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峰 作品数:21 被引量:80 H指数:4 供职机构: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齐齐哈尔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临床实习教学中基于叙事医学模式对PCI患者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讨叙事医学教学模式在心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74名心内科实习的学生,随机分为叙事医学组(43人)和对照组(31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叙事医学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叙事医学教学。在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共情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结果 经过教学,叙事医学组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得分为(23.79±1.94)分,对照组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得分为(22.83±1.8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叙事医学组学生的共情能力评分为(110.77±8.98)分,对照组学生的共情能力评分为(104.71±9.27)分,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实习阶段开展叙事医学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实习学生的共情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有助于培养更具人文关怀和职业素养的医学人才。 薛探 鲍红光 李春峰 于蕾 马琳 吴大鹏 陶亮 宋蕾蕾关键词:共情能力 医患沟通能力 左心腔声学造影技术在心尖部肥厚性心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左心腔声学造影技术(LVO)在心尖部肥厚性心肌病(AHC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就诊的疑似AHCM患者28例,均依次行二维超声心电图(2DE)与LVO检查,观察2DE、LVO动态图像并对心尖部心肌厚度及左心室容积进行比较。结果 28例AHCM患者均能清晰辨识心尖部心肌,其中25例见心尖部心肌明显增厚,增厚为15~18 mm,3例未见心肌明显增厚现象;患者采用LVO测定的心尖部心肌厚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数值与2D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每搏输出量(SV)数值均较2DE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LVO可清晰显示心内膜边界,更为准确地测量心尖部心肌厚度及左心室容积,从而能使AHCM的诊断准确率大大提高。 刘洋 刘慧临 李醒 吕伟杨 李春峰 张淑丽 梁笑 施胜龙 赵传达微小RNA-22通过靶向调控Notch通路对冠心病动物模型免疫炎症反应的作用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究微小RNA-22(miR-22)通过靶向调控Notch通路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动物模型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饮食构建CHD大鼠模型,qPCR或Western blot检测冠状动脉(冠脉)组织中miR-22和Notch通路的变化。构建原代大鼠冠脉内皮细胞(CAECs)模型,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在CAECs中验证miR-22靶向Jagged1(JAG1)。将CAECs分为NC组、mimic组、mimic+JAG1组和JAG1组,共4组。通过CCK-8、Hoechst 33258染色和ELISA检测细胞生长、凋亡和培养基中炎性因子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D组大鼠冠脉中miR-22显著下调,而Notch通路显著上调(P<0.05)。miR-22与JAG1 mRNA靶向结合。mimic组的miR-22和JAG1组的JAG1 mRNA显著高于NC组(P<0.05)。mimic组的JAG1 mRNA水平显著低于NC组(P<0.05)。mimic+JAG1组的JAG1 mRNA水平显著高于mimic组(P<0.05)。结论miR-22可能通过靶向抑制Notch通路抑制CHD中CAECs的凋亡,并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分泌。 张洪博 赵宇 陶亮 李春峰关键词:冠心病 炎症反应 NOTCH通路 JAGGED1 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经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与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参松养心胶囊在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中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一科在2013年7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104例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 薛探 梁晓雨 李春峰关键词:参松养心胶囊 胺碘酮 厄贝沙坦 文献传递 运用元认知能力理论提升心内科临床见习质量的研究 2021年 目的观察元认知能力理论在提升心内科临床见习质量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7月48名见习学生,随机分配法分成两组,每组24名。对照组以传统方法授课,研究组则运用元认知能力理论进行授课。对比两组授课效果。结果研究组学生考试成绩、见习满意度、优秀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元认知能力理论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教育理论,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在医学各专业的教学工作中推广。 