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伟

作品数:35 被引量:197H指数:9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血管
  • 8篇动脉
  • 8篇脑血
  • 7篇急性
  • 6篇缺血
  • 6篇脑血管
  • 6篇梗死
  • 5篇血管造影
  • 5篇血管造影术
  • 5篇造影
  • 5篇造影术
  • 5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4篇蛋白
  • 4篇皮素
  • 4篇细胞
  • 4篇内皮
  • 4篇内皮素
  • 4篇急性脑梗死
  • 3篇血浆

机构

  • 35篇陕西省人民医...
  • 2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35篇李志伟
  • 13篇刘军
  • 12篇刘小玲
  • 11篇吕桦
  • 11篇蒋锋
  • 10篇崔小丽
  • 7篇王晓辉
  • 5篇杨谦
  • 4篇王乐
  • 4篇袁婕
  • 4篇陈岩
  • 4篇程仙送
  • 4篇刘杨
  • 4篇胡军
  • 3篇高俊卿
  • 3篇王莉
  • 3篇于叔麒
  • 3篇马妮
  • 2篇张玉莲
  • 2篇李静艳

传媒

  • 9篇陕西医学杂志
  • 8篇脑与神经疾病...
  • 3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临床医学研究...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贵州医药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现代医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9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多颅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头颈部肿瘤临床分析
2022年
目的以多颅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头颈部肿瘤临床诊断具有挑战性,本研究结合病例和文献深入探讨了疾病的病因诊断。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1月-2021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和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4例以多颅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头颈部肿瘤患者。结果1例颈静脉孔副神经节瘤第5、7、8、9对和第12对颅神经麻痹,1例颈静脉球瘤病变累及第7、8对颅神经,1例生殖细胞瘤波及第2、3、5、6、7、8对颅神经,1例鼻颅底腺癌第1、3、4、5、6、7、8对和第12对颅神经瘫痪。结论多颅神经麻痹可作为头颈部潜在良、恶性肿瘤早期唯一症状体征,病因诊断方面需警惕肿瘤新生物。
程仙送李欢欢高俊卿王晓辉李志伟吕桦
关键词:颅神经麻痹生殖细胞瘤腺癌
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血管介入术后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和血清Lp-PLA2 NSE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0
2024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血管介入术后急性脑梗死患者(ACI)的临床效果,以及血液流变学和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入2020-01—2023-01在陕西省人民医院行血管介入术治疗的ACI患者120例,根据术后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常规治疗+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血清Lp-PLA2和NSE水平变化等,并进行比较。结果2组术后各观测点(术后7d、14d和6个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2组术前血液流变学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4 d观察组血浆黏度(PV)、全血高切黏度(HSV)与低切黏度(LSV)均低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术前,2组术后14 d血清Lp-PLA2和NSE水平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内,观察组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8.33%(P<0.05)。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可明显提高ACI患者血管介入手术疗效,改善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调节血清Lp-PLA2、NSE水平,减少不良结局。
王晓辉蒋锋常莎李志伟王乐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液流变学脂蛋白相关磷脂酶血清
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后血管再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认知功能影响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ACI)后血管再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95例A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28 d、治疗3个月后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血清MC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ANG)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8 d、3个月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o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8 d、3个月后,观察组的血清MCP-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VEGF和AN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可显著改善ACI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可能机制为通过上调血清MCP-1、VEGF、ANG等而发挥抗炎、促血管再生作用。
刘小玲李志伟蒋锋刘红梅张玉莲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尤瑞克林血管再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乌司他丁联合醒脑静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脑保护作用及预后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分析乌司他丁联合醒脑静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脑保护的作用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14-02-2015-07我院收治的12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就诊编号分为2组,每组62例。单号纳入对照组,实施乌司他丁治疗;双号纳入观察组,接受乌司他丁联合醒脑静治疗。于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颅内脑水肿面积及NDS评分,并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治疗7d、14d后,观察组患者脑水肿面积、N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4d后临床总疗效为90.32%,较对照组的66.13%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个月,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给予乌司他丁联合醒脑静治疗,可有效保护脑组织,改善神经缺损程度,且安全可靠。
郭润芳李志伟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乌司他丁醒脑静脑保护
