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江波
- 作品数:20 被引量:8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四川盆地武胜—潼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二段下亚段白云岩薄储层成因及分布模式被引量:2
- 2025年
- 通过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资料的综合分析,对四川盆地武胜—潼南地区二叠系茅口组二段下亚段(简称茅二段下亚段)白云岩薄储层的特征和形成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茅二段下亚段储集岩以花斑状孔洞型白云岩、灰质白云岩或白云质灰岩为主,具有典型的早成岩期岩溶特征,岩溶系统边缘和充填物中的白云石皆具溶蚀港湾,且白云岩角砾周缘具泥晶套和环边胶结等现象,指示白云石化作用早于早成岩期岩溶。②中等盐度海水渗透回流白云石化作用是滩相薄层状白云岩的主要成因,成储关键因素为生屑滩沉积叠合渗透回流白云石化作用和早成岩期岩溶作用,局部受裂缝和热液作用改造。③白云岩孔洞型储层发育与向上变浅序列密切相关,主要发育于四级旋回的高位晚期,且白云岩规模与地层厚度密切相关,集中分布于地层厚薄转换处,其次为厚度薄值区。④结合三级旋回高位晚期地貌高地可容纳空间不足、颗粒滩向地貌低地迁移的认识,提出滩控白云岩规模储层具有“沿高环坡”的分布规律,建立了沉积期微地貌与海平面升降变化联合控滩-控云-控溶的成储模式。在此基础上,井震结合恢复茅二段下亚段沉积期古地貌并进行了储层分布预测,最新探井和试油结果验证了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这为类似地质背景下的白云岩薄储层预测提供了借鉴。
- 谭秀成何如意杨文杰罗冰师江波师江波李明隆唐宇欣肖笛乔占峰
- 关键词:储层成因薄储层白云岩四川盆地
- 四川盆地大庆探区油气勘探开发进展及前景展望被引量:3
- 2024年
- 四川盆地发育海陆两大含油层系,油气资源潜力巨大,但整体探明率较低。为了顺应油气改革新形势,四川盆地部分区块于2017—2018年先后流转至大庆油田,近几年大庆油田在川渝大地不断突破思想禁区,海陆相油气并重勘探、刻苦攻关、深化认识,取得了一系列喜人成效。截至2023年底,海相下二叠统天然气已累计提交探明地质储量1114.59×10^(8)m^(3),同时计划在“十四五”(2021—2025年)和“十五五”(2026—2030年)期间在下二叠统累计提交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3000×10^(8)m^(3),为大庆探区的增储上产奠定坚实的基础;陆相凉高山组具备页岩油大面积富集成藏的条件,石油资源量为26.75×10^(8)t、天然气资源量为1.7×10^(8)m^(3),展现出亿吨级储量的勘探大场面,是寻找规模石油储量最为现实的领域;陆相须家河组致密气源储配置好、纵向叠置,形成大面积连片致密气藏,预测总有利区面积约为6200 km^(2),资源量为3.15×10^(12)m^(3),展现出万亿立方米的资源潜力,是四川盆地大庆探区未来规模增储上产的现实领域。
- 印长海印长海王有智王显东于海生王有智鞠林波田小彬徐亮
- 关键词:四川盆地大庆探区
- 一种薄云岩储层水平井段评价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涉及石油勘探与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云岩储层水平井段评价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研究区基础资料以及叠后偏移地震数据;根据所述基础资料,基于所述叠后偏移地震数据,采用波形指示反演方法进行反演,得到反演成果;...
- 鞠林波师江波田小彬王显东孙山兰慧田谢俊杰
- 四川盆地中部合川—潼南地区茅二下亚段白云岩储层特征及成储机制被引量:6
- 2024年
- 近年来四川盆地中部合川—潼南地区中二叠统茅二下亚段白云岩储层勘探取得了重要突破,但储层强非均质性制约了有利区带的预测。基于岩心和薄片观察、物性实验及地球化学分析,系统剖析茅二下亚段白云岩储层的基本特征,讨论白云岩的成因和储层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茅二下亚段储集岩以针孔状白云岩与孔洞状白云岩为主,储集空间类型为晶间(溶)孔、溶洞和裂缝;储层类型为以裂缝-孔洞型为主,裂缝-孔隙型为辅;以片状喉道为主,孔喉配置关系中等,裂缝为主要的渗流通道;针孔状白云岩平均孔隙度为2.50%,平均渗透率为0.806×10^(-3)μm^(2),孔洞状白云岩平均孔隙度为4.32%,平均渗透率为1.047×10^(-3)μm^(2)。(2)高能滩相是白云岩储层形成的物质基础,多期岩溶作用是形成优质储层的关键。准同生期白云石化作用增强了岩石抗压实能力,有助于储层孔隙的保持;茅口组沉积末期热液白云石化以胶结充填先期孔隙为主,降低了白云岩的储集性能。
- 印长海师江波师江波王显东田小彬王显东韦裕琳田小彬谭万仓鞠林波李明隆杨文杰
- 关键词:白云岩储层特征茅口组四川盆地
- 川中地区茅口组一段沉积相新认识——基于最新钻井资料被引量:12
- 2021年
-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一段具有较大的天然气勘探潜力,但一直存在沉积相认识不清的问题。基于四川盆地中部2口最新钻井岩心厘米级精细描述以及多个野外露头观测,结合分析化验资料及测井曲线,开展了详细的沉积相标志分析,提出了新的茅一段沉积相划分方案。"眼球灰岩"与"眼皮灰岩"的主要区别在于泥质含量的多少,用自然伽马曲线能够有效区分这2种岩相;海相缺氧环境、大量风暴沉积构造以及硅质生物碎屑表明,茅一段沉积于缓坡型碳酸盐岩台地环境之下,受到风暴作用及与之伴生的风暴上升流的影响。基于沉积相标志,将茅一段划分为中缓坡外带和外缓坡上部2个亚相,中缓坡外带包括风暴碎屑流、风暴滩、风暴滩间洼地3个微相,外缓坡上部"眼皮灰岩"含量较高,微相组合为颗粒流、静水泥夹碎屑流,一般发育在茅一段上部或顶部。
- 田小彬师江波董景海谭万仓印长海李强宋振宇张凯肖传桃
- 关键词:中二叠统四川盆地
- 应用滨线轨迹法分析南贝尔凹陷下白垩统大磨拐河组沉积相
- 从层序地层学的概念创立到现在,学者们一直都在细化层序地层的概念和研究方法,以适应新的研究范围,新的资料,新的分析方法,从而提高从源到汇过程中沉积物如何分散的认识。在本文中作者讨论一种层序地层学研究的新方法——轨迹分析法。...