姜巍娇 李春峰 张红岩 于蕾 陶亮关键词:元认知能力 心内科临床 见习 在临床带教中应用基于OBE理念课程的实践分析 2022年 在现代医学模式和卫生服务模式不断改变的过程中,要求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能够满足适应性改革需求,从而更好地服务健康中国2030战略规划。在临床带教中使用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理念实现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改革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展现反复临床、多临床和早临床的教育理念,实现基础和临床的结合,能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育人效果良好。 于蕾 李春峰 张红岩 薛探 陶亮关键词:临床带教 课程实践 Sim Man 3G模拟人在心内科危重疾病教学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 Sim Man 3G模拟人作为传统授课方法的辅助教学方法应用于心内科危重疾病的临床带教,分析探讨其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5级临床本科学生10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50名)和实验组(50名),对照组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之上使用Sim Man3G模拟人法进行教学,比较两组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成绩,采用问卷调查比较学生对各种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操作技能成绩、学习能力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Sim Man 3G模拟人辅助教学能够显著提高心内科危重疾病的教学效果,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受学生好评,值得进一步广泛推广。 梁春宇 李春峰 鲍红光 张红岩 肖章博关键词:SIM MAN 3G 心内科 新时期下Sim Man 3G模拟人在心内科危重疾病教学中应用探讨 被引量:5 2019年 Sim Man 3G模拟人属于医学模拟教学的高端产品,因其高度仿真、功能强大,作为为医学理论知识向临床实践过渡的桥梁,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和考核。文章对新时期下Sim Man 3G模拟人在心内科危重疾病教学中应用进行探讨,简要概述了Sim Man 3G模拟人特点及其在心内科危重疾病教学中的重要性。深入研究了现阶段心内科危重疾病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了Sim Man 3G模拟人在心内科危重疾病教中应用研究,以期对未来临床医学教育产生推动作用。 梁春宇 鲍红光 李春峰 张红岩 肖章博关键词:SIM MAN 心内科 危重疾病 迷迭香酸调节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心力衰竭模型大鼠Th17/Treg细胞平衡的影响 2025年 目的 探讨迷迭香酸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通路对心力衰竭(HF)模型大鼠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 72只SPF级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HF组、迷迭香酸低剂量组、迷迭香酸高剂量组、依那普利组、迷迭香酸高剂量+PI3K抑制剂(BKM120)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大鼠均通过连续10 d每天向大鼠肩胛背部注射3 mg/kg盐酸异丙肾上腺素的方式构建HF模型,建模成功后给药,1次/d,持续4周。检测大鼠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中心房钠尿肽(ANP)、B型利钠肽(BNP)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17、Treg占比及Th17/Treg;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病理;ELISA检测心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IL-10水平;qRT-PCR检测心肌组织中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叉头框蛋白P3(FOXP3)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p-PI3K、p-Akt、p-mTOR蛋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F组大鼠心肌组织出现心肌纤维断裂和坏死,坏死区域可观察到炎性细胞浸润,LVFS、LVEF、外周血中Treg占比、心肌组织中TGF-β、IL-10水平、FOXP3mRNA及p-Akt、p-PI3K、p-mTOR蛋白降低,血清中ANP、BNP水平、外周血中Th17占比、Th17/Treg、心肌组织中IL-17水平、RORγt mRNA升高(P<0.05);与HF组比较,迷迭香酸低、高剂量组、依那普利组大鼠心肌组织损伤减轻,LVFS、LVEF、外周血中Treg占比、心肌组织中TGF-β、IL-10水平、FOXP3 mRNA及p-Akt、p-PI3K、p-mTOR蛋白升高,血清中ANP、BNP水平、外周血中Th17占比、Th17/Treg、心肌组织中IL-17水平、RORγtmRNA降低(P<0.05);BKM120减弱了高剂量迷迭香酸对HF大鼠Th17/Treg平衡的促进作用。结论 迷迭香酸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mTOR通路促进HF大鼠Th17/Treg平衡。 吴大鹏 李春峰 李洪杰 于蕾 林雯婷关键词:迷迭香酸 辅助性T细胞17 磷脂酰肌醇3激酶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清胱抑素高低分成升高组和正常组。结果血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组和正常组的心力衰竭患者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左心室重构密切相关,参与了心衰的发生,可以通过血清胱抑素C水平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从而可以早期进行治疗,改善心衰患者的预后。 姜巍娇 焦凯 李春峰 张红岩 孙婷婷关键词:糖尿病 慢性心力衰竭 血清胱抑素C 心室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