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恩平
- 作品数:29 被引量:801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 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上汽双龙并购案例跨文化剖析被引量:12
- 2007年
- 以跨文化视角对上汽收购韩国双龙汽车后的罢工风潮做了深入的剖析,并由此提出跨国并购后的文化整合建议,对于加深理解跨国并购或跨国公司管理与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紧密关系和中国企业成功实施走出去战略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庄恩平汤进华
- 关键词:跨国并购文化冲突文化整合
-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探索:用跨文化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被引量:79
- 2022年
- 大学英语教学如何践行“立德树人”、满足国家战略的需要,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新方向。大学英语教学应培养学生用跨文化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助力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本文阐释讲好中国故事的内涵,提出讲好中国故事的五个维度——“为何讲”“讲什么”“谁来讲”“给谁听”“如何讲”,并以《跨文化交际阅读教程》为例,回答了“教什么”和“如何教”两个重要教学问题,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路径进行了有益探索。
- 岳豪庄恩平
- 跨文化交际能力——21世纪外语人才的必备素质
- 2010年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作为多元文化交流的平台已对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各类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世博人才的需求效应同时也体现了当今社会对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我们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应是21世纪新型外语人...
- 杨盈庄恩平
- 关键词:外语人才文化交际能力
- 文献传递
- 语言习得理论与课堂外语教学关系初探
- 1990年
- 自七十年代后期起,国外语言习得理论研究者和教学法专家不断提出语言习得和课堂外语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一重要问题。Taylor(1982)和其他一些学者对目前的教学动态进行了探讨,强调教学应向学习者提供更多能直接使用目的语(target language)的场所和机会,并提出外语课堂教学应与交际教学法融成一体:
- 庄恩平庄恩忠
- 关键词:语言习得理论外语课堂教学外语教学交际教学法教学动态目的语
-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外语教学的盲点被引量:20
- 2006年
-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是外语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非语言行为的潜意识性、非语言行为的文化特征、人们对非语言行为的误解以及传统外语教学模式的影响,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技能的培养长期以来都被外语教学界所忽视。因此,通过教学大纲、课程开设及教师素质提升等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对外语教学效果和学生外语能力的全面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 庄恩平杨盈
- 关键词: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外语教学交际能力
- 从中美价值观差异谈中国的创新教育
- 2006年
- 本文旨在分析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从跨文化视角探索中国整体上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创新人才的原因。价值观属于一种文化观念,它从根本上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正是某些中国传统的价值观束缚了我们的创新思维,禁锢了我们的创新能力,因此创建以新的价值观为导向的创新文化,才是一个民族决胜创新时代的必由之路。
- 庄恩平郭慧
-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文化
- 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思考被引量:33
- 2006年
- 跨文化交际学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有20年的历史。本文论述这一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介绍跨文化交际学在商务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即跨文化商务交际学的产生过程、学科特点、研究范围等,并在此基础上对跨文化交际学这一学科的整体发展方向提出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方法。
- 庄恩平
-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跨文化交际学跨文化商务沟通
- 跨文化外语教学:教材与教法——外语教学跨文化能力模式的应用被引量:55
- 2008年
-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教材与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目标能否成功实现的两个基本要素。本文首先从跨文化视角对当今高等教育中具有代表性的10余种外语教材进行市场调研,发现已有的外语教材与跨文化外语教学的要求仍有一定距离;为此,我们从题材选择、问题设置和练习3个方面提出合理利用现有教材为跨文化外语教学服务的途径;最后,以外语教学跨文化能力框架为依据,提出5种跨文化外语教学方法,以实现培养具备跨文化能力外语人才的教学目标。
- 杨盈庄恩平
- 关键词:跨文化能力外语教材教学方法
- 东西方思维差异与口译被引量:35
- 1998年
- 东西方思维差异与口译上海大学庄恩平语言是沟通与理解的媒体,是反映社会与文化的一种形式,又能反映整个思维的过程。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一定的特征,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因此使用各种语言的人们也会以独特的思维方式认识社会,参与社会活动与交流。如果交际双方来自同...
- 庄恩平
- 关键词:思维差异语言表达方式东西方发话者语言功能目的语
- 中亚国家参与'一带一路'面临跨文化挑战
- “一带一路”倡议的用意在于构建命运共同体,中国是倡议者,沿线国家共同参与,倡议的终极目的不只是互利共赢,而要造福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民众。那么,为什么国际社会或沿线国家还不能理解,甚至还会误读,主要原因在于不会进行有效的跨文...
- 庄恩平
- 关键词:经济建设跨文化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