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修生

作品数:26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2篇文学
  • 5篇代文
  • 5篇元代
  • 5篇中国文学
  • 5篇国文
  • 5篇国文学
  • 4篇学史
  • 4篇元代文学
  • 3篇杂剧
  • 3篇中国文学史
  • 3篇文化
  • 3篇文学史
  • 3篇小说
  • 2篇元末
  • 2篇元末明初
  • 2篇元杂剧
  • 2篇散曲
  • 2篇俗文学
  • 2篇座谈
  • 2篇戏剧

机构

  • 20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佛山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政治...

作者

  • 21篇李修生
  • 1篇朱新均
  • 1篇蒋寅
  • 1篇邓绍基
  • 1篇尚永亮
  • 1篇龙德寿
  • 1篇宁宗一
  • 1篇陶文鹏
  • 1篇乐黛云
  • 1篇顾海良
  • 1篇李炳海
  • 1篇赵义山
  • 1篇莫砺锋
  • 1篇杨乃乔
  • 1篇杨义
  • 1篇刘扬忠
  • 1篇李真瑜
  • 1篇冯天瑜

传媒

  • 3篇文史知识
  • 2篇文学遗产
  • 1篇中国典籍与文...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殷都学刊
  • 1篇山西社会主义...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民族文学研究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浙江艺术职业...
  • 1篇山西大同大学...
  • 1篇长江学术
  • 1篇文化遗产
  • 1篇文学与文化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4
  • 2篇2002
  • 1篇1998
  • 2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1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元初作家评价断想(初稿)
本文回顾金元、宋元之际作家在传统文学史学和近代文学史学中的归属和评价问题,试图探寻在新的历史转折期,全球视角下的元代作家评价原则。所述问题是不成片断的,只是初步的思考。
李修生
关键词:道德标准政治标准古代民族
白仁甫交游考辨──兼与徐凌云先生商榷被引量:1
1995年
白仁甫是元曲四大家中惟一有词集流传的作家,其词作小序还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白仁甫行踪和交游的线索。所以,他的词集《天籁集》自然成为研究其生平的主要依据。近年来关于白仁甫生平研究的文字渐多,依据虽同而考证结果却甚有差异,于是又有商榷文字出现,这是好事,是研究日益深入的表现。《文学遗产》1993年第6期发表徐凌云先生《白朴交游考辨八题》一文,汇集疑点,
李修生
关键词:交游考辨生平研究词集文字
十三世纪的中国文学被引量:1
2002年
李修生
关键词:中国文学
在《中华大典·明清文学分典》出版座谈会暨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被引量:1
2006年
由武汉大学教授吴志达、陈文新等领衔编纂的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华大典.明清文学分典》,于2005年9月由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中华大典.明清文学分典》包含明文学部一、明文学部二、清文学部一、清文学部二、清文学部三,共5个分卷,计1200万字。其编纂始于1994年,集30余位学者之力,整整用了11年时间,才告完成。这是一部系统地汇辑明清文学研究资料的大型类书,对相关研究领域做了全面拓展,标志着明清文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它的出版,对中国文学史、思想史、传统史学、传世典籍研究诸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并将以其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特殊功能服务于国家、造福于子孙。2005年10月20日,武汉大学隆重举办《中华大典.明清文学分典》出版座谈会暨学术研讨会,旨在深入探讨该书的学术价值,寻找与之相关的学科生长点和发展契机,以进一步推进学术事业。本刊特选登主要领导的致辞和部分专家的发言,以飨读者。
顾海良朱新均伍杰冯天瑜冯天瑜程毅中赵伯陶李修生李修生蒋寅蒋寅莫砺锋莫砺锋尚永亮乐云(整理)鲁小俊(整理)
关键词:出版座谈会中华大典明清学分中国文学史学科生长点
中国文学史编写问题三人谈被引量:2
2004年
宁宗一李修生赵义山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审美意识文体意识语言风格
《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出版座谈会专家发言纪要被引量:6
2006年
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民族融合,各个兄弟民族之间的文化文学交融共生、互补互进,形成了今日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全二册,上卷“先秦至唐宋卷”,下卷“元明清卷”)就是研究这种文学关系的最新重大成果。2005年底,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召开本书出版的座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相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50多位专家出席并做了各有特色的发言。以下为整理的部分与会专家发言纪要,以飨读者。
乐黛云邓绍基李修生杨乃乔陶文鹏刘扬忠李炳海杨义
关键词:文学关系研究出版座谈会各民族
柳永的生平仕履和词作路径被引量:5
2013年
本文主要是根据宋人别集、笔记、方志等文献资料中关于柳永的记载,以及柳永的作品,重新考索柳永的生平仕履和词作路径。关于柳永在晓峰盐务任职的时间,通过考察晓峰盐场的建场始末和它所在地的沿革,认为:柳永是在年轻时,在明州鄞县富都正监所属晓峰务工作过的管勾类人员;并推论他在中进士以前的很长时间,可能在两浙路转运司任管勾、干办类的职务。柳永的父亲柳宜是以南唐"伪官"身份入宋任职。柳永有很好的家庭教育。他在两浙路担任的职务,使他有条件与地方官妓接触。他疏狂的性格、出众的才华,使他写新词、翻新调,成为宋词的开拓者。
李修生
张养浩著作述考
2015年
张养浩是元代名臣和诗文词曲兼擅的著名作家,但关于他的著作的有关著录,却多不准确。通过核查(或请朋友代为核查)海峡两岸所藏张养浩作者原书,考察清张养浩著作的版本、流传、遗失等情况,订正有关著录和记载,于张养浩研究,进而对于元代文学研究,无疑都是很重要的。
李修生
关键词:张养浩
14世纪的中国文学被引量:2
2006年
14世纪,中国基本处于全国统一的态势。中国文学呈各种文体繁荣的局面。值得注意的特点是汉文化圈的扩大,文学中心南移至当时的江浙行省东南沿海地区。当时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时期,民族融合和多民族汉文文学创作大量出现:小说、戏剧发展处于嬗变期,产生了许多伟大的作品。文学发展中萌生新的因素、新的色彩。
李修生
关键词:章回小说
关于元代文学研究的一些思考被引量:2
2014年
元代,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王朝。它对明清乃至现代社会均有重大影响。但元代社会研究的歧义颇多。我接触元代文学,从1954年读元明清方向的研究生算起,至今正好六十年。当时印象最深的是启功老师讲卢挚【双调·蟾宫曲】"想人生七十犹稀"散曲,但自己并没有读多少东西。1960年,提职讲师,参加全国文科教材会议,参加了中文系教学方案的制订,并于1961年参加游国恩等老师主编的高校教材。
李修生
关键词:元代文学高校教材元代社会游国恩双调元明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