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强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青年人肺下野结核病理演变及X线特点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青年人肺下野结核病理演变及X线特点。方法:搜集资料完整的青年人肺下野结核68例,全部病例摄有2次以上不同时期胸片对比,观察病灶病理演变及X线特点。结果:根据病理改变的不同X线表现分别为:①大片云絮状阴影或散在分布小斑片状阴影28例(41.18%);②结节状阴影6例(8.82%);③椭圆形或团块状影6例(8.82%);④纤维索条状影或斑点状、斑片状钙化影7例(10.30%);⑤空洞性改变7例(10.30%);⑥肺段或肺叶大片状阴影9例(13.23%);其他:蜂窝状阴影2例,粟粒状阴影3例共5例(7.35%)。结论:青年人肺下野结核与肺上野结核表现形式不同。青年人肺下野结核病理演变过程中,较少出现增殖性改变。渗出性病变或干酪性肺炎只不过是青年人肺下野结核病理演变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早期为渗出性结核性肺泡炎,进展恶化则形成干酪性肺炎。X线特点:广泛性、多样性、可变性、单侧性、混合性、肺门区病灶痰阳现象。
- 李国强
- 关键词:青年肺下野结核病理X线
- CT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诊断胆石症患者86例效果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比较CT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技术对于胆石症的诊断效果。方法对86例经手术证实的胆石症患者行CT和MRCP检查。结果所有胆石症患者中,胆管结石的CT和MRCP检出率分别为71%和95%,胆囊结石的CT和MRCP检出率分别为69%和98%。结论 CT和MRCP技术对于胆石症均有较好的诊断效果,且后者较前者更具优势。
- 李国强邓家秀方伟胡荫崧郑兆华张岸洲冯丰吟
- 关键词:胆石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诊断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CT检查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对4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资料、CT表现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儿均在24h~72h内行颅脑CT扫描证实。结果:HIE据CT表现分为轻、中、重度(轻度10例,中度20例,重度15例,男26例,女19例)。结论:CT检查可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 胡荫崧侯志雄邓家秀李国强蓝华洪建斌
-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诊断
- DR、螺旋CT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征象显示情况分析及应用价值探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DR、螺旋CT各种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7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均行DR及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两者对疾病的检出情况及对各种征象的显示情况。结果:螺旋CT检查对0级、Ⅰ级、Ⅱ级病变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0%、24.7%、39.2%,DR检查分别为15.5%、13.4%、25.8%,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显示关节面侵蚀81例(83.5%),关节面下骨质囊变63例(64.9%),骨质增生硬化65例(67.0%),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21例(21.6%),其比例均明显高于DR组的57例(58.7%)、39例(40.2%)、53例(54.6%)和4例(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对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较DR更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李国强邓家秀方伟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计算机X线摄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