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世林

作品数:24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5篇家族
  • 5篇勃起
  • 5篇勃起功能
  • 4篇阴茎
  • 3篇阴茎海绵体
  • 3篇针刺
  • 3篇生精
  • 3篇生精细胞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精细胞
  • 3篇海绵体
  • 3篇TRPV
  • 3篇IGF-1
  • 3篇勃起功能障碍
  • 3篇大鼠生精细胞
  • 2篇胰岛素样
  • 2篇胰岛素样生长...
  • 2篇阴茎海绵体组...

机构

  • 15篇广东省人民医...
  • 8篇广州市第一人...
  • 7篇武汉大学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疏附县人民医...

作者

  • 24篇李世林
  • 14篇蒲小勇
  • 14篇王行环
  • 13篇高炜城
  • 13篇王怀鹏
  • 12篇杨中华
  • 8篇徐战平
  • 7篇刘久敏
  • 7篇罗耀雄
  • 7篇冯自卫
  • 7篇陈浩阳
  • 5篇胡礼泉
  • 5篇唐梁
  • 4篇许建宁
  • 3篇吴一龙
  • 2篇向琪
  • 2篇翁维维
  • 2篇叶海霞
  • 1篇邓春华
  • 1篇马胜利

传媒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广州医药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新中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第六次全国中...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09
  • 4篇2008
  • 9篇2007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捏脊联合中药外洗治疗儿童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捏脊联合中药外洗治疗儿童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5 年 4月~ 2016年 4 月我院收治的68 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 34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另34例为研究组给予捏脊联合中药外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消化不良主要症状总积分、食欲食量积分、尿 D-木糖排泄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捏脊联合中药外洗治疗儿童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唐梁向琪李世林翁维维
关键词:捏脊中药外洗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TRPV及TRPM离子通道家族在生殖细胞中的表达及相关功能研究
弱精子症是引起男性不育的常见病因之一,约占男性不育病因的30%。以往己知造成弱精子症的病因包括感染、精浆异常、精索静脉曲张、内分泌异常、自身免疫异常和精子鞭毛结构缺陷等,但有关弱精子症的分子病因及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清楚。随...
李世林
关键词:男性不育症弱精子症生殖细胞
文献传递
IGF-1基因短期恢复糖尿病大鼠勃起功能
目的:探索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 IGF-1基因是否能够提高 STZ 糖尿病大鼠的勃起功能.方法:成年 SD 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10只,STZ 糖尿病组30只,又随机分为3组,注射20ul 3%蔗糖和 PBS...
蒲小勇王行环王怀鹏吴一龙冯自卫杨中华李世林高炜城罗耀雄徐战平陈浩阳刘久敏胡礼泉
关键词:勃起功能糖尿病大鼠IGF-1
文献传递
龙胆泻肝汤联合针刺治疗肝经湿热型早泄的临床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联合针刺治疗肝经湿热型早泄的临床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及中医科门诊就诊的符合诊断标准的早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30例,分别治疗。结果:4组治疗前IELT、患者性生活满意度评分、配偶性生活满意度评分、血清睾酮检测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联合针刺治疗可明显改善肝经湿热型早泄的症状,且安全有效。其作用可能与中药对血清睾酮的调节有关。
唐梁李世林邓军洪
关键词:龙胆泻肝汤针刺舍曲林早泄睾酮
捏脊联合中药外洗对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用捏脊联合中药外洗治疗脾胃气虚型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儿童120例,分为联合组、捏脊组、外洗组、对照组4个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捏脊、中药外洗、捏脊联合中药外洗、吗丁啉进行治疗,两周后观察4组治疗效果及唾液淀粉酶活性比值、D-木糖排泄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联合组的有效率优于捏脊组、外洗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唾液淀粉酶活性比值比捏脊组、外洗组、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木糖排泄率均较治疗前有增加,两两比较,联合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捏脊联合中药外洗可改善脾胃气虚型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良好,其机理同改善唾液淀粉酶活性有关。
唐梁向琪李世林翁维维王丽娜
关键词:捏脊功能性消化不良D-木糖排泄率唾液淀粉酶
新疆疏附县基层医务人员对男童外生殖器畸形认知现状的调查研究
2017年
