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亚平

作品数:4 被引量:5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篇单片
  • 1篇单片机
  • 1篇电池
  • 1篇电池管理
  • 1篇电池组
  • 1篇冬枣
  • 1篇动力锂电池
  • 1篇动力锂电池组
  • 1篇信息化
  • 1篇软件设计
  • 1篇偏最小二乘
  • 1篇汽车
  • 1篇最小二乘
  • 1篇锂电池
  • 1篇锂电池组
  • 1篇模糊控制
  • 1篇机械行业
  • 1篇高压共轨
  • 1篇高压共轨系统
  • 1篇工程机

机构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西北机电工程...
  • 1篇北京全路通信...
  • 1篇上海北汇信息...

作者

  • 4篇李亚平
  • 2篇张云龙
  • 2篇辛喆
  • 1篇刘清平
  • 1篇鄂卓茂
  • 1篇高巍
  • 1篇夏立娅
  • 1篇张晓瑜
  • 1篇杨建为
  • 1篇葛元月
  • 1篇薄伟
  • 1篇李晓杨

传媒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中国工程机械...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多元素分析的冬枣产地鉴别方法被引量:5
2016年
为了探讨利用产地间差异性元素进行产地判别的可行性,测定了不同产地冬枣样本中10种元素的含量,并对数据进行了差异性分析、聚类分析、Fisher判别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冬枣中Mg、B、Mn、Fe、Zn元素存在显著差异,是具有产地特征的指纹元素。R型系统聚类分析也证实B、Mn、Fe和Zn元素具有共同特征。基于产地特征元素和Q型聚类、Fisher判别和PLS-DA建立的冬枣产地鉴别模型正确率均高于基于全部元素的分析结果,其中利用特征元素建立的PLS-DA模型鉴别正确率最高,回代检验和交叉检验正确率均为94.0%,Q型聚类模型的判别能力最差,最高的判别正确率为84.06%。本研究证实了产地间差异性元素是有效的产地判别因子,具有监督模式的Fisher判别和PLS-DA算法准确率远高于无监督模式的系统聚类法,更适于产地鉴别分析。
夏立娅高巍李亚平尹洁璇张晓瑜李晓杨
关键词:冬枣偏最小二乘
基于单片机的纯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设计被引量:38
2014年
动力锂电池组的电源管理系统是延长电池循环寿命、维护电动汽车安全运行的关键。为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该文针对纯电动汽车,设计了一种以飞思卡尔单片机和电池管理芯片为核心的锂电池管理系统。实现对锂离子单体电池电压、电流等的检测及显示,对电池组充放电进行监控和保护,实现电池组的均衡及总电压、总电流、温度的检测,利用控制器局域网络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对其进行通讯设计。最后通过系统调试、精度试验和均衡试验等进行系统功能验证,证明了电池管理系统的有效性。该研究可为纯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
辛喆葛元月薄伟张云龙李亚平杨建为
关键词:动力锂电池组汽车软件设计电池管理单片机
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轨压模糊控制与试验被引量:11
2016年
为了改善发动机的冷起动性能以及有利于各工况切换时喷油的精确控制,该文针对采用高压共轨系统的柴油机,建立了基于模型的轨压控制策略,首先分析推导其数学模型;然后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轨压控制模型,轨压控制设计了前馈控制加反馈控制的轨压控制器,轨压反馈控制设计了传统的增量式PID(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integration-differentiation)控制器和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最后对轨压控制模型进行了离线仿真验证;在此基础上利用硬件在环系统进行发动机台架试验,比较了2种控制器的控制效果。仿真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在目标轨压突变时的响应性(响应时间小于0.3 s)和跟随性以及稳定工况下轨压的稳定性(稳态误差小于2 MPa)方面都优于传统的增量式PID控制器,从而验证了控制策略模型的正确性。该研究提出的基于模型的轨压控制策略有助于实现柴油喷油的精确控制,可为柴油机共轨技术国产化提供参考。
辛喆李亚平张云龙张云龙赵绪龙
关键词:柴油机模糊控制高压共轨轨压控制
工程机械行业信息化架构研究
2005年
工程机械行业实施信息化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分析工程机械行业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拟定了行业信息化实施的总体目标,提出了工程机械行业信息化平台的总体架构、行业平台的层次结构和体系架构.
李亚平刘清平鄂卓茂
关键词:信息化工程机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