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平
- 作品数:80 被引量:451H指数:11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口服抗血小板药物的真菌球型鼻窦炎的手术策略
- 刘海鹰王建宏李希平魏永祥
- 冠心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体会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总结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ABG)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65例合并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行CABG患者术后进行系统综合护理。结果全组65例手术患者,1例死亡,4例术后出现并发症,60例患者痊愈出院,术后随访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针对合并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ABG术后不仅要加强对患者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引流管的护理,更要严密监护睡眠呼吸暂停,对术后康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吴晓峰李希平田璟
-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护理
- 冠心病心脏支架术后鼻内镜手术持续不间断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对出血及再缺血事件的影响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脏支架术后鼻内镜围术期持续不间断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对术中术后出血及再缺血事件的影响。方法:冠心病支架术后每日口服100 mg阿司匹林,12个月以上患者,对照组术前7 d停止服用,术后3 d恢复;实验组则持续服用不予停药。根据病变范围行鼻内镜下鼻-鼻窦炎手术。根据Bezoart法评估术中术野出血情况并分析术后7 d内再次鼻腔出血情况及鼻内镜围术期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术野出血分级(Z=-1.3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再出血事件(χ^2=3.91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再缺血事件(χ^2=0.28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支架术后12个月鼻内镜围术期持续不间断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对鼻内镜术中出血及术后再缺血均无影响,但会增加术后鼻腔再次出血事件。
- 闫素英冯燕军李希平魏永祥
- 关键词:冠心病抗血小板药物鼻内镜手术出血
- 腭大孔注射利多卡因肾上腺素混合液对鼻内镜术野出血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腭大孔注射利多卡因肾上腺素混合液对鼻内镜术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7月符合海口标准的Ⅰ、Ⅱ、Ⅲ型鼻窦炎手术患者各30例,以一侧为实验组腭大孔注射利多卡因肾上腺素混合液20 ml,对侧为对照组,采用Bezoart术野出血分级法观察术野出血情况。结果 90例180侧术野出血5级有2例(3侧),皆为Ⅲ型患者,其中对照组1例(2侧)、实验组1例(1侧),此2例因出血终止手术,进一步治疗鼻腔病变后二次手术;余88例手术均一次完成。Ⅰ、Ⅱ、Ⅲ型患者实验组术野出血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Z=-2.244,P=0.025;Z=-2.354,P=0.019;Z=-2.002,P=0.045)。结论腭大孔注射利多卡因肾上腺素混合液能有效改善鼻内镜手术术野出血情况,提高鼻内镜手术的术野清晰度。
- 闫素英李希平田璟
- 关键词:翼腭窝鼻内镜出血腭大孔
- 改良Mallampati分级预防悬雍垂腭咽成形术中术后出血
- 2011年
- 目的应用改良Mallampati分级(MMC)对UPPP手术术中、术后出血进行预测和预防。方法选择全麻下行UPPP手术成年病人160例,其中MMC Ⅰ~Ⅳ级,每级各40例,其中20例病人术前给予预防性止血治疗。统计术中出血量,观察病人是否存在术后出血并发症。结果在无预防性止血治疗的病人,MMCⅢ级和Ⅳ级的病人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Ⅰ级和Ⅱ级的病人;预防性止血治疗的病人,MMCⅢ级和Ⅳ级的病人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Ⅰ级和Ⅱ级病人无明显改善;无预防和给予预防止血MMCⅢ级和Ⅳ级的病人术后出血发生率比Ⅰ级和Ⅱ级病人高;与无预防止血发生术后出血病例(11/60)相比,预防止血MMCⅢ级和Ⅳ级的病人术后出血病例数减少(6/40),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UPPP术前对成年病人进行改良Mallampati分级(MMC),对Ⅲ级和Ⅳ级的病人给予预防性止血治疗,可以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
- 闫晓娟李希平朱延玲牟文清
- 关键词: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出血
