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恬

作品数:16 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中华医学会分子生物学临床应用研究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绒毛
  • 3篇绒毛膜
  • 3篇绒毛膜促性腺...
  • 3篇子宫
  • 3篇激素
  • 3篇宫颈
  • 3篇促性腺激素
  • 2篇医学生
  • 2篇孕妇
  • 2篇早孕
  • 2篇早孕妇女
  • 2篇人乳
  • 2篇人乳头瘤
  • 2篇人乳头瘤病毒
  • 2篇乳头
  • 2篇乳头瘤
  • 2篇乳头瘤病毒
  • 2篇子宫内膜
  • 2篇细胞
  • 2篇瘤病毒

机构

  • 14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合川区人民医...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李恬
  • 7篇桂文武
  • 5篇王炼炼
  • 5篇幸贵邦
  • 4篇孟江萍
  • 3篇丘彦
  • 2篇胡敏
  • 2篇李维宏
  • 2篇唐良萏
  • 2篇艾永生
  • 1篇钟朝晖
  • 1篇刘西茹
  • 1篇黄新
  • 1篇陈莹
  • 1篇刘颖蔚
  • 1篇唐晓君
  • 1篇卞度宏
  • 1篇贾英
  • 1篇丁裕斌
  • 1篇张新华

传媒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微型计算机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我和宝贝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PV-DNA亚型检测联合液基细胞学对宫颈癌筛查的临床价值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HPV-DNA亚型检测联合液基细胞学对宫颈癌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自愿接受宫颈癌筛查的女性146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HPV-DNA亚型检测以及液基细胞学的检查,对于出现阳性的患者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HPV+TCT对宫颈癌早期病变以及癌变的检出率为69.67%明显高于HPV检查的56.28%以及TCT检查的63.89%(P<0.05);HPV+TCT对CINⅠ、CINⅡ、CINⅢ、癌的检出率分别为91.67%,92.86%、91.67%以及100%。结论:采用HPV-DNA亚型检测联合液基细胞学对宫颈癌筛查,可明显提高其对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是一种高效、简单的检测方法。
艾永生桂文武孟江萍幸贵邦李恬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液基细胞学宫颈癌
40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对应防治方法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讨影响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研究其对应的防治方法。方法对40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出血原因、分娩方式、分娩史、妊娠并发症等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原因对比中,子宫收缩乏力占74.5%(χ2=249.4,P<0.05);分娩方式对比中,剖宫产占64.5%(χ2=11.1,P<0.05);分娩史对比中,初产占77.0%(χ2=37.7,P<0.05);妊娠并发症对比中,有妊娠并发症占80.0%(χ2=46.8,P<0.05),其余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收缩乏力、剖宫产、初产、有妊娠并发症为影响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可据情处理。
艾永生桂文武孟江萍幸贵邦李恬
关键词:产后出血LOGISTIC回归分析
宫颈癌相关基因DNA甲基化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3年
近年研究发现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表观遗传的改变有很大联系。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重要的分子机制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对宫颈癌DNA甲基化的研究越来越多,发现多种基因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发生了甲基化修饰,且这种表观遗传学改变与宫颈病变程度有一定相关性。许多研究提出宫颈癌有关的DNA甲基化检测可能用于临床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或预测。
李恬唐良萏黄晓斌
关键词:DNA甲基化宫颈癌生物标志物
女性备孕期、孕期可以烫、染发吗
2021年
许多女性都会烫染发,但烫、染发不仅会损伤头发,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可破坏人体的造血功能,引起神经及血液系统等疾病,甚至诱发癌症。尤其是备孕期、孕期,要注意远离有毒有害物质,避免烫发、染发,以免影响卵子或受精卵的质量,造成胎儿畸形等不良妊娠结局。
李恬
关键词:胎儿畸形造血功能有毒有害物质血液系统染发
案例分析学习模式在医学生妇产科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20年
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师,医学生除了学习基础理论知识,还要训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进入临床奠定基础。妇产科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由于妇产科教学部位的特殊性,出于对患者的保护,避免学习实践对患者造成伤害,加之患者自身保护意识增强,学生实际接触患者的机会有限。案例分析学习模式较好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痛点,有助于医学生摆脱思维被动性、片面性、表面性、依赖性等问题。通过临床案例学习病史采集及医患沟通,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实践操作等,逐步将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技能,丰富了教学和考核形式,有助于培养医学生妇产科临床思维能力。本文分析总结了妇产科临床医学教学中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分享了案例分析学习模式综合应用的经验体会,以期探寻有效的培养方法提高妇产科临床教学效果。