替罗非班在急性脑梗死支架取栓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支架取栓术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因急性前循环脑梗死行Solitare AB支架取栓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共63例,设为替罗非班组。其中29例患者行单纯支架取栓治疗,设为单纯支架取栓组;34例患者在取栓治疗过程中应用了替罗非班,经过1次支架取栓血管不通或再通不良,再次将Solitaire AB支架打开后经动脉鞘管注射替罗非班(8μg·kg-1,3 min推完)负荷量,继续静脉泵入替罗非班24 h(0.1μg·kg^(-1)·min^(-1))。采用改良心肌梗死溶栓试验(mTICI)血流分级评估两组术后血流灌注情况;对比两组术前、术后24 h、术后2周的NIHSS评分;比较两组术后症状性出血的发生率;采用改良的Rankin评定量表统计患者3个月后mRS评分。结果:给予替罗非班后,mTICI血流分级提高,mTICI 3级血流获得率明显高于单纯支架取栓组(P<0.05);两组术后24 h的NIHS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24 h两组之间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NIHSS评分替罗非班组较单纯支架取栓组改善明显(P<0.05);3个月后mRS评分替罗非班组较单纯支架取栓组改善明显(P<0.05),两组症状性出血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Solitaire AB支架取栓过程中给予替罗非班可提高前向血流mTICI分级,改善脑灌注,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增加出血风险。
蒋锋王莉袁婕李志伟刘军
关键词:替罗非班急性脑梗死
脑血管介入术后可逆性脑病的诊治(附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6年
患者,女性,66岁。以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伴头痛1d,于2014年5月20日入院。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40余年,3年前患脑梗死,遗留左侧肢体活动不灵,入院前1月开始口服华法林,自行增加用量,入院前4dINR值10.48,部分凝血活酶时间171.2s。入院查体:体温38.1℃、脉搏7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80/55mmHg。心音强弱不定,心律绝对不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左上肢肌力近端Ⅵ级,远端0级,
李志伟刘军刘小玲程仙送
关键词:左侧肢体无力脑血管介入脑病凝血活酶脑血管造影术右侧大脑半球
丹参酮对大鼠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观察丹参酮对脑缺血大鼠学习能力及双侧脑室管膜下区(SVZ)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去卵巢大鼠为研究对象,以低血压+双侧颈总动脉夹闭方法造前脑缺血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测量脑缺血大鼠的学习能力,观察丹参酮预处理对去卵巢大鼠、缺血模型大鼠SVZ区神经干细胞数目的影响,以及对缺血模型大鼠学习能力的影响,同时观察缺血后大鼠应用丹参酮学习能力及SVZ区神经干细胞数目的变化。结果:丹参酮预处理能显著增加去卵巢大鼠及脑缺血模型大鼠SVZ区神经干细胞的数量,并减轻脑缺血大鼠的学习能力,大鼠造脑缺血模型后应用丹参酮也能增加其SVZ区神经干细胞的数量,并显著改善其学习能力。结论:大鼠缺血前后应用丹参酮都能促进性其SVZ区神经干细胞的增值,并改善其学习能力。
陈岩李志伟杨谦
关键词:细胞分裂侧脑室
不同剂量碘佛醇对体外培养SD大鼠颈总动脉NO和ET-1分泌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碘佛醇对体外培养SD大鼠颈总动脉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分泌的影响,探讨碘佛醇在脑血管造影术中和术后血管痉挛中的作用。方法 A、B、C、D 4组SD大鼠颈总动脉环体外培养,每组各10段,长约1mm,分别给予A组(对照组):0μl·mL^(-1)碘佛醇、B组:30μl·mL^(-1)碘佛醇、C组:60μl·mL^(-1)碘佛醇、D组:90μl·mL^(-1)碘佛醇培养1h,分别留取培养1h前后培养液测定NO和ET-1的浓度,比较A组前后两次培养液NO和ET-1的浓度,各组前后两次培养液NO和ET-1的浓度比值之间进行比较。结果 A组大鼠颈总动脉体外培养1h,NO浓度无变化,ET-1的浓度减少。与A组前后NO浓度的比值相比,B组和C组无差异,D组明显升高,即30μl·mL^(-1)或60μl·mL^(-1)碘佛醇对大鼠颈总动脉NO分泌无影响,90μl·mL^(-1)碘佛醇减少NO的分泌。与A组前后ET-1浓度的比值相比,B组无差异,C组和D组明显下降,即30μl·mL^(-1)碘佛醇对大鼠颈总动脉ET-1的分泌无影响,60μl·mL^(-1)或90μl·mL^(-1)碘佛醇促进ET-1的分泌。结论 30μl·mL^(-1)碘佛醇不影响大鼠颈总动脉NO和ET-1的分泌,不会引起血管痉挛,90μl·mL^(-1)碘佛醇减少NO的分泌,60μl·mL^(-1)或90μl·mL^(-1)碘佛醇促进ET-1的分泌,均有可能引起血管痉挛。
李志伟蒋锋刘杨刘小玲崔小丽吕桦刘军
关键词:碘佛醇内皮素-1颈动脉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7
2023年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应用依达拉奉右莰醇(ED)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94例AI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rt-PA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ED治疗。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超声指标、脑血流灌注情况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3.62%显著高于对照组76.60%(P<0.05);治疗后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总面积(TPA)及斑块不稳定数目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TMV均显著升高,阻力指数(RI)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PSV、TMV更高,RI更低(P<0.05);观察组出血性转化(H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D联合rt-PA溶栓治疗AIS中可协同增效,改善患者动脉粥样情况,提高脑血流灌注,降低出血性转化发生率。
王晓辉崔小丽常莎李志伟胡军蒋锋王乐
关键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脑血流灌注
丹参酮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6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丹参酮对临床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临床入选缺血性脑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60例,其中脑血管病急性期23例,非急性期3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以静脉注射丹参酮2周为观察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为对照组;以MMSE评分、FAQ量表评分等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急性期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MMSE评分升高,FAQ量表评分降低,但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值较对照组明显。非急性期患者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MMSE评分增高,FAQ量表度评分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差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结论:丹参酮能改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但对于非急性期缺血性脑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
李志伟陈岩杨谦
关键词:丹参酮缺血药物疗法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