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倩

作品数:130 被引量:417H指数:10
供职机构:青海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2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0篇细胞
  • 24篇白血
  • 22篇血小板
  • 21篇白血病
  • 20篇骨髓
  • 19篇免疫
  • 16篇血小板减少
  • 16篇免疫性
  • 15篇综合征
  • 14篇干燥综合征
  • 11篇血小板减少性...
  • 11篇免疫性血小板...
  • 11篇急性
  • 9篇性疾病
  • 9篇造血
  • 8篇蛋白
  • 8篇低氧
  • 8篇多发
  • 8篇多发性
  • 8篇多发性骨髓瘤

机构

  • 113篇青海省人民医...
  • 46篇青海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河南省中医院
  • 1篇宁波大学
  • 1篇上海市儿童医...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枣庄市立医院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省台州医...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杨浦区...

作者

  • 126篇李文倩
  • 82篇冯建明
  • 42篇李建平
  • 38篇韩国雄
  • 35篇沈括
  • 23篇解友邦
  • 23篇艾国
  • 21篇王小蕊
  • 20篇王莉
  • 14篇陈绍斌
  • 13篇赵强强
  • 12篇孟芳
  • 10篇杨红艳
  • 8篇戴昕
  • 5篇孙志新
  • 5篇高云梅
  • 4篇彭海
  • 3篇孙方方
  • 3篇李晓炜
  • 3篇阿祥仁

