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星

作品数:56 被引量:152H指数:7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太原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开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0篇胰腺
  • 28篇胰腺炎
  • 28篇腺炎
  • 24篇急性胰腺炎
  • 20篇重症
  • 19篇重症急性
  • 18篇重症急性胰腺
  • 18篇重症急性胰腺...
  • 18篇内毒
  • 18篇内毒素
  • 12篇源性
  • 11篇细胞
  • 11篇肠源性
  • 10篇肠源性内毒素
  • 9篇毒素血症
  • 9篇血症
  • 9篇内毒素血症
  • 8篇肠源性内毒素...
  • 7篇肿瘤
  • 6篇坏死

机构

  • 45篇山西医科大学...
  • 30篇山西医科大学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山西省肿瘤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山西省人民医...
  • 1篇滨州市人民医...
  • 1篇太原矿山机器...

作者

  • 52篇李文星
  • 10篇王锋
  • 9篇韩德五
  • 9篇申素纲
  • 7篇段吉明
  • 6篇张毅
  • 5篇温勃阳
  • 5篇熊泽翼
  • 4篇魏星
  • 4篇范晓彬
  • 4篇许瑞龄
  • 3篇王选
  • 3篇韩柏
  • 3篇郭建红
  • 3篇陈炳合
  • 2篇韩曙光
  • 2篇赵元昌
  • 2篇任昌安
  • 2篇郭强
  • 2篇陈帅

