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东
- 作品数:52 被引量:413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胸段食管鳞癌上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探讨被引量:4
- 2016年
- 我们筛选了2009年10月至2012年9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行现代二野或三野淋巴结清扫的食管癌的患者,探讨胸段食管鳞癌上纵隔淋巴结的转移规律。
- 李振轩王瑞琦杨弘胡祎张中超林鹏戎铁华李小东
- 关键词:淋巴结转移规律胸段食管鳞癌上纵隔肿瘤防治中心淋巴结清扫纵隔淋巴结
- 术前放化疗对食管癌患者肺功能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 探讨术前放化疗对食管癌患者肺功能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2-2013年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连续收治的术前同期放化疗并手术治疗的63例食管鳞癌患者放化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及其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放化疗前后肺功能的各项指标的变化及其对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放化疗后,63例患者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较治疗前明显降低(83.7±17.7比96.4±17.8,P<0.01),而其他肺功能指标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34.9%(22/63),其中肺炎19例,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例.术前肺弥散功能正常者(DLco%大于或等于80)和异常者(DLco%小于80),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7%(11/37)比41.7%(10 /24),P=0.338].放疗后DLco%明显下降者(DLco%下降大于或等于15%)和无明显下降者(DLco%下降小于15%),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31.6%(6/19)比37.8%(14/37),P=0.664].结论 术前放化疗会降低食管癌患者肺弥散功能,但并不损伤肺通气功能,亦不会增加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
- 胡荣贵傅剑华罗孔嘉张旭杨弘刘孟忠刘慧李群胡永红李小东林婷
- 关键词:食管肿瘤术前放化疗肺功能肺部并发症
- 利用病理大切片进行食管癌壁内浸润长度的研究
- 研究目的:利用病理大切片研究探讨食管癌壁内浸润长度,为手术以及放射治疗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于1999年7月至2000年12月间食管鳞癌手术标本70例,术中测量肿瘤长度,肿瘤上缘至上切缘长度,肿瘤下缘至下切缘长度。当食管...
- 马国伟傅剑华龙浩林鹏张兰军吴秋良张旭王军业李小东戎铁华
- 关键词:食管癌手术病理大切片
- 文献传递
- p53功能失活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建立一种评价肿瘤生物学特性的新方法——p53功能失活检测法并探讨p53功能失活与食管鳞癌TNM分期tumornodesmetastasisstaging和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采用p53功能测定法对45例新鲜食管鳞癌组织和正常食管组织进行p53功能检测(p53基因突变检测作为对照)将检测结果与患者的TNM分期和组织学分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53功能失活率为64%,明显高于p53基因突变率49%。p53功能失活和食管鳞癌的TNM分期有关,分期越高,p53功能失活率越高;p53功能失活和食管鳞癌的组织学分级有关,分级越高,p53功能失活率越高。结论:p53功能失活有望成为一种评价食管鳞癌生物学特性的新指标;p53功能失活与食管鳞癌的TNM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有关。
- 李小东戎铁华傅剑华龙浩
- 关键词:P53基因突变功能失活食管鳞癌
- 以STI571为基础的联合方案实验治疗食管癌
- 戎铁华林鹏傅剑华梁永钜李小东马国伟张旭
- 该课题证实了食管癌组织中PDGFR的强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体外试验发现STI571可对PDGFR表达阳性的食管癌细胞株CE-81T具有杀伤作用,其杀伤机制可能为抑制PDGFR的酪氨酸激酶活性,抑制PDGFR...
- 关键词:
- 关键词:STI571杀伤作用食管肿瘤
- 食管间质瘤与平滑肌肿瘤的临床鉴别及治疗被引量:21
- 2006年
- 背景与目的:食管间质瘤与平滑肌肿瘤虽然具有不同的病理学特征,但是临床上不易鉴别。本研究比较食管间质瘤和平滑肌肿瘤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治疗原则。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原诊断为食管平滑肌(肉)瘤20例和间质瘤1例肿瘤组织中CD117和CD34等一组抗体表达,结合病理学形态表现和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总结各自的治疗原则及疗效。结果:16例原诊断为食管平滑肌瘤有5例CD117(+),按照间质瘤评定标准,均为非高度侵袭危险性食管间质瘤,余11例CD117(-);1例原间质瘤CD117(+)和CD34(+),为高度侵袭危险性食管间质瘤;4例食管平滑肌肉瘤CD117(-)和CD34(-)。食管非高度侵袭危险性间质瘤和平滑肌瘤的病理学形态表现、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没有明显差异;食管高度侵袭危险性间质瘤和平滑肌肉瘤的病理学形态表现、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也没有明显差异。结论:病理学形态表现和临床表现无法区分食管间质瘤和平滑肌肿瘤,CD117等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是区分食管间质瘤和平滑肌肿瘤必不可少的手段。食管非高度侵袭危险性间质瘤和平滑肌瘤局部切除术或部分食管切除术可以达到根治,预后良好;高度侵袭危险性食管间质瘤和平滑肌肉瘤需行食管部分切除术。
- 张旭戎铁华吴秋良傅剑华龙浩张兰军马国伟苏晓东李小东汪道峰胡祎杨弘
- 关键词:食管肿瘤间质瘤平滑肌肿瘤免疫组化
- 5号染色体长臂食管鳞癌相关基因的初步筛选
- 为了探索5号染色体长臂上可能存在的抑癌基因,我们通过微卫星杂合性丢失和基因mRNA表达研究对该区域的食管癌抑癌基因进行初步筛选.目的1、寻找5号染色体长臂上的微小缺失区域,为筛选食管癌抑癌基因缩小范围.2、通过基因mRN...