- 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就诊于我科并行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的91例患者(91耳),男39例、女52例,年龄19~79(42.7±15.7)岁,分析耳内镜手术方法、鼓膜愈合及听力改善情况。结果91耳中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74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鼓室硬化17耳;其中行鼓室成形术Ⅰ型82例,鼓室成形术Ⅱ型9例。术后2周取出耳道内填塞材料,以后每隔3个月门诊复诊;87耳穿孔鼓膜完全愈合并无再次穿孔、内陷;4耳遗留小穿孔,均于二次局麻下手术处理后完全愈合。术前及术后6个月纯音测听结果比较(其中1耳术前、术后纯音测听均提示全聋,不做统计):90耳术前气导听阈为(46.3±16.0)dBHL,术后气导听阈为(29.0±12.4)dBHL(P<0.01);术前气骨导差为(22.8±9.1)dBHL,术后气骨导差为(7.8±3.6)dBHL(P<0.01)。纳入统计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鼓室硬化16耳术前气导听阈为(50.7±19.2)dBHL,术后气导听阈为(26.6±3.4)dBHL(P<0.01);术前气骨导差为(31.3±10.4)dBHL,术后气骨导差为(8.0±3.4)dBHL(P<0.01)。结论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视野清晰、手术创伤小、安全有效,可取得良好的听力改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张静李希平
- 关键词:耳内镜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室硬化鼓室成形术
- 鼻内镜中鼻甲内移术对嗅觉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鼻内镜中鼻甲内移术对嗅觉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比较2018年1~10月我科60例鼻内镜中鼻甲内移术(内移术组,n=30)或中鼻甲削薄(削薄术组,n=30)术后6个月嗅觉Sniffin’Sticks评分。内移术组内镜鼻窦手术完成后以胸腔引流管置于中鼻道前端固定72 h以完成中鼻甲内移术。削薄术组内镜鼻窦手术后切除中鼻甲外侧黏膜及骨质完成中鼻甲削薄术。结果2组术后Sniffin’Sticks、Lund-Mackay、症状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削薄术组术后Sniffin’Sticks评分(27.0±8.6)分,与内移术组术后(29.1±10.9)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177,P=0.242)。结论慢性鼻-鼻窦炎行鼻内镜中鼻甲内移术或中鼻用削薄术均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嗅觉功能,但2种术式的嗅觉改善效果无差异。
- 闫素英姚淋尹冯燕军李希平魏永祥
- 关键词:内镜鼻窦手术嗅觉中鼻甲
- 3种鼻内镜手术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比较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方式的选择和疗效。方法2008年8月-2012年6月对88例累及上颌窦的内翻性乳头状瘤分别采取鼻内镜中鼻道入路切除肿瘤(A组,n=34)、鼻内镜下中鼻道联合尖牙窝入路切除肿瘤(B组,n=28)、鼻内镜下鼻腔外侧壁切除(C组,n=26)。结果随访18~64个月,3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35.3%(12/34)、7.1%(2/28)、3.8%(1/26),有显著性差异(χ2=13.003,P=0.002),其中C组显著低于A组(Z=-2.906,P=0.004):B组显著低于A组(Z=-2.617,P=0.009),B、C组无显著差异(Z=-0.524,P=0.601)。结论鼻内镜下鼻腔外侧壁切除术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可以减少手术盲区,切除肿瘤较为彻底,较中鼻道入路有较低的复发率。
- 闫素英李希平房居高魏永祥
- 关键词:鼻内镜内翻乳头状瘤上颌窦
- 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喉气管狭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喉气管狭窄的效果。方法利用二氧化碳激光在支撑喉镜下对10例喉气管狭窄的患者进行治疗。从影像学上获得治疗前后喉气管狭窄的最窄处管径的大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再利用大气道狭窄再通的判断标准判定治疗效果,并进行1年随访。结果10例患者通过二氧化碳治疗后喉气管狭窄的最窄处管径的大小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7±0.19)cm比(1.14±0.17)cm,t=-17.05,P〈0.01];利用大气道狭窄再通的判断标准判定治疗效果完全有效率达100%。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是治疗喉气管狭窄的有效措施之一。
- 刘海鹰倪鑫王建宏刘原虎李希平
- 关键词:喉气管狭窄二氧化碳激光治疗
- 基于冰冻切片的侧颅底解剖结构三维重建
- 目的探讨利用冰冻切片数据集实现侧颅底解剖结构三维可视化。方法基于新鲜尸头冰冻切片数据集以面绘制方法分割、重建侧颅底主要肌肉、血管及颞骨的表面模型;基于颞骨冰冻切片数据集以体绘制方法分割、重建颞骨内及其主要毗邻结构的三维模...
- 韩德民李希平夏寅
- 关键词:侧颅底数据集三维可视化冰冻切片三维重建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