传媒

  • 5篇中华临床医师...
  • 4篇腹腔镜外科杂...
  • 4篇临床医药实践
  • 3篇山西医药杂志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山西临床医药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华胰腺病杂...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山西医学院学...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0
  • 1篇1999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肠源性内毒素水平与肝脏Toll样受体4表达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伤中变化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肠源性内毒素(ET)与肝脏Toll样受体4(TLR4)表达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肝损伤中的关系。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用逆行胰胆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法制作SAP模型,对照组行假手术。两组分别于术后3,6,12 h随机各取8只大鼠,收集胰腺、肝脏组织及外周动脉血,行病理学检查,检测血淀粉酶(AMY),谷丙转氨酶(ALT)和ET水平,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TLR4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胰腺与肝脏病理学评分、血AMY,ALT,ET水平,以及肝组织TLR4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且各指标均随时间不断升高;对照组各指标在各时间点上无明显变化(均P>0.05);模型组肝脏TLR4蛋白表达水平与血ET呈明显正相关(r=0.863,P<0.01)。结论:SAP时血ET水平升高与肝脏TLR4蛋白的表达上调存在相关性,两者的相互作用可能参与了SAP肝损伤的机制。
陈炳合李文星范晓彬赵倩申素纲温勃阳
关键词:肝损伤TOLL样受体4内毒素类
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现状及展望被引量:7
2014年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其发病机制复杂、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1].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的不断研究探索及SAP病理机制的不断揭示,以及新型药物、治疗仪器等的不断发展,目前对SAP的治疗理念已从单一学科逐步转向多学科合作,已开展施行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因此,对其的治疗观点与治疗方法也有了一些新的进展.
张毅李文星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仪器综合治疗方案病理机制SAP
血清透明质酸在梗阻性黄疸肝损伤模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2011年
目的研究血清透明质酸的改变在梗阻性黄疸肝损伤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胆总管结扎组(n=30)和假手术组(n=30)。每组又根据术后不同时间点(1 d、3 d、7 d、14 d、21 d)分为5个小组(6只/组),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比色法、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测等方法,观察各组动物体内血清透明质酸、肝功能、肝组织髓过氧化物酶、中性粒细胞聚集情况以及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①胆总管结扎组各时间点所测得的血清透明质酸(serum hyaluronicacid,HA)、血清谷丙转氨酶(serum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②与假手术组相比,胆总管结扎组于术后3 d肝脏组织内中性粒细胞浸润明显增多(P<0.05)。胆总管结扎组内血清透明质酸的变化与肝脏组织内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含量、中性粒细胞聚集程度呈正相关性(rMPO=0.469,P<0.01;r中性粒细胞=0.398,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过程中所出现的血清透明质酸增高与肝脏内所聚集的中性粒细胞对肝窦内皮细胞的损伤有关。
梁斌任昌安李文星阎慧明商中华韩曙光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肝窦内皮细胞透明质酸中性粒细胞
脑内Aβ沉积与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与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Aβ)之间的关系。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和AlCl3,连续90d,制备AD大鼠模型。给药结束后,通过Morris水迷宫观察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D模型大鼠脑组织Aβ的表达。结果:A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脑组织Aβ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1)。结论:AD模型大鼠脑内炎症及脑组织Aβ表达水平升高是导致其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王锋韩柏郭建红李文星韩德五
关键词: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脂多糖类淀粉样Β蛋白
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2年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的危重疾病,也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急性胰腺炎总体病死率呈下降趋势的同时,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死率仍可高达30%。大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和菌群易位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起重要作用。益生菌是指活的微生物,当给予足够量时就能给宿主带来益处。本文就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马嘉阳康大鹏李文星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益生菌肠道菌群
慢性胰腺炎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被引量:1
2019年
慢性胰腺炎(CP)是我国常见疾病,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CP患者由于小肠动力障碍、胰酶减少等因素可导致肠腔细菌数量增多,结肠的细菌移行至小肠,引起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近年研究表明SIBO与CP关系密切,是导致部分CP患者症状持续不能缓解的重要原因.本文就CP患者SIBO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及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杜文轩郭红丹吴东阳李文星
关键词:慢性胰腺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NLRP3炎性小体在急性胰腺炎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与炎性反应密切相关的消化系统疾病。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是一种蛋白质复合物,在炎症风暴发生、炎性状态的调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通过激活氧化应激、调节肠道菌群和驱动细胞焦亡等,影响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和结局转归,有望成为急性胰腺炎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及治疗新靶点。现就NLRP3炎性小体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以及其相互影响机制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李嘉兴孙乙文李文星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氧化应激肠道菌群
双利肝和甘氨酸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疗效的观察
2007年
目的观察抗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药物双利肝(Slg)和甘氨酸(G1y)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效果。方法选用Wistar大鼠80只,雌、雄不限,体重(260±20)g。由山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SO组、SAP组、SAP+Slg组和SAP+Gly组,每组20只。观察48h各组血浆内毒素(ET)、血清淀粉酶(AMY)、胰腺病理评分和病死率。结果SO组大鼠血浆ET、血清AMY、病理评分最低,长期存活,SAP组各项指标最高,双利肝和甘氨酸治疗组各项指标与SAP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利肝和甘氨酸皆能降低IETM的水平,减轻胰腺病理损害,使SAP大鼠病死率下降。
李文星王锋韩德五
关键词:胰腺炎急性坏死性内毒素双利肝甘氨酸
腹部钝性损伤出血非手术治疗的病例选择被引量:1
1998年
为了探索腹部钝性损伤出血的非手术治疗指征,总结97例已诊断为腹腔出血的病例。分为甲乙两组;甲组52例在B超及CT的监测下,密切观察血液动力学变化,17例非手术治疗成功,35例手术治疗。乙组45例,除1例非手术治疗外44例急诊手术。比较两组非手术治疗率分别为327%(17/52)和22%(1/45)。术前肝脾损伤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5%(21/22)和625%(20/32)手术单纯探查率分别为57%(2/35)和273%(12/44),以上均有显著差异,认为对于血液动力学稳定,出血量不超过500ml。
王选李承勤赵志成李文星李文星
关键词:腹部损伤腹腔积血非手术治疗
血浆肠源性内毒素在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的改变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D-半乳糖和三氯化铝(AlCl3)联合制备的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动物模型血浆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ntestinal endotoxemia,IETM)的水平。方法选用Wistar大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60 mg·kg-1·d-1和AlCl325 mg·kg-1·d-1,连续90 d。给药结束后,通过Morris水迷宫、生化指标测定D-半乳糖和AlCl3联合制备的AD模型大鼠血浆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的水平。结果AD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25±9)s,明显长于对照组(12±5)s(P<0.01);模型组大鼠血浆LPS、TNF-α及IL-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D-半乳糖和AlCl3联合制备拟AD大鼠模型中有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存在。
王锋韩柏李文星李新毅赵书越许敏韩德伍
关键词: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内毒素D-半乳糖三氯化铝阿尔茨海默病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