- 李小东
- 关键词:食管癌杂合性丢失
- 文献传递
- 康莱特注射液对现代二野清扫术食管癌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支持治疗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作者前期的研究证实食管癌患者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功能抑制,手术创伤引起食管癌的暂时性细胞免疫抑制,本研究旨在观察细胞免疫支持治疗对食管癌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60例施行现代二野清扫术的胸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术后应用康莱特注射液。抽取术前、术后3天、术后9天的外周血,分别利用KL型肿瘤免疫图象分析系统检测A gNOR活性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对照组的围术期细胞免疫的变化规律:术后第3天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最为明显,但从第3天开始可观察到细胞免疫功能恢复趋势,术后第9天继续恢复,但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治疗组的围术期细胞免疫的变化规律:A gNOR、CD 3+、CD 3+CD 4+术后3天已经恢复至术前水平,其中A gNOR、CD 3+术后9天上升更为明显,高于术前水平;CD 3+CD 8+、CD 4+CD 25+表现为术后逐渐增高,术后9天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术后第3天A gNOR、CD 3+CD 4+、CD 4+/CD 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9天A gNOR、CD 3+与CD 4+CD 2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组患者术后应用康莱特注射液能明显改善现代二野清扫术的胸段食管癌患者因肿瘤及手术而引起的免疫细胞抑制作用,尤其是以A gNOR、CD 3+、CD 3+CD 4+及CD 4+CD 25+T淋巴细胞的功能改善最为明显。
- 戴淑琴王军业马国伟戎铁华王欣林鹏叶文峰张兰军李小东张旭姚广裕
- 关键词:核仁组成区淋巴细胞亚群
- 胸中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度及合理清扫范围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 2009年
-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胸中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淋巴结转移度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合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对129例经现代二野淋巴结清扫术的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56.6%,总淋巴结转移度(阳性淋巴结数/清扫淋巴结总数,LMR)为11.3%,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为43.4%。最常见的淋巴结受累区域为食管旁、右喉返神经旁、贲门及胃左血管旁、隆突下。影响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为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肿瘤长度。无淋巴结转移组、淋巴结转移度≤20%组和淋巴结转移度>20%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50.4%、31.0%和6.8%,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淋巴结转移度是判断食管癌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胸中段食管癌应该常规行包括双侧上纵隔的现代二野淋巴结清扫术。
- 解明然林鹏张旭陈捷鑫林勇斌戎铁华温浙盛李小东王军业余辉
- 关键词:食管肿瘤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清扫术
- 应用病理大切片确定食管癌主瘤周围原位癌分布情况的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利用病理大切片对食管癌主瘤周围原位癌分布情况进行深入探讨,可为确定手术的适宜切除长度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食管鳞癌手术标本70例,制成病理大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食管癌主瘤周围原位癌的分布情况,根据等比回缩法将镜下长度推算为术中实际长度。结果(1)70例中有22例(31.4%)患者有主瘤周围原位癌,其中近端4例,远端10例,两侧均有8例。近端有7例主瘤相连,远端有8例与原发肿瘤相连。(2)近端原位癌长径最长者为4.00 cm,近端原位癌灶内缘距主瘤最远者为4.43 cm,近端原位癌灶外缘距主瘤最远者为4.83 cm。远端食管癌周围原位癌长径最长者为12.00 cm,远端原位癌灶内缘距主瘤最远者为7.73 cm,远端原位癌灶外缘距主瘤最远者为12.00 cm。结论食管癌主瘤周围原位癌的发生率高,分布范围广,确定食管癌手术的适宜切除长度必须考虑到这个因素。
- 马国伟王军业张旭吴秋良龙浩傅剑华林鹏黄植藩曾灿光张兰军李小东戎铁华
- 关键词:食管肿瘤外科手术原位显微切片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