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婷
- 作品数:50 被引量:145H指数:8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互联网+混合教学模式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2年
- 此文顺应互联网+教育的时代特色,充分利用当代大学生对互联网技术的依从性及顺应性,使用微课、慕课、雨课堂等基于互联网的后多媒体时代技术,探讨了互联网+混合教学模式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中的应用,实现教学由以被动机械学习为主的传统模式到以主动创新学习为主的模式的跨越式转变,总结了该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及问题,为相关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 张婷婷马庆明
- 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改革
- 原发乳腺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分析与预后评价:一项十年的多中心研究
- 目的:探讨原发乳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B-DLBCL)与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PB-HGBCL)的临床特征、疗效评价、预后因素。 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市中心医院等4个三级甲等医院从2008年1...
- 张婷婷
- 关键词:预后评价
- 2,3-吲哚醌抗肿瘤作用研究被引量:12
- 2007年
- 目的研究2,3-吲哚醌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方法观察2,3-吲哚醌对小鼠肉瘤(S180)、小鼠肝癌(H22)、小鼠艾氏腹水瘤实体型(EC)和腹水型(EAC)的抗肿瘤作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药物对S180肿瘤组织中PCNA、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核染色法(Hoechst33258染色)和MTT法观察2,3-吲哚醌对人神经母瘤(SH-SY5Y)细胞体外促凋亡和抗增殖作用。结果2,3-吲哚醌对3种小鼠移植性肿瘤有抑制作用,对荷瘤鼠血液白细胞水平无影响;2,3-吲哚醌可抑制S180肿瘤组织中PCNA,Bcl-2蛋白表达;2,3-吲哚醌可促进人神经母瘤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结论2,3-吲哚醌有抗肿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 王蕾曹静鞠传霞张婷婷邵伯芹岳旺
- 关键词:2,3-吲哚醌抗肿瘤移植性肿瘤细胞凋亡抗增殖
- 我国土地征收与补偿法律制度研究
- 我国《宪法》第十条规定了:“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予以补偿。”由此确立了我国土地征收与补偿制度。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了因土地征收补偿而引发的纠纷的频发。土地征收补偿的不规范不...
- 张婷婷
- 关键词:土地征收公共利益宪法
- 强化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 王强张婷婷孟萍萍王玉华
- 以肝内胆汁淤积症为首发表现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附2例报告)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以肝内胆汁淤积症为首发表现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例以肝内胆汁淤积症为首发表现的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患者均以肝内胆汁淤积症为首发表现,PET-CT检查均未发现肝内及肝外的占位性病变。其中1例患者由于未及时行肝穿刺活检、疾病进展迅速,无法化疗,最终死亡;另1例肝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为DLBCL,给予R-CHOP方案(美罗华600 mg,第0天;环磷酰胺1. 0 g,第1天;阿霉素40 mg,第1天;长春地辛4 mg,第1天;地塞米松20 mg,第1~7天)治疗,完全缓解。结论极少部分的DLBCL患者可以肝内胆汁淤积症为首发表现,及早进行PET-CT检查和肝穿刺活检有利于DLBCL的诊断,R-CHOP治疗方案可改善患者预后。
- 张婷婷许宏张晓英史雪赵洪国崔灿郭振清
- 关键词: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肝内胆汁淤积症黄疸肝功能异常
- 针刺联合加味炙甘草汤及西药治疗持续性房颤(气阴两虚血瘀证)增效作用的临床观察
- 2025年
-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加味炙甘草汤及西药对持续性房颤(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协同增效作用及安全性,探讨其对心功能、炎症因子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并初步分析其可能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口服加味炙甘草汤,观察组予针刺联合加味炙甘草汤治疗,疗程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中医证候积分、房颤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AFEQT)、临床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4 h、72 h、7 d记录两组患者静息心率,评估EHRA分级,以观察患者急性症状控制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hs-CRP、IL-6、LAD、NT-proBNP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降幅更大(P<0.05);两组患者LVEF及AFEQT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静息心率与EHRA分级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0.05),但观察组疗效更优(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加味炙甘草汤及西药可显著改善持续性房颤(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其疗效优于单纯中药辅助西药治疗,且安全性良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 张开泰张婷婷周景想张焕华
- 关键词:持续性房颤针刺加味炙甘草汤益气养阴
- 网格计算在校园数字网络建设中的应用
- 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起来。它将地理上分布的计算资源充分整合,以协同解决大规模的复杂问题。这种利用互联网把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电脑组织起来的“虚拟超级计算机”,通过成千上万个节...
- 张婷婷
- 关键词:网格计算资源管理校园网资源查找
- 文献传递
- 痰瘀证裸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建立痰瘀证裸小鼠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方法 25只裸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15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冰水游泳+盐酸肾上腺素皮下注射的方法制作痰瘀证裸小鼠模型,对照组(10只)予普通饲料喂养,不做其他处理。均持续14天。观察两组裸小鼠的一般情况,测量体重、饮水量、摄食量,测定尾出血时间、凝血时间(玻管法)、血脂四项。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裸小鼠出现身体局部瘀点瘀斑、舌色紫暗、唇周暗红、形体稍胖、嗜卧少动、行动迟缓、蜷卧喜扎堆、大便黏腻不成形、小便黄及体重增长较快,饮水量减少,摄食量减少等表现;模型组裸小鼠尾出血时间、凝血时间(玻管法)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血脂四项:模型组裸小鼠血清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血清TG(甘油三酯)含量无差异。结论高脂饮食饲喂结合寒冷刺激和盐酸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可建立痰瘀证裸小鼠模型,模型组裸小鼠符合痰瘀证的特征性表现。
- 周世卿张婷婷李甜甜罗秋兰李云英
- 关键词:痰瘀证裸小鼠
- 兰陵县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推进困境与破解路径
- 张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