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兰芳

作品数:7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切口
  • 1篇点阵激光
  • 1篇点阵激光治疗
  • 1篇修复术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抑制...
  • 1篇腋臭
  • 1篇抑制素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条
  • 1篇预后
  • 1篇人血
  • 1篇人血管
  • 1篇人血管内皮
  • 1篇软骨
  • 1篇手术
  • 1篇手术切除
  • 1篇手术切除法
  • 1篇术并发症

机构

  • 7篇川北医学院
  • 1篇四川省南充卫...

作者

  • 7篇张兰芳
  • 3篇张兴安
  • 2篇徐海
  • 2篇田超
  • 1篇肖文明
  • 1篇刘鸿雁
  • 1篇明华伟
  • 1篇蒋婷
  • 1篇高华伟
  • 1篇谭小尧
  • 1篇许尔长
  • 1篇雷英
  • 1篇徐海
  • 1篇李凌云
  • 1篇彭海涛
  • 1篇田超
  • 1篇肖文明
  • 1篇雷英
  • 1篇李凌云
  • 1篇彭海涛

传媒

  • 2篇川北医学院学...
  • 2篇西部医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中国药物应用...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引流条在小切口根治腋臭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索出一种能有效根治腋臭且能减少并发症的治疗方案。方法在腋下顶部由前至后设计两条相距3-5 cm,长2-3 cm的平行切口,肿胀麻醉,皮下组织浅层分离至腋毛区外1 cm,把带有汗腺及毛囊的皮肤修薄至全厚或中厚皮片厚度。术毕放置引流条,8字形绷带加压包扎。结果本法共治疗41例腋臭患者,其中8例是其他方法治疗复发者,患者术后随访1年,除3例有轻微气味外,均得到根治,无任何并发症。术后瘢痕不明显,治愈率92.7%,总有效率100%。对照组37例,术后单用加压包扎,发生术后血肿5例,复发3例,且瘢痕较明显。治愈率78.4%,总有效率89.2%。结论引流条的放置在小切口根治腋臭中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张兰芳张兴安徐海
关键词:引流条小切口腋臭
开窗减压术联合负压吸引对牙源性颌骨囊性病变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开窗减压术联合负压吸引对牙源性颌骨囊性病变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双盲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牙源性颌骨囊性病变患者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开窗减压术,观察组则行开窗减压术联合负压吸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面型改善情况、疗程、疗效、治疗前后囊腔体积、治疗后囊腔体积减少率、囊腔面积减少率及随访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月其下唇麻木均恢复正常。观察组平均治疗(5.2±0.5)月,短于对照组(8.6±0.8)月(P<0.001)。囊肿体积方面,两组治疗前后、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囊肿体积减少率及囊肿面积减少率方面,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分别为(85.7±2.7)%、(85.1±6.8)%,高于对照组(63.9±5.6)%、(63.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治疗后6个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24月,所有患者均未复发。结论开窗减压术联合负压吸引治疗相比单纯开窗减压术能明显缩短疗程,对牙源性颌骨囊性病变治疗效果更显著,且复发率低。
张兴安谭小尧张兰芳韩新生王华东明华伟
关键词:开窗减压术负压吸引预后
改良手术切除法治疗睑黄瘤被引量:9
2010年
早期我们用单纯手术切除法治疗睑黄瘤,有个别病例要求同时行重睑成形,术中发现睑黄瘤病损区的眶隔后脂肪较其他重睑成形者有异常增生现象,切除眶隔后异常增生脂肪者,睑黄瘤无复发。于是我们进行了改良手术切除法治疗睑黄瘤的研究,自1993年5月至2008年11月用改良手术切除法治疗睑黄瘤278例,取得了良好的美容效果,现报告如下。
彭海涛张兰芳徐海李凌云雷英田超肖文明
关键词:手术切除法睑黄瘤重睑成形术中发现
25例隆乳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方法
2009年
目的探讨隆乳术并发症的原因与预防治方法。方法对25例隆乳术并发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防治措施进行探讨。结果25例隆乳并发症患者经正确处治,并发症消除,乳房形态正常,美感确切,患者满意。结论发生隆乳并发症与使用的隆乳材料和隆乳方法以及美容医生的技术操作,患者的个体特质都有一定关系。并发症是可以通过一些手段预防的。出现并发症后应该及时科学地予以诊治。
彭海涛李凌云张兰芳雷英徐海田超肖文明
关键词:隆乳术并发症
自体耳甲软骨游离移植联合硅胶假体置入隆鼻术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自体耳甲软骨与固体硅胶假体联合植入进行隆鼻的方法。方法:取适当的耳甲软骨,固定在L形硅胶假体鼻尖部,置入鼻背筋膜下,进行隆鼻。结果:本组86例,术后随访6月-2年,鼻部外形自然,没有发生假体下滑、移位、脱出,效果满意。结论:应用耳甲软骨联合硅胶假体可以增加鼻尖部自体组织的厚度,从而可避免假体移位、下滑以及外露等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张兰芳张兴安高华伟
关键词:软骨硅胶假体隆鼻术
下肢创面皮瓣修复术后院内切口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下肢创面皮瓣修复术后院内切口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行下肢创面皮瓣修复术的28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可能影响患者院内切口感染的因素,根据有无院内切口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各病历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单因素分析中具显著性差异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的282例下肢创面皮瓣修复术患者中共有23例出现切口感染,感染率为8.16%。在23例患者中共分离培养出3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占61.11%,革兰氏阴性菌占33.33%,真菌占5.56%。单因素分析基础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伤后就诊时间延长、手术时间延长、住院时间延长、使用糖皮质激素及有糖尿病史为下肢创面皮瓣修复术后院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皮瓣面积超过创面面积10%及以下、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下肢创面皮瓣修复术后院内切口感染率较高,以革兰氏阳性菌感染为主,其主要受患者伤后就诊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临床上可针对上述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以降低此类患者院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蒲晓姝蒋婷张兰芳刘鸿雁
关键词:皮瓣修复术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6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就诊的瘢痕疙瘩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瘢痕内注射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瘢痕面积、严重程度评分,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复发情况。根据患者自觉症状、瘢痕的生长速度和厚度确定最终治疗疗效标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瘢痕面积较治疗前减少(4.5±0.3)cm^2,对照组瘢痕面积较治疗前减少(3.2±0.5)cm^2,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严重程度评分比较[(3.6±1.2)vs(5.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5%vs 15%)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二者在治疗3个月后复发率相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观察组(5%)与对照组(20%)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40例患者中治愈31例,显效9例,无效0例;对照组中治愈18例,显效21例,无效1例;二者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要明显优于传统类固醇药物曲安奈德,且治疗过程中副反应及6个月后复发率也较类固醇药物低。
田超王露萍许尔长张兰芳
关键词:瘢痕疙瘩类固醇曲安奈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