李恬乔娟刘颖蔚
关键词:案例分析临床思维医学生
早孕妇女血清hCG、hPL与流产结局的关系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人胎盘生乳素(hPL)与早孕流产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12月该院门诊早孕有先兆流产症状孕妇65例,其中保胎成功者34例为保胎成功组,保胎失败31例为保胎失败组,正常早孕46例为正常妊娠组,观察不同孕周及各组之间hCG、hPL的变化。结果保胎成功组和保胎失败组孕5周时,hCG、hPL均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P<0.01);保胎成功组和正常妊娠组随孕周增加,hCG明显增高;保胎失败组,随孕周增加hCG、hPL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和保胎成功组(P<0.01)。结论动态监测hCG、hPL的变化,可及早预测先兆流产的胚胎之预后。
桂文武孟江萍幸贵邦李恬胡敏王炼炼
关键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流产
类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模型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复制用雄激素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导的两种类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模型,比较两种模型的差异。方法模型1组给9日龄SD雌性大鼠注射丙酸睾丸酮,模型2组给予24日龄SD雌性大鼠皮下埋植左炔诺孕酮,3 d后所有模型2组大鼠皮下注射HCG 9 d。复制出两种类PCOS大鼠模型,分别观察两组模型的排卵情况、卵巢形态学改变、血浆雄激素(T)、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结果模型1组与模型2组大鼠卵巢均成多囊性改变,卵泡囊性扩张,颗粒细胞层数减少、膜间质细胞增生;但模型1组大鼠卵巢体积较其正常对照组缩小,模型2组大鼠卵巢体积较其正常对照组增加。模型1、2组大鼠血清总T、FINS、FPG水平均明显升高;模型1组大鼠血清E2水平较其正常对照组升高,血清FSH、LH水平较其正常对照组降低;模型2组大鼠血清FSH、E2水平较其正常对照组下降,血清LH水平较其正常对照组升高。结论丙酸睾丸酮和HCG诱导的两种类型PCOS大鼠动物模型多囊卵巢、高雄激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等现象均与人PCOS类似,两组虽然在某些方面与人PCOS存在一定差异,但却各自有其与人PCOS相似的特征,两者均可作为类PCOS动物模型用于不排卵的研究目的。
桂文武陈静丘彦幸贵邦李恬王炼炼
关键词:动物多囊卵巢综合征雄激素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基于机器学习预测模型探究薄型子宫内膜患者接受IVF/ICSI-ET治疗的早期流产风险因素
2024年
目的:基于多种机器学习方法,探讨薄子宫内膜患者在新鲜胚胎移植中发生早期流产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为预防薄子宫内膜患者在进行新鲜胚胎移植中发生早期流产提供合理的指导思路。方法:纳入了首次进行新鲜胚胎移植的薄子宫内膜患者1153例,通过LASSO回归和随机森林递归特征消除(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RFE)筛选特征,建立6种机器学习模型,通过交叉验证、准确度、敏感性、召回率、f1值、ROC曲线下面积及校准曲线比较不同模型的性能。SHAP图用于解释影响早期流产的因素。结果:通过LASSO回归和随机森林RFE筛选出29个特征变量纳入六种机器学习模型,其中多层感知机模型对早期流产的区分度最佳,ROC曲线下面积为0.803(95%CI=0.772~0.834)。随机森林、XGBoost和AdaBoost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都高于0.7。结论:开发了薄子宫内膜患者在新鲜胚胎移植中是否发生早期流产的机器学习预测模型,各种评价指标的验证表明该模型的性能良好,有助于临床医生对该人群患者的早期诊断,为未来改善早期流产高危患者的妊娠结局提供指导思路。
胡馨月胡瑜凌吕兴钰丁裕斌李恬钟朝晖唐晓君
关键词:早期流产
阴道B超在监测不孕不育患者子宫内膜中的作用探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阴道B超(B-transvaginal ultrasound,TVS)在诊断不孕不育患者子宫内膜病变中的特异性作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500例不孕不育患者行回顾性分析,均在排卵期行TVS检查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内膜形态,将TVS所见分为无明显异常、内膜厚度≤8 mm、≥16 mm、及内膜回声不均4类,并联合宫腔镜检查。结果:TVS方法较宫腔镜法对子宫内膜异常的检出率无差异(χ2=4.824,P=0.185)。结论:TVS在筛查不孕不育患者子宫内膜病变中是一种最佳、无创可靠的辅助检查手段,能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率。
王炼炼丘彦桂文武李维宏李恬
关键词:阴道B超不孕不育子宫内膜宫腔镜
基于大数据中国低生育率在医学生专业课引导适龄生育价值观教育的探索
2025年
为促进生育率提升,开展在医学生专业课引导适龄生育价值观教育的探索。自行设计问卷于2023年和2024年调查两届学生生育意愿、影响因素及愿意生育孩子动机,在2024年的专业课课堂上结合学习内容融入适龄生育价值观教育。结果显示,医学生认为影响生育意愿的原因中沉重的养娃成本、就业困难、经济不能独立、高标准育娃心理预期和孩子影响自己生活质量占比均超过60%,愿意生育孩子动机有68.41%的医学生认为孩子可增进夫妻感情,2024年融入适龄生育价值观教育后医学生们计划适龄生育者较2023比例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得出结论:在专业课课堂加入育人教育,培养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学生们适龄生育价值观的培养。
张洪英李恬袁佑芳
关键词:大数据医学生生育意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