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延军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省卫生防疫站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脊髓灰质炎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急性
  • 1篇血性
  • 1篇疫苗
  • 1篇婴儿
  • 1篇运转状况评价
  • 1篇中和抗体
  • 1篇流行病学分析
  • 1篇麻疹
  • 1篇麻疹爆发
  • 1篇麻疹疫苗
  • 1篇免疫
  • 1篇免疫力
  • 1篇膜炎
  • 1篇结膜
  • 1篇结膜炎
  • 1篇抗体
  • 1篇急性迟缓性麻...

机构

  • 6篇河南省卫生防...

作者

  • 6篇李延军
  • 5篇谢秋莲
  • 5篇陈美光
  • 3篇徐瑾
  • 3篇张保华
  • 3篇杨明
  • 3篇李明寅
  • 3篇王建军
  • 1篇康锴
  • 1篇贾庆梅
  • 1篇张保华
  • 1篇崔长法
  • 1篇刁琳琪
  • 1篇张延炀
  • 1篇郭万申
  • 1篇芮春军

传媒

  • 3篇中国计划免疫
  • 2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1篇2004
  • 2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8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河南省1993~1996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及流行病学分析
1997年
河南省1993~1996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及流行病学分析李明寅杨明张保华谢秋莲徐谨陈美光王建军李延军(河南省卫生防疫站,郑州市,450003)为了解我省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的现状,为消灭脊灰证实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河南省近4年脊灰和急性弛缓...
李明寅杨明张保华谢秋莲徐谨陈美光王建军李延军
关键词:弛缓性麻痹脊髓灰质炎流行病学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及肠道病毒70型的检出和鉴定被引量:2
1989年
1986年7~8月份郑州烟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采集眼洗液标本6份,用 Hela 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共分离到5株病毒。经生物学和血清学鉴定,属肠道病毒70型。用这次分离的病毒作抗原与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进行补体结合试验和中和试验,证明郑州烟厂流行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系由肠道病毒70型所引起。
陈美光张保华唐桂英谢秋莲李延军刘水桃
关键词:HELA
河南省主动监测系统运转状况评价
1996年
本文对1995年河南省主动监测系统运转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河南省自实施主动监测报告系统以来,对建立主动快速的脊灰疑似病例报告系统、完善和提高脊灰疑似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使我省的监测工作走向正规化和标准化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抽样调查结果和近一时期的资料显示,我省的主动监测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监测系统的及时性、敏感性和监测资料的完整性比较差。加强和完善主动监测工作,是消灭脊灰确证的一项重要指标。
杨明王建军李延军李明寅张保华陈美光谢秋莲徐瑾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
麻疹爆发的病例对照研究分析被引量:22
2004年
为了解河南省麻疹疫苗 (MV)免疫效力 ,进而探讨麻疹爆发的原因 ,选择 2 0 0 2年 5起有代表性的麻疹爆发 ,进行 1∶2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 ,共调查 10 1对。分别根据不同的免疫史来源 ,计算配比与非配比下的MV效力。结果显示 :病例组的MV接种率非常显著地低于对照组。配比后得出的MV效力高于不配比得出的结果。仅凭预防接种记录 ,不考虑家长回忆得出的MV效力为 71 9% ;将家长回忆作为免疫史判断依据得出的MV效力为 89 4 % ,不同免疫史判断标准得出的MV效力均偏低。因此 ,MV效力不够高和免疫接种率偏低是麻疹爆发的主要原因。
郭万申张延炀康锴刁琳琪芮春军李延军
关键词:麻疹疫苗MV免疫力计划免疫
河南省四县市健康婴儿脊髓灰质炎病毒带毒情况调查
1996年
河南省四县市健康婴儿脊髓灰质炎病毒带毒情况调查谢秋莲,徐瑾,李延军,陈美光,崔长法,贾庆梅(河南省卫生防疫站,郑州市,450003)为了了解脊髓灰质炎(脊灰)在高危人群中的循环动态,尤其是6月龄以内未接受三价口服脊灰活疫苗(TOPV)免疫的婴儿携带脊...
谢秋莲徐瑾李延军陈美光崔长法贾庆梅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婴儿病毒
河南省1996急性迟缓性麻痹监测工作状况评析
1997年
本文通过1996年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工作的评析,反映了河南省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工作的发展状况,提出了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截止1996年12月底,通过脊灰监测系统显示,我省已连续四年未发现一例脊灰野病毒感染病例和脊灰野病毒在人群中传播,AFP监测的敏感性已连续三年保持在1/十万以上,临床确诊的脊灰病例逐渐减少呈高度散发,全省脊灰监测质量在逐年提高,一部分地市已基本达到脊灰监测质糙控制标准。这些结果证明:在过去的几年里我省所采取的消灭脊灰的策略和措施是有效的,并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我省已进入消灭脊灰的后期阶段。
李明寅杨明张保华谢秋莲徐瑾陈美光王建军李延军
关键词:急性迟缓性麻痹流行病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