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若枝
- 作品数:13 被引量:127H指数:5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关于完善我国夫妻财产制的几点看法
- 1998年
- 1980年《婚姻法》所规定的夫妻财产制已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本文在分析国外相关立法经验的基础上,指出建立我国多形式的夫妻财产制的必要性,并就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难点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解决的途径。
- 邱鹭风巫若枝
- 关键词:夫妻财产制婚姻法
- 30年来我国家事纠纷解决机制的变迁及其启示——基于广东省某县与福建省厦门市五显镇实践的分析被引量:22
- 2010年
- 30年来我国家事纠纷解决机制经历了从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着重调解"的以司法为最终裁决的、"齐抓共管"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协作的模式,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民事司法改革、弱化法庭调解以及行政调处和民间调解等非诉纠纷解决方式、纠纷解决司法一元化及正规化的模式,再到近期衔接诉与非诉解决方式、重建多元化家事纠纷解决模式的两次变革。在这两次变革中,前者表现为对"中国"与"家事"因素的背离;后者有创新成分,但更大程度上是对传统资源的利用与恢复,是对"中国"与"家事"因素的回归。究其根源,前者很大程度上源于形式主义的法律理论,其在实践中的碰壁,促使人们再次重视基于中国本土经验的实践理性。这一教训和经验,不仅给全国范围内家事纠纷解决机制乃至其他类型纠纷解决机制的重建带来了有益的启示,同时也为纠正当前中国家事实体法片面"回归民法"、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思维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 巫若枝
- 关键词:一元化
- 论作为独立法律领域的中国家庭法——与婚姻法“回归民法”商榷
- 中国婚姻法“回归民法”论说旨在以民法典的体系化和权利法理论推动婚姻法的改革,实质在于推进婚姻家庭领域的私法自治。然而,由此产生的诸多理论冲突以及立法司法困境说明,婚姻法“回归民法”不仅无助于消除法律制度的冲突、增进婚姻法...
- 巫若枝
- 关键词:婚姻家庭法法律体系私法自治
- 文献传递
- 论中国婚姻法在法律体系中地位研究之误区——兼与婚姻法私法论商榷被引量:16
- 2006年
- 国内有关婚姻法在法律体系中地位的主要论述,主要散见于各种教科书和婚姻法修改论争中。主流观点可称为婚姻法私法论,其主张婚姻法属于私法应“回归民法”,并适用私法自治原则,在婚姻法中建立全面的权利体系。然而,有关论述普遍存在论证过程简单、论证逻辑错误、缺乏论证、研究视角单一等问题,而难以具有说服力。有关婚姻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问题,应改变从理论到理论的研究思路,应扎根于社会生活本身,从实际出发,从有利于解决中国婚姻家庭的实际问题出发作扎实的研究。
- 巫若枝
- 关键词:婚姻法法律体系私法
- 关于完善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探讨被引量:1
- 2002年
-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确立是我国新修订的婚姻法的一大进步 ,但该制度在理论、立法及司法上仍存在不少问题。文章在借鉴相关法制的基础上 ,针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提出 :应承认婚姻的契约属性以及确认侵害夫妻关系构成侵权 ,以解决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基础问题 ;应在司法实践中进一步明确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 ;应明确第三者在特定情况下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应确立有针对性的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标准。
- 巫若枝
- 关键词: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婚姻法离婚诉讼精神损害赔偿第三者赔偿数额
- 当代中国家事法制实践研究
- 巫若枝
- 关键词:家庭婚姻法诉讼审判
- 论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的影响与我国金融法制的建设被引量:3
- 2000年
- 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的达成 ,是金融全球化的结果 ,对于世界经济与我国经济必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为了实现我国政府承诺承担的开放义务 ,积极、稳妥地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 ,我们应当重视对该协议的研究 ,并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金融法制 ,深化我国金融法制的改革 。
- 邱鹭风巫若枝
- 关键词:金融法制外资金融机构
- 取证程序的改革:离婚法的合理与不合理实践被引量:22
- 2008年
- 通过对从东南沿海R县抽样所得的45个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近年取证程序改革对离婚法运作所起的作用。从毛泽东时代的主要由审判员调查取证变为今天主要由当事人举证的制度,导致了一系列的未予后果。其中,有不合理的官僚主义化的只重程序不顾实质的后果,以及不起实际作用的证人制度,也有合理的符合新社会经济现实的书面取证,以及倾向无过错离婚的做法。要改进当前的弊端,需要明确当事人主义取证制度并不完全适用于民事案件与调解制度。旧实质正义的取证和法庭调解制度,仍在起一定的积极作用,应该予以认可,有选择地援用和推进,与当事人举证制度并用,不应盲从于今天主流的"现代化"法律形式主义模式。
- 黄宗智巫若枝
- 关键词:历史环境形式化
- 中国退耕还林政策之社会性别分析——以宁夏、贵州为例被引量:1
- 2006年
- 以社会性别的视角分析退耕还林政策的文本与实践,可以发现其中存在不少盲点和问题,如在立法与实施的环节大多缺乏社会性别视角、有关法律法规缺乏配套,导致妇女林业、土地等权利未能得到保障,未能很好地发挥妇女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作者主张,在当前中国退耕还林生产力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应着重满足社会性别的实践性需要,逐步满足社会性别的战略性需要,在立法与实践中逐步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以促进妇女发展与社会的发展。
- 巫若枝
- 关键词:退耕还林政策社会性别妇女权利
- 论婚姻家庭法在法律体系中定位的历史变迁被引量:2
- 2006年
- 针对当前学界以婚姻法之属于民法、私法,作为婚姻法适用私法自治原则根据的现象,运用比较的历史的方法,在对婚姻法在中外法律体系中地位的历史变迁及其特征进行考察后,认为,婚姻法在理论上以及立法上是否归属于民法,与婚姻法是否贯彻意思自治原则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并进一步厘清了私法、民法以及私法自治等基本概念和提法,提出,婚姻法之回归民法,在考证清楚其理论源流权衡利弊之前应该缓行。
- 巫若枝
- 关键词:婚姻法法律体系私法部门法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