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亭葶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肿瘤
  • 2篇伽玛刀
  • 2篇肺癌
  • 1篇学员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血管生成因子
  • 1篇医师
  • 1篇医师规范化培...
  • 1篇照射
  • 1篇治疗肺癌
  • 1篇沙门氏菌
  • 1篇生物治疗
  • 1篇手术
  • 1篇替莫唑胺
  • 1篇肿瘤发生
  • 1篇肿瘤发生发展
  • 1篇肿瘤科
  • 1篇肿瘤学
  • 1篇肿瘤疫苗

机构

  • 6篇昆明医科大学
  • 2篇云南省肿瘤医...

作者

  • 7篇李亭葶
  • 4篇王熙才
  • 3篇李晖
  • 2篇江利锋
  • 2篇林劼
  • 1篇刘馨
  • 1篇张智显
  • 1篇陈艳
  • 1篇王虹粤
  • 1篇王家平
  • 1篇付凤莲
  • 1篇田兴
  • 1篇罗金兰
  • 1篇赵洁
  • 1篇李晖
  • 1篇李楠
  • 1篇顾后

传媒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第十六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2篇2014
  • 3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肿瘤疫苗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肿瘤疫苗应用其表达特异性的、具有免疫原性的肿瘤抗原,来激活、恢复或加强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反应,进而杀伤、清除残余和转移的肿瘤细胞。因此,肿瘤疫苗在肿瘤治疗方面有很好的前景。
李亭葶李晖王熙才
关键词:肿瘤生物治疗肿瘤疫苗
VEGF-C/VEGFR-3在恶性肿瘤淋巴转移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3年
肿瘤分泌的VEGF-C与VEGFR-3结合后可诱导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刺激淋巴管的新生,介导肿瘤淋巴管的转移。通过竞争性抑制VEGFR-3的信号转导可有效阻止肿瘤淋巴管的转移,最终达到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作用。
李晖李亭葶王熙才
关键词:VEGFR-3恶性肿瘤淋巴转移
立体定向放疗系统分割治疗大体积肿瘤的探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讨论全身(体部)伽玛刀治疗体积较大的肿瘤,几种不同形式的靶区勾画方法及治疗后有效率的评价。方法病灶在7~10 cm的8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即采用2个疗程,患者取仰卧位或俯卧位2个靶区分开照射(前后分割);或同一体位2个靶区分开照射(左右分割或分段照射)。对照组即采用1个疗程,多个靶区或1个靶区大面积照射。两组均为50%等剂量曲线包绕PTV,总剂量35~45 Gy。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分别为40.0%、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客观治疗有效率8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客观治疗有效率76%、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个月客观治疗有效率56%、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放疗系统对大肿瘤分割治疗时,2个疗程分割照射比1次大面积、小剂量照射不良反应小,疗效好。
林劼罗富源李亭葶江利锋田兴罗金兰赵洁
关键词:放射外科手术肿瘤伽玛刀分割照射
减毒沙门氏菌疫苗生物学活性研究
减毒沙门氏菌是新型疫苗载体,本研究将前期成功构建的重组质粒,经过LB5000转化后转入减毒沙门氏菌SL3261,制备以SL3261为载体的口服DNA疫苗.将携带质粒pEGFP-C2的SL3261与巨噬细胞共培养,观察SL...
刘馨王熙才陈艳李亭葶李晖
关键词:减毒沙门氏菌肺癌免疫治疗
综合医院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工作实践与思考
2024年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进入临床各科室实践学习的过程,是医学生医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医学教育中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是医学临床专家形成的关键所在。现如今,随着人口老龄化形势的加剧、生活压力及职业暴露等危险因素的层层叠加,恶性肿瘤已经成为我国的常见病、高发病,导致肿瘤的防治工作压力日趋增大。文章梳理综合医院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工作现状,阐明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适应医学发展需求和人类疾病谱变化的实际需要、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县级医院大力推进县级医院肿瘤防治中心建设要求,着力提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临床素养、实践探索能力和岗位胜任能力,培养高素质的肿瘤专业化人才。
张萌王家平张诗琴杨云翔王虹粤陈怡璇李亭葶雷学芬
关键词:肿瘤学
伽玛刀联合阿帕替尼及替莫唑胺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疗效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伽马刀联合阿帕替尼(Apatinib)及替莫唑胺(TMZ)在常规治疗失败的肺癌脑转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间50例肺癌脑转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病理证实为肺癌脑转移。对照组(伽马刀+替莫唑胺)25例:TMZ 200 mg/(m2·d),D1~5,4周1疗程,共6程;实验组(伽马刀+阿帕替尼+替莫唑胺)25例:阿帕替尼500 mg/d直至病情进展,TMZ 200 mg/(m2·d),D1~5,4周1疗程,共6程。2组伽玛刀治疗无显著性差异,比较2组临床疗效、T细胞亚群及不良反应情况。主要研究终点为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时间(OS)和剂量限制性毒性,次要研究终点为客观有效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结果2组ORR分别为64%和84%,DCR分别为40%和52%,2组PFS分别为(7.8±1.2)个月和(9.6±1.8)个月,OS分别为(10.8±1.6)个月和(13.6±1.9)个月;2组ORR、DCR、PFS、OS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CD3、CD4、CD8及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高血压、出血、蛋白尿、皮肤黏膜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其他副反应差异不大。结论伽马刀联合阿帕替尼对比替莫唑胺在常规治疗失败的肺癌脑转移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张智显顾后林劼雷学芬江利锋李楠路欣妍李亭葶
关键词:伽马刀替莫唑胺肺癌脑转移
血管生成因子在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3年
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复发转移离不开肿瘤血管生成。肿瘤血管生成受血管生成刺激因子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共同调节。通过减少刺激因子生成或增强抑制因子的作用均可抑制血管生成,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因此,血管生成因子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靶点,是当前分子靶向治疗研究的基础。
李亭葶李晖付凤莲王熙才
关键词:肿瘤血管生成因子靶向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