颠覆性潜力的技术主题,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当前有关颠覆性技术识别的方法体系。
李牧南赖华鹏王良李燕冰
关键词:突变检测
一种新型Agent模型及其实现框架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在充分研究传统的BD I体系结构在描述自学习机制和知识动态更新方面的局限性以及合作环境下的Agent的动力学特征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传统BD I结构的扩展模型,即BD IM模型。在传统的BD I基础上追加激励因子概念,从心理学和经济学角度对激励进行了定性地分析,从而把激励无缝地嵌入到一个已经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结构中;另外,激励概念的引入也为如何在统一的理论框架下对其他两种主体结构:反应性主体和社会主体,进行统一描述和分析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方法。对于协作环境下的MAS模型,针对BD IM结构的特点提出了一个基于知识仓库的解决方案。
李牧南彭宏
关键词:MULTI-AGENTSYSTEMBDI知识仓库
三维打印技术的潜在风险识别:跨学科主题词挖掘视角被引量:8
2019年
在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的体系架构中,三维打印(增材制造)是重要的核心技术之一。但是,当前大部分针对三维打印的相关研究更多聚焦于创新和市场潜力。针对三维打印技术普及和产业化可能带来的健康、环境和生态风险等问题,相关研究则较为零散,而且分布在化学、材料、物理、生物和环境等不同专业和研究领域。这给相关的科技政策制定和预防式公共治理措施出台带来了一定的信息阻塞和决策障碍。此外,目前有关新兴技术潜在风险识别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均较少,相关的量化分析尤甚,可以认为是当前科技评价和技术管理研究领域的盲点之一。针对当前有关新兴技术潜在风险识别与评估的相关科学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朴素机器学习思想的跨学科主题词挖掘框架,并结合当前较为热点的三维打印技术进行了实证分析。理论和实证分析显示,本文提出的跨学科主题词挖掘框架对于某个具体新兴技术潜在风险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内容识别效果,这对于相关的公共治理决策和科技政策制定,或许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积极意义。
李牧南王流云
关键词:新兴技术增材制造
新时期中国特色科技自立自强:理论基础与实践维度被引量:7
2023年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既是现阶段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支撑创新驱动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当前针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的二元特质,以及围绕新时期中国特色科技自立自强相关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维度探讨依然存在一定拓展空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也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科技自立自强的理论基石。而熊彼特主义、阿罗—罗默为代表的新发展路线和国家竞争优势等传统创新发展理论,以及中国本土的创新理论研究对新时期中国特色科技自立自强的理论支撑及内在逻辑还需进一步阐释。从实践维度看,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多个维度并行开展、交互作用和协同推进。总体而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也是建设全球学术高地和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李牧南
关键词:实践维度
基于多Agent导弹编队图像融合研究
2010年
导弹编队协同作战的目的是通过导弹之间的协作与通信,最大限度提高目标命中率。文中针对复杂环境下导弹协同作战中存在图像融合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Agent黑板协作模型,在编队内部不同任务和功能的导弹之间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多种传感器的图像融合,从而提高攻击目标的命中率,并通过一个仿真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郭森李牧南梁永生柳伟
关键词:黑板模型图像融合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