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昕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黑龙江工程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沥青
  • 2篇工科
  • 1篇低温开裂
  • 1篇地震
  • 1篇应力
  • 1篇应力吸收
  • 1篇应力吸收层
  • 1篇土木
  • 1篇土木工程
  • 1篇土木工程专业
  • 1篇配合比
  • 1篇配合比研究
  • 1篇桥梁
  • 1篇专业课
  • 1篇专业课程
  • 1篇理教
  • 1篇沥青混合
  • 1篇沥青混合料
  • 1篇沥青加铺
  • 1篇沥青加铺层

机构

  • 5篇黑龙江工程学...
  • 1篇福州大学

作者

  • 5篇李昕
  • 1篇张家平
  • 1篇武鹤
  • 1篇王国峰
  • 1篇王颖
  • 1篇马宏岩
  • 1篇王一琪
  • 1篇李晓琳

传媒

  • 3篇黑龙江工程学...
  • 1篇交通科技与经...
  • 1篇中国建筑金属...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新时代推进工程伦理教育必要性与实践探索之思考被引量:8
2019年
立足时代背景和工程发展要求,从4个维度分析我国工科人才培养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必要性。结合近年来学校开设工程伦理课程的实际情况,分别就教育目标、教学方法、师资培养等5个专题进行了实践探索和经验介绍;进一步分析和阐述开展工程伦理教育对增进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3个方面作用和认识。最后得出:推进工程伦理教育,有助于新时代我国新工科建设、工程教育认证以及制造强国战略实施的结论,提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工程伦理教育内涵和育人模式的构想。
张家平武鹤王国峰李昕王一琪
关键词:伦理工程伦理工程教育认证
BIM技术在新工科建设土木工程专业中的应用研究与探索被引量:6
2020年
BIM技术给土木工程行业带来了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作为培养新时代从业者的高校来说,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文章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探讨BIM技术运用在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现状、专业课程协同教学改革思路、协同改革实施意见等问题,以期能够优化教学方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李昕
关键词:BIM技术土木工程专业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应力吸收层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加铺沥青面层是旧路改造的主要形式之一,但是在温度应力和荷载应力周期性重复作用下,沥青加铺层的相应位置就容易产生反射裂缝,因而会降低路面的平整度和使用性能。从材料试验的角度把Superpave理论中的体积设计法与马歇尔设计法相结合,进行应力吸收层材料配合比设计的研究,通过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检验,体现出应力吸收层在延缓或抑制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反射裂缝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王颖李昕马红全
关键词:反射裂缝沥青加铺层应力吸收层路用性能
浅析钢结构桥梁的抗震设计
2013年
在目前的建设事业中,做好抗震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对于钢结构而言,抗震设计更是重中之重。本文结合过去多年的钢结构设计工作经验分析,针对钢结构设计中抗震体系的建立和钢结构破坏部位分析,着重探讨了在工作中如何做好钢结构的抗震设计工作。
李昕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结构地震抗震设计
沥青面层低温开裂预估模型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为构建基于多指标的沥青路面设计方法,需要针对沥青路面的低温缩裂提出使用性能分析模型。因此,依据东北地区公路沥青路面低温开裂状况的实际调查,以沥青路面的开裂指数为设计指标,基于残差分析方法构建沥青路面低温开裂量的经验预估模型,可供季冻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参考。
李晓琳李昕马宏岩
关键词:沥青路面低温开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