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猛
-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遵化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交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不愈合15例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针技术在肱骨干骨折不愈合治疗中的效果。方法:自2000-09/2006-09使用交锁髓内针的方法治疗肱骨干骨折不愈合15例。顺行固定9例,逆行固定6例。结果:随访全部病例,随访时间10-34个月,全部骨性愈合,术后肩肘功能恢复良好。优3例,良10例,可2例。结论:交锁髓内针治疗肱骨干骨折不愈合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易愈合,肩肘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 李大猛
- 椎间孔镜与腰椎开窗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20年
- 通过进行微创腰椎间孔镜手术与腰椎开窗外切口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临床疗效相关的比较;方法: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接受手术辅助治疗的临床病人对其划分为两组,每组临床病人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腰椎开窗减压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给予微创椎间孔镜微创外科治疗,对比两组病人手术情况及术后各指标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的手术情况及术后各项评分指标(ODI、JO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并且具有重要临床统计学事实意义(P<0.05);结论:通过微创椎间孔镜微创外科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在临床疗效上令人满意,值得研究推广应用。
- 李志国李大猛马术友魏宏坡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椎间隙感染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椎间隙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手术治疗的9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其是否发生术后感染分为感染组(34例)以及未感染组(898例)。分析感染组患者病原菌分布,回顾性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34例术后发生椎间隙感染,感染率3.65%。其中25例患者在有氧条件下培养出病原菌26株,检出率最高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0.77%,其次为大肠埃希菌(19.23%)和表皮葡萄球菌(15.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5岁、有糖尿病史、体质量指数(BMI)≥27 kg/m^2、营养不良、手术时间≥3 h、术后合并其他系统感染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椎间隙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椎间隙感染发生率较低,但临床仍应重视患者发生椎间隙感染的危险因素,可针对其病原菌分布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并进一步规范相关诊疗和护理操作,减少术后椎间隙感染的发生。
- 李大猛鲁锋田云李德广阎辉李守刚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隙感染病原菌分布
- 不同固定方式治疗急性脊柱创伤的脊柱生物力学指标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用脊柱力学指标分析和比较前路内固定术和后路切开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的疗效,以期得到更好的治疗急性脊柱创伤的方法。方法基于正常胸腰椎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创伤模型,在创伤模型中对比不同固定模式载荷下模型整体的变形和Von Mises应力。结果在中立位及前屈、左弯及右弯载荷下,前路内固定术的位移均小于后路切开椎弓根内固定术;在后伸载荷下,后路切开椎弓根内固定术的位移均小于前路内固定术。在中立位及前屈、后伸、左弯及右弯载荷下,前路固定术的椎体应力均大于后路切开椎弓根内固定术。结论前路内固定在增加椎体刚度方面有较好的效果,活动更加接近于正常;后路切开椎弓根内固定承受的应力较大,出现内固定断裂的概率也较大。
- 李大猛鲁锋田云李德广阎辉马术友
- 关键词:脊柱有限元模型生物力学应力
- 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2008年1月采用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8例,Garland分型Ⅱ型9例,Ⅲ型19例,先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然后经皮交叉穿入2枚克氏针固定骨折,同时上肢石膏固定肘、腕关节于功能位。结果手术时间20~45min,平均32min。3例出现针孔渗出较多,经加强换药后痊愈。术后无一例出现尺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2~4周去除石膏托。3~6周骨折愈合后,拔除克氏针。28例随访7~13个月,平均9.2月,按Flyn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对肘关节功能评价:优19例,良9例。结论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是治疗不稳定儿童肱伸直型骨髁上骨折的有效方法 ,尽早复位及固定可有效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
- 李大猛鲁锋
- 关键词: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
- MRI在胸腰椎骨折诊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MRI在胸腰椎骨折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8-12—2014-12对360例胸腰椎骨折行MRI检查,对X线、CT检查未发现后柱损伤的病例筛选出15例合并后柱损伤。结果对仅有X线及CT检查未发现后柱损伤经MRI检查发现,根据由美国脊柱创伤研究会提出的针对胸腰椎损伤的分型方法——胸腰椎损伤TLICS评分系统进行评分,明确手术指征并进行手术治疗。结论 MRI在胸腰椎骨折诊治中可以明确地判断有无后柱损伤,避免漏诊,有利于指导治疗。
- 马术友鲁锋李大猛白新明张海波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MRI
- 地奥司明片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
- 2014年
- 目的观察地奥司明片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的疗效。方法口服地奥司明片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00例,观察临床疗效,对照组90例采用甘露醇结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达81豫(81/100),显著有效率47豫(47/100),起效较快,服药期间无不良反应出现,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甘露醇结合地塞米松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别。结论地奥司明片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起到较为明显的临床疗效,在门诊颈椎病患者的保守治疗中可以推荐使用。
- 张德强李大猛
- 关键词:颈椎病地奥司明临床疗效
- 后路360°环硬膜囊减压3枚钛笼重建前中柱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 2014年
- 目的总结后路360°环硬膜囊减压钛笼重建前、中柱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路360°环硬膜囊减压钛笼重建前、中柱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12例。结果 12例获得平均15个月的随访,所有椎弓根钉位置良好,椎体序列整齐,椎间钛笼融合好,未出现内固定物折断、松动现象。结论采用后路360°环硬膜囊减压、钛笼重建前、中柱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具有减压彻底、钛笼植骨融合好、神经功能恢复满意的优点。
- 马术友鲁锋李大猛白新明张海波
-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骨折椎弓根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