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静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赣榆区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支气管
  • 1篇丹参
  • 1篇丹参川芎嗪
  • 1篇丹参川芎嗪注...
  • 1篇盐酸
  • 1篇盐酸氟桂利嗪
  • 1篇盐酸氟桂利嗪...
  • 1篇支气管扩张
  • 1篇支气管扩张症
  • 1篇支气管哮喘
  • 1篇治疗支气管哮...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前哨淋...
  • 1篇沙美特罗
  • 1篇沙美特罗替卡...
  • 1篇沙美特罗替卡...
  • 1篇替卡松
  • 1篇头晕
  • 1篇气管

机构

  • 4篇赣榆区人民医...

作者

  • 4篇张静
  • 1篇董焱
  • 1篇孙远召
  • 1篇于彬
  • 1篇江晨
  • 1篇赵涛
  • 1篇董淑敏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0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丹参川芎嗪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后循环缺血所致头晕的效果探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究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所致头晕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后循环缺血所致头晕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为参照组患者使用盐酸氟桂利嗪进行治疗。为试验组患者使用丹参川芎嗪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左侧椎动脉内血流的速度、右侧椎动脉内血流的速度及椎基底动脉内血流的速度。结果:接受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者,其左侧椎动脉内血流的速度、右侧椎动脉内血流的速度及椎基底动脉内血流的速度均快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用丹参川芎嗪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后循环缺血所致头晕的效果很好,可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改善其临床症状。
张静
关键词:头晕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与丙酸倍氯米松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比较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与丙酸倍氯米松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丙酸倍氯米松吸入剂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最大呼气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FEV_1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炎性指标[白介素4(IL-4)、干扰素γ],并观察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EF、FEV_1、FEV_1%、FEV_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EF、FEV_1、FEV_1%、FEV_1/FVC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L-4、干扰素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4低于对照组,干扰素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优于丙酸倍氯米松吸入剂,其可更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张静
关键词:哮喘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疗效比较研究
应用美蓝显示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病理检查的意义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研究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病理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在乳腺癌根治性切除手术开始时将美蓝 2ml注射于乳腺肿瘤区域 ,在切除标本中寻找蓝染的前哨淋巴结以及未染色的淋巴结 ,均行HE染色病理检查。结果 :6 4例乳腺癌患者中显示蓝染色的前哨淋巴结定位成功 5 5例 ,成功率 85 .9% (5 5 /6 4 ) ,前哨淋巴结癌转移率为 5 8.2 % (32 /5 5 ) ,前哨淋巴结与非前哨淋巴结病理检查符合率为 96 .4 % (5 3/5 5 ) ,前哨淋巴结假阴性率为 3.6 % (2 /5 5 )。结论
江晨董淑敏孙远召赵涛张静于彬董焱
关键词:美蓝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病理检查肿瘤转移病理分期
肺结核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治疗应用小剂量阿奇霉素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支气管扩张症运用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的影响。方法从2016年1月—2017年1月选取肺结核合并支气管扩张症80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常规组(40例),常规组急性后期实施常规治疗,而治疗组则在急性后期通过小剂量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支气管扩张症运用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效果良好。
张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