传媒

  • 10篇青海医药杂志
  • 8篇国际输血及血...
  • 7篇实用医学杂志
  • 6篇中国实验血液...
  • 5篇高原医学杂志
  • 4篇白血病.淋巴...
  • 4篇国际免疫学杂...
  • 3篇临床误诊误治
  • 3篇中华内科杂志
  • 3篇青海医学院学...
  • 3篇临床医学进展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临床荟萃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临床血液学杂...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重庆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6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9篇2018
  • 13篇2017
  • 13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7篇2013
  • 13篇2012
  • 9篇2011
  • 7篇2010
  • 4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2
1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浆HMGB1、IFN-γ、IL-4和CD4^+T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的意义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浆HMGB1、IFN-γ、IL-4和CD4^+T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确诊为ITP的患者25例,同时选取健康人2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血浆HMGB1、IFN-γ和IL-4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水平;分析不同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ITP组治疗前血浆HMGB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4.259,P<0.01),治疗后降低至接近对照组(t=1.267,P>0.05);ITP组治疗前、后血浆IFN-γ检测值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ITP组治疗前血浆IL-4水平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t=5.708,P<0.01),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t=2.107,P=0.01);ITP组治疗前血浆IFN-γ/IL-4比值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t=5.436,P<0.01),治疗后显著降低且略低于对照组;ITP组治疗前后TLR4表达均非常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ITP患者HMGB1水平与CD3^+的含量呈正比(r=0.824,P<0.01),与CD4^+的含量无明显关系(r=0.074,P>0.05),与CD8^+的含量呈正比(r=0.844,P<0.01),与IL-4的含量呈正比(r=0.784,P<0.01),与IFN-γ的含量呈反比(r=-0.814,P<0.01),与IFN-γ/IL-4比值呈反比(r=-0.887,P<0.01),与TLR4表达水平呈正比(r=0.772,P<0.01)。结论:ITP患者HMGB1和TLR4的表达水平较高,临床治疗可以通过靶向控制其表达,以缓解病情并达到治疗目的。
戴昕李文倩李建平冯建明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HMGB1IFN-ΓIL-4CD4^+T细胞
维奈克拉联合小剂量阿柔比星、阿糖胞苷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22年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联合小剂量阿柔比星、阿糖胞苷(AA)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0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治疗的83例老年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2例采用小剂量阿柔比星、阿糖胞苷治疗作为对照组,21例采用维奈克拉联合小剂量AA方案治疗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外周血p53含量,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及血制品输注情况,分析两组治疗期间药物安全性及治疗后6个月生存情况。结果研究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p53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粒细胞缺乏时间、血小板计数<20×10^(9)/L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细胞输注量、血小板输注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感染、皮疹、肝功能损伤、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死亡1例,对照组死亡7例;两组患者总存活率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奈克拉联合小剂量AA方案治疗老年AML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王小蕊李文倩杨红艳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老年阿糖胞苷
120例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感染病原菌种类、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常见感染病原菌及其药敏情况。方法选择120例化疗期间发生感染的白血病患者,采集血、尿、粪、分泌物等标本,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自动细菌鉴定仪检测感染病原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实验,质控菌株为ATCC25922大肠埃希菌、ATCC27853铜绿假单胞菌。结果 120例患者共检出病原菌株288株,主要分布在呼吸道、泌尿系统、胃肠道等部位,前四位菌株分别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上述菌株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及亚胺培南均有较高耐药性,但对万古霉素均有较高敏感性。结论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感染病原菌种类多、分布广,且对多数抗生素耐药。
孟芳李文倩
关键词:白血病化学疗法病原菌分布耐药性
抗Jo-1抗体水平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活动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分析抗Jo-1抗体水平与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8年3月青海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PM/DM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抗Jo-1抗体阳性37例(阳性组)、阴性15例(阴性组);按照抗Jo-1抗体滴度不同将阳性组37例患者分为1:100亚组(13例,A亚组)、1:300亚组(9例,B亚组)、1:1 000亚组(8例,C亚组)、1:3 000亚组(7例,D亚组)。对比抗Jo-1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以及不同抗Jo-1抗体滴度亚组间的肺脏、心脏、肝脏、中枢系统、血液系统等脏器受损及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间的差异,分析抗Jo-1抗体与PM/DM活动度间的相关性。结果抗Jo-1抗体阳性组的肺损害和心脏损害发生率均高于阴性组(χ~2=5.642、5.740,P均<0.05)。阳性组各亚组肺损害与心脏损害发生率呈现随抗JO-1抗体滴度增高而增多(χ~2=10.761、13.185,P均<0.01)。不同滴度亚组间CRP、SR、CK水平存在抗体滴度越高而CRP、SR、CK水平越高(F=42.32、38. 07、61. 50,P均P<0. 001),抗Jo-1抗体与CRP、ESR、CK均呈正相关(r=0.541、0.354、0.436,P=0.014、0.032、0.007)。结论 DM/PM患者血清中的抗Jo-1抗体滴度与疾病活动度之间存在相关性,抗体滴度越高病情越重,累及的内脏损害发生率越高。
沈括冯建明李文倩陈绍斌王小蕊艾国赵强强张永刚
关键词:抗JO-1抗体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疾病活动度
国产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临床应用研究
2000年
孙志新冯建明李文倩孟芳王莉沈括
关键词:RHG-CSF白细胞减少药物疗法
西宁地区老年人巨幼细胞贫血5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分析西宁地区老年人巨幼细胞贫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6例老年人巨幼细胞贫血住院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巨幼细胞贫血男性多见,男女比例2.2∶1,以头晕、乏力、纳差为主要症状,伴有心脑血管及胃肠道症状者49例(88%),全血细胞减少者40例(71.1%),全部患者均有典型的巨幼红细胞贫血的骨髓像,血清中叶酸或Vit+B12定量减少,用叶酸,Vit+B12治疗效果显著。结论:高原地区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并不少见,临床应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溶血性贫血等相鉴别,它的发生与消化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口腔疾病等相关,应注意病因诊断。
李文倩冯建明韩国雄沈括孟芳
关键词:巨幼细胞贫血老年人
PTEN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0年
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的异常表达与多种恶性肿瘤密切相关,并通过抑制P13K/AKT信号通路的活性来调节细胞的增殖、存活和代谢。PTEN在肿瘤中所起的作用早已被人们所熟知,但近几年来,研究者发现PTEN的失活会导致免疫细胞如T、B细胞的过度活化,进而促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展。现就近年来PTEN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王莹莹李文倩解友邦沈括
关键词:PTENP13K/AKT免疫细胞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
肉眼血尿 皮下淤斑 鼻出血被引量:1
2005年
李文倩王莉冯建明
关键词:皮下淤斑肉眼血尿鼻出血头孢哌酮钠左前臂清开灵
抗原呈递细胞与T及B淋巴细胞异常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15年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研究证实,ITP患者体内存在抗原呈递细胞(APC)与T及B淋巴细胞异常.笔者拟就APC与T及B淋巴细胞异常,以及3者间相互作用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进一步了解ITP发病机制提供参考.
刘美义李文倩李建平冯建明
关键词:抗原呈递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发病机制
低氧对红系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高原病患者骨髓红系统K562细胞中HIF-1α及红系转录因子的表达水平,探讨低氧和红系转录因子对红系造血的影响。方法利用磁珠免疫分选技术获得慢性高原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D235a细胞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白细胞轻度减少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RT-PCR法检测骨髓CD235a细胞中HIF-1α及红系转录因子mRNA的表达,将过表达及干扰HIF-1α的慢病毒转染后的K562细胞在常氧状态下培养72 h后收集细胞,分别作为过表达组和干扰组,用RT-PCR检测红系转录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HIF-1α和GATA1 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而NFE2、c-MYB、FOG-1、LMO2、β-globin和α-globin的mRNA水平无显著差异。慢病毒转染K562细胞最佳转染复数MOI为10,转染效率为50%左右,经过嘌呤霉筛选后转染阳性细胞达90%以上。过表达组中GATA1、NFE2、FOG-1和β-globin mRNA表达高于干扰组。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氧-HIF-1-红系特异基因(GATA-1、FOG-1和β-globin)表达轴在低氧诱导红系造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韩国雄年蔚刘彦民李文倩解友邦
关键词:慢性高原病K562缺氧诱导因子-1Α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