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丽
- 作品数:14 被引量:74H指数:4
- 供职机构:唐山工人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河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持续区域动脉灌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及对微循环障碍影响研究
- 2021年
- 分析持续区域动脉灌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及对微循环障碍影响。方法:以我院2017年10月-2020年6月收治的6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本次治疗的方案对患者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持续区域动脉灌注治疗,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微循环功能指标、治疗前后TXB2和6-keto-PGF1a水平。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D-乳酸、DAO、内霉素、尿等微循环功能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TXB2和6-keto-PGF1a水平,与对照组患者对比,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通过持续区域动脉灌注治疗后,其微循环功能会得到明显的恢复,且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李晓丽李秋月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微循环
- 绝经后女性骨密度与维生素D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2
- 2019年
- 目的探索绝经后妇女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病房及门诊就诊的244名绝经后妇女参加了这项横断面研究,她们都没有服用骨质疏松药物,也没有患任何慢性疾病。采用双能X射线吸收测定法用于评估髋部、股骨颈和腰椎(L_(1~4))的BMD。每个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骨质疏松症标准在至少一个骨骼区域进行分类。在数据收集结束时,测量所有参与者的血脂谱和维生素D水平。维生素D血清水平低于30 ng/mL被定义为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结果 27.9%的参与者表现出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患者的HDL血清水平更高(P<0.05)。参与者的低密度脂蛋白、总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未调整年龄、绝经年龄、肥胖和使用抗高血脂药物(他汀类药物)后,HDL水平与腰椎(1~4)、髋部和股骨颈的BMD值和T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根据维生素D水平对参与者进行分类以及调整混杂因素之后,仅在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的参与者中观察到HDL水平与三部位的BMD值以及T评分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在维生素D缺乏的绝经后妇女中,血清HDL水平与骨骼状态呈负相关。
- 杨红英李虹刘璐李晓丽
- 关键词:骨密度高密度脂蛋白绝经后妇女维生素D
- 丹红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药理作用机制影响研究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药理作用机制影响。方法 48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组、实验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阳性组给予静脉注射尤瑞克林,实验组给予静脉注射丹红注射液,均为每日1次,连续7 d。比较各组大鼠一般活动情况,HE染色病理组织变化及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神经肽Y(NPY)、强啡肽(Dyn)、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结果阳性组和实验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低于模型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实验组TC、TG、LDL-C水平低于阳性组,而HDL-C高于阳性组(P<0.05);阳性组和实验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实验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水平低于阳性组(P<0.05);阳性组和实验组血浆NPY、Dyn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实验组血浆NPY、Dyn水平低于阳性组(P<0.05);阳性组和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阳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血脂、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降低血浆NPY、Dyn水平,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张云黄炜王颖熊久兰李晓丽张鸽
-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缺血性脑卒中药理作用机制
- 椎管内血管性脂肪瘤1例报告被引量:1
- 2003年
- 王东春阚志生付玉海崔永鹏李晓丽邱虹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效果研究
- 2021年
- 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患者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抽取2019.01~2020.6本院科室接诊的CIRI患者实施研究,共计120例,按简单分样法分组,可将其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0),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FMA评分、ADL评分评测所得数值相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差异显著(P<0.05);而TNF-α表达水平观测所得结果相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CIRI患者病情控制具有显著作用,不仅可有效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而且可降低TNFF-α表达水平。
- 李晓丽李秋月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临床疗效
- 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超早期脑梗死具有良好效果被引量:28
- 2017年
- 为了探讨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以及联合用药用患者预后的相关影响,本研究选择本院100例超早期脑梗死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静滴,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神经缺损程度(NIHSS评分)和临床疗效。研究发现,相较治疗前,两组的NIHSS评分在治疗后6 h、24 h和7 d均较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p<0.05)。由此可见,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超早期脑梗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状况,且安全性高。
- 张云黄炜久兰李晓丽王颖
- 关键词:超早期脑梗死阿替普酶丁苯酞神经缺损
- 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观察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对SMMC-772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特异性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转染肝癌SMMC-7721细胞,MTT法测定Survivin ASODN对细胞增殖抑制情况的影响,FCM法检测对细胞周期、凋亡及Survivi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Survivin ASODN可抑制SMMC-7721细胞的生长增殖,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ASODN转染组可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P<0.01),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P<0.05)。ASODN转染组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Survivin ASODN能下调SMMC-7721细胞Survivin表达,并可抑制其增殖并诱导凋亡。
- 李晓丽彭利张萌徐卓王顺祥唐瑞峰张凤瑞
- 关键词:生存素反义寡核苷酸肝细胞癌凋亡
- 通腑泻下法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应用价值研究
- 2021年
- 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患临床应用通腑泻下法辅助治疗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针对72例符合纳选标准的SAP病患予以遴选,就诊区间为2018年8月~2020年8月,依据于数字随机抽取法予之以组别划分:即常规组(n=36,西医常规治疗)和研究组(n=36,通腑泻下法辅助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展开评测对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相较于常规组总有效率呈显著较高显示(P<0.05);研究组所予统计的主要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相较常规组均呈较短显示(P<0.05);实验室相关指标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相较常规组均呈较短显示(P<0.05)。结论:常规治疗SAP时予以通腑泻下法辅助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对患者胃肠功能早期恢复具有重要价值。
- 李晓丽李秋月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通腑泻下法疗效
- A2AR活化在脑创伤后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A2AR活化在脑创伤后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用无特定无特定病原体的小鼠进行实验研究,在小鼠左侧顶叶皮层位置,采应用可控皮质打击法建立脑创伤模型,在致伤后15 min于小鼠腹部注射A2AR特异性抑制剂ZM241385或使用A2AR基因敲除小鼠,检测各脑区神经元丢失情况及tau蛋白磷酸化水平;使用特异性激动剂CGS21680激活原代海马神经细胞及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A2AR,用免疫细胞化学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tau蛋白磷酸化水平变化,观察轴突对线粒体的运输功能。结果免疫组化结果积累光密度分析显示,抑制A2AR活化可以显著降低脑创伤后tau蛋白Ser404位点磷酸化水平,减轻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伴随的神经病理改变;A2AR活化后tau蛋白在Ser404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神经元轴突单位长度突起内线粒体数量明显减少,从而导致轴浆运输功能障碍;激活原代海马神经细胞及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A2AR后,tau蛋白Ser404位点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结论脑创伤后A2AR活化对tau蛋白磷酸化水平有明显的影响,可能是通过影响轴浆运输功能,最终形成认知功能障碍。
- 王东春李晓丽张坤秦丽娟
-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腺苷A2A受体TAU蛋白磷酸化水平小鼠实验
-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07年
- 以23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回顾性分析78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脑梗死(ACI)组59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19例]的血清MBP动态变化及其与梗塞体积大小的相关性。结果ACI组血清MB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且梗死面积越大血清MBP水平越高;TIA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MBP均无明显变化。认为血清MBP水平可作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病情判断的指标之一,对ACI与TIA有鉴别诊断价值。
- 李晓丽王东春马秀菊
-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髓鞘碱性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