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占乐
-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近中骨折端稳定的颧骨、颧弓骨折的简略复位固定技术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 :颧骨、颧弓骨折通常需要冠状切口、下睑切口和口内切口进路,逐一进行裂开骨折段的复位固定。本文旨在探索一种简便而可靠的修复方法。方法:针对颧骨、颧弓骨折其内侧相邻的上颌骨结构稳定、颧骨的近中骨折端移位不明显的6例患者,采取半冠状切口,按顺序复位固定的方法,由后向前做颧弓骨折段的复位固定,核查眶外壁颧额缝和颧蝶缝的衔接无误,最后完成颧额缝处骨折的固定。不需做下眼睑、口内切口以及眶下缘颧上颌缝的固定和口内颧牙槽嵴的骨折固定。结果:本组6例病例均顺利完成骨折复位与固定。术后CT扫描显示各个骨折断端,包括上颌窦后外壁、眶外壁等,都获得精确的解剖复位和牢固固定。两侧面部宽度和颧骨突度基本对称,面形恢复满意。开、闭口功能正常。未发生颞下颌关节损伤、视力损害及面神经额支损伤。结论:应用近中骨折端稳定的颧骨骨折的简略复位固定技术,可恢复颧骨、颧弓的解剖位置。
- 杨立娟柳春明段海南王凯刘卫东张占乐李美芳
- 关键词:面部创伤颧骨骨折颧弓骨折骨折复位固定
- 顺序复位固定技术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颧骨复合体骨折的顺序复位固定技术及疗效。 方法2004年3月-2012年2月,收治颧骨复合体骨折32例。男28例,女4例;年龄17~55岁,中位年龄29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9例,跌伤3例。新鲜骨折28例,受伤至入院时间1~12 d,平均3 d;陈旧性骨折4例,受伤至入院时间22~60 d,平均40 d。均经临床和CT检查确诊。采用头皮冠状切口、下睑缘切口和口内前庭沟切口入路,显露颧面部骨折,以先横向后纵向顺序进行骨折复位固定。横向由后向前(即颧弓根部→颧弓→颧骨体部→眶下缘)顺序,纵向先行颧额缝和眶外壁骨折复位,后转向口内使颧牙槽嵴骨折复位并固定。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上颌窦瘘、钛钉及钛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1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6年,中位时间32个月。患者面形恢复满意,两侧基本对称,开、闭口功能正常。无眼球损伤、视力损害发生。术后2例出现额纹消失、眉下垂,6个月有一定程度自行恢复。头皮冠状切口遗留2~3 mm脱发痕迹,无瘢痕增生;下眼睑无明显瘢痕。6个月复查时,CT及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 结论顺序复位固定技术符合颧骨复杂骨折的力学特点,容易达到精确解剖复位。
- 杨立娟柳春明滑文美刘卫东王曦光王凯张占乐李美芳段海南
- 关键词:颧骨复合体骨折骨折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