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昕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篇语音
  • 2篇信号
  • 2篇信号处理
  • 2篇语音编码
  • 2篇编码器
  • 1篇多媒体通信
  • 1篇信号处理器
  • 1篇压缩感知
  • 1篇语音编码器
  • 1篇语音信号
  • 1篇语音信号处理
  • 1篇语音增强
  • 1篇数字信号
  • 1篇数字信号处理
  • 1篇数字信号处理...
  • 1篇说话人识别
  • 1篇通信
  • 1篇谱减
  • 1篇谱减法
  • 1篇字典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李昕
  • 2篇朱杰
  • 2篇李为
  • 2篇游寒旭
  • 1篇陈健

传媒

  • 2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电讯技术
  • 1篇电子技术应用

年份

  • 2篇2016
  • 1篇1999
  • 1篇199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稀疏线性预测字典在语音压缩感知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压缩感知理论框架可以同时实现信号的采样和压缩,将压缩感知应用于语音信号处理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根据语音信号的特点,采用K-SVD算法获得稀疏线性预测字典,作为语音信号的稀疏变换矩阵.高斯随机矩阵用于原语音信号的采样从而实现信号的压缩,最后通过正交匹配追踪算法(OMP)和采样压缩匹配追踪算法(Co Sa MP)将已采样压缩的语音信号进行信号重构.实验考察了待处理语音信号帧的长度、压缩比,稀疏变换字典以及压缩感知重构算法等因素对语音压缩感知重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数据集训练的稀疏线性预测字典相比传统解析构造的离散余弦变换字典,对语音的重构性能具有0.6 d B左右的提升.
游寒旭李为李昕朱杰
关键词:压缩感知语音信号处理
含语音增强模块的i-向量说话人识别性能分析
2016年
为解决文本无关说话人识别中训练与识别环境不同导致模式失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语音增强模块进行前端预处理的i-向量说话人识别系统,从而提高系统对于环境噪声的鲁棒性.为评估不同语音增强算法的性能,利用NIST08核心测试集进行仿真实验.采用IMCRA算法对语音进行噪声估计后,分别用维纳滤波法、MMSE-LSA、传统谱减法和多频带谱减法等4种方法进行语音增强前端处理,在基于i-向量的说话人识别系统下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了语音增强的系统具有一定抗噪声性能,并且在高信噪比条件下,基于多频带的谱减法在此系统下性能最佳,而低信噪比情况下MMSE-LSA算法更有优势.
李昕李为游寒旭朱杰
关键词:说话人识别语音增强维纳滤波谱减法
ITU G.732.1语音编码器在DSP上的实时实现被引量:5
1998年
ITUG.723.1建议的编码速率为5.3和6.3kbit/s的双码率编码方案是一种运算复杂的用于多媒体通信中的低码率语音编码器。本文介绍了该编码器的算法原理和在一片TMS320C541定点DSP芯片上实时实现该编码器过程中的软、硬件结构及关键技术。
李昕
关键词:语音编码数字信号处理器
一种多媒体通信语音编码器算法及其实时实现被引量:6
1999年
首先介绍了ITU(国际电信联盟)为多媒体通信制订的一种5.3/6.3Khps双速率语音编码标准G.723.1的算法原理,着重讨论了两种速率下的激励矢量搜索技术,然后叙述了作者在用C语言对该算法进行仿真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TMS320C541定点DSP实时实现该编解码的过程。主现测评合成语音达到通信质量,整个编解码器运算复杂度为27.7MIPS。
李昕陈健
关键词:语音编码ACELP多媒体通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