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向飞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篇地下水
  • 2篇渭北旱塬
  • 2篇渭北旱塬区
  • 2篇旱塬
  • 2篇旱塬区
  • 1篇地下水动态
  • 1篇地下水埋深
  • 1篇载力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境
  • 1篇水资源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主成分分析法
  • 1篇泾河流域
  • 1篇流域
  • 1篇埋深
  • 1篇灰色GM(1...
  • 1篇降雨
  • 1篇河流域

机构

  • 3篇长安大学

作者

  • 3篇张向飞
  • 2篇周维博
  • 2篇云涛
  • 1篇刘雷
  • 1篇董起广

传媒

  • 2篇水资源与水工...

年份

  • 3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渭北旱塬区典型测井地下水埋深的灰色预测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地下水埋深变化是地下水系统动态变化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通过预测地下水埋深分析地下水系统未来演变趋势,对合理开发、持续利用地下水资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2000-2010年渭北旱塬区的两个典型监测井的地下水埋深数据,用灰色GM(1,1)理论建立预测模型,并对该监测井的地下水埋深进行短期预测。经检验,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说明采用灰色理论预测渭北旱塬区监测井地下水埋深的方法可行。
刘雷周维博云涛张向飞
关键词:灰色GM(1,1)模型渭北旱塬区
渭北旱塬区地下水动态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渭北旱塬区地表水资源短缺,地下水成为城市和农村的重要供水水源,为了掌握该区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本文以渭北旱塬区2000-2009年间水文气象和地下水浅层监测井实测资料为依据,根据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及自然、人为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将研究区地下水动态成因分为灌溉-开采、渗入-蒸发、渗入-开采和径流-开采4种类型,对各类型地下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运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对地下水位埋深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拟合程度较高,预测效果较好。
张向飞周维博云涛刘小学董起广
关键词:地下水动态次降雨ARIMA模型渭北旱塬区
泾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演化趋势及承载力分析评价
泾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地处关中—天水经济区中部,西咸一体化发展外缘,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较好、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深厚、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但一直以来该区水资源较为匮乏,人均水资源量只占全国水平的10%左右,在一定程度上...
张向飞
关键词:泾河流域主成分分析法水资源承载力生态环境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