目的调查新疆疏附县基层医务人员对男童外生殖器畸形的认知及筛查能力,为制定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医务人员培训计划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新疆疏附县人民医院、乡卫生院及村医进行问卷调查,确定其对男童外生殖器畸形的认知程度。采用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比较维、汉两族医务人员的认知差异。结果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65份,占91.25%。调查发现,新疆疏附县基层医务人员对外生殖器畸形相关知识认知正确率超50%的占参与问卷调查的54.79%。其中男性21.92%,女性32.87%。汉族医务人员对外生殖器畸形相关知识认知正确率超50%的占参与问卷调查的汉族医务人员50%,维族约57.40%,统计分析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关外生殖器畸形相关知识获取途径中,未参加相关知识培训占61.64%,参加过培训者38.36%;在临床实践中主动筛查新生儿外生殖器畸形者86.30%,发现外生殖器畸形病例者27.39%。结论新疆疏附县基层医务人员普遍缺乏男童外生殖器畸形相关诊疗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并恰当处置此类疾病的能力亦相对欠缺。因此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务人员对男童外生殖器畸形的诊断和治疗能力非常必要。
马胜利李世林何明全段仕生阿不都瓦力.托呼提伊马木玉仙.麦麦提敏穆萨江.艾麦担
关键词:医务人员外生殖器畸形
龙胆泻肝汤联合针刺治疗肝经湿热型早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联合针刺治疗肝经湿热型早泄的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本院泌尿外科及中医科门诊就诊的符合诊断标准的早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各30例,分别给予舍曲林、针刺、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汤加针刺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4组均于治疗前后进行射精潜伏期(IELT)、患者性生活满意度评分、配偶性生活满意度评分、睾酮检测及药物安全性评估。结果:各组IELT于治疗结束后均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组间比较治疗结束后D组IELT明显高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配偶性生活满意度评分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D组患者、配偶性生活满意度评分均比A组、B组、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各组血清睾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治疗后血清睾酮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D组较A组、B组血清睾酮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各组不良反应经治疗均消失,安全指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龙胆泻肝汤联合针刺治疗可改善肝经湿热型早泄的症状,安全、有效,其作用可能与中药对血清睾酮的调节有关。
唐梁刘晓俊李世林
关键词:早泄龙胆泻肝汤针刺舍曲林睾酮
IGF-1基因短期恢复糖尿病大鼠勃起功能
目的:探索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 IGF-1基因是否能够提高 STZ 糖尿病大鼠的勃起功能。方法:成年 SD 大鼠40只随机分为 4组;正常对照组10只,STZ 糖尿病组30只,又随机分为3组,注射20μl3%蔗糖和 PBS...
蒲小勇王行环王怀鹏吴一龙冯自卫杨中华李世林高炜城罗耀雄徐战平陈浩阳刘久敏胡礼泉
关键词:糖尿病大鼠勃起功能IGF-1
文献传递
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构建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hIGF-1)基因的表达载体。方法:通过 PCR 方法从 PCDB-hIGF-1质粒中扩增出392bp 的靶片段,将其粘端克隆至 pET-His 表达质粒,然后应用限制性酶切、PCR 扩增...
王怀鹏蒲小勇王行环徐战平高炜城杨中华李世林罗耀雄陈浩阳冯自卫刘久敏杨浣清胡礼泉
关键词: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基因表达载体
文献传递
清浊祛毒丸联合针刺对实验性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清浊祛毒丸联合针刺对实验性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的治疗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选择10月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安慰剂组、西药组、中药组、针刺组及联合治疗组(简称联合组),每组各12只。采用去势加大鼠后背皮下注射17B雌二醇(17β-E2)制作CNP模型,造模成功后除正常对照组及安慰剂组给予生理盐水治疗外,其他各组分别予坦索罗辛加塞来昔布胶囊、清浊祛毒丸、针刺、清浊祛毒丸加针刺治疗。治疗周期为30d。治疗结束后处死大鼠,显微镜下观察大鼠前列腺组织病变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前列腺液中IL-1β/TNF-α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MIF蛋白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各组指标的变化差异。结果实验各组均成功造模,6组在前列腺组织炎症程度、前列腺液中IL-1β/TNFα的表达水平、前列腺组织中MIF蛋白的表达水平等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治疗组与安慰剂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间比较显示,联合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炎症程度较其他三组明显减轻,且IL-1β/TNFα及MIF的表达水平也明显降低,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浊祛毒丸联合针刺对实验性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减轻前列腺炎症程度,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是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一种可行方法。
李世林唐梁叶海霞蒲小勇王怀鹏
关键词:清浊祛毒丸针刺前列腺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