- 杨子成李强李国政邵红君师江波赵亮
- 关键词:大磨拐河组层序地层三角洲下白垩统
- 杏南开发区葡Ⅰ31小层废弃河道类型及其研究意义被引量:3
- 2011年
- 油田开采进入高含水期后,储层构型的精细描述对改善油田开采效果具有重大意义。废弃河道作为单一河道的边界以及识别点坝砂体的重要依据,其顶部的泥质沉积或者砂泥岩互层沉积对储层内部流体具有遮挡作用,因此正确识别废弃河道是进一步分析储层构型及挖潜油田剩余油的重要科学依据。以杏南开发区葡Ⅰ31小层为例,通过分析废弃河道在平面及剖面的沉积特征,利用砂顶相对等深图法,综合废弃河道的砂体平面分布形态和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在葡Ⅰ31小层内识别出26处规模不等的废弃河道,宽度一般在100 m左右,其中3处突弃型废弃河道与渐弃型相比,弯曲程度更大,砂体延伸更短,沉积厚度为2~8 m不等。由于砂泥互层或泥质沉积的侧向遮挡作用,废弃河道砂体与正常河道砂体组成的半连通体导致有注无采或有采无注的注采不平衡现象,使得河道砂体顶部成为剩余油聚集的有利场所,成为进一步挖潜的重点对象。
- 翟志伟施尚明朱焕来师江波
- 关键词:储层构型点坝废弃河道
- 塔木察格盆地南贝尔东次凹南屯组沉积相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通过对塔木察格盆地南贝尔凹陷南屯组岩心资料的各项分析研究,识别出扇三角洲、湖相及湖底扇3种沉积相类型,其中扇三角洲前缘是区内最为发育的亚相单元。平面上,南贝尔东次凹北洼槽以西部物源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向洼槽内延伸,南洼槽以东部物源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湖泊相分布在东次凹中部,呈条带状贯穿东次凹;湖底扇发育在东次凹中部的深湖区。
- 师江波
- 关键词:南屯组沉积相
- 塔里木盆地东部寒武系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 基于岩芯、薄片及物性资料,研究塔里木盆地东部古城地区寒武系上寒武统台缘带微生物岩沉积特征及其油气储集意义。研究区发育有不同规模的由蓝细菌群落构成的微生物碳酸盐岩建造,由菌纹层白云岩、蓝细菌凝块白云岩、球粒白云岩等菌黏结颗...
- 师江波张君龙张斌
- 关键词:寒武系
- 文献传递
- 四川盆地合川-潼南地区基于小波变换的层序地层划分及其对有利储层的控制作用——以上震旦统灯影组四段为例
- 2025年
- 四川盆地合川-潼南地区碳酸盐岩地层中普遍发育高频层序,然而在仅有钻测井资料的情况下准确地开展高频层序划分一直是学界不断探索的难题。选取研究区GS16井,利用Matlab小波分析工具对自然伽马曲线开展小波变换和旋回分析,对上震旦统灯影组四段(灯四段)开展高频层序研究及海平面分析。结果表明,灯四段可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分别发育下部海侵体系域和上部高位体系域,并进一步识别出7个四级层序及13个五级层序,不同层序与小波变换得到的一维曲线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Fischer图解曲线与三级层序界面具有较好的对应性,能近似反映海平面的波动特征,灯四段海水波动较为频繁,且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位条件;等时格架连井对比揭示,灯四段储层发育明显受控于层序,四级层序的高位体系域部位更容易发育有利储层,且具有多期叠置的特征,高频层序控制着优质储层发育的基础,后期表生岩溶则起到关键性改善作用。研究结果对于依据测井资料开展碳酸盐岩储层层序划分具有理论意义,对区内高精度层序格架搭建及有利储层发育位置预测具有实际意义。
- 陈孝全田小彬师江波王显东熊昱杰王轲王年梅张慧君赵宏伟钱红杉
- 关键词:小波变换高频层序四川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