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岳翔宇

作品数:10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低产
  • 1篇学社
  • 1篇演进
  • 1篇演进机制
  • 1篇银行
  • 1篇哲学社会
  • 1篇哲学社会科学
  • 1篇知识
  • 1篇知识体系
  • 1篇中国式现代化
  • 1篇社会
  • 1篇社会科学
  • 1篇识体
  • 1篇农业
  • 1篇农业国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候变冷
  • 1篇重农
  • 1篇主义

机构

  • 9篇上海财经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辽宁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山东财经大学

作者

  • 9篇岳翔宇
  • 5篇程霖
  • 1篇刘愿
  • 1篇方福前
  • 1篇赵德起
  • 1篇陈斌开
  • 1篇郑新业
  • 1篇刘伟
  • 1篇张申
  • 1篇杨瑞龙
  • 1篇陈小亮
  • 1篇林晨

传媒

  • 3篇财经研究
  • 2篇经济研究导刊
  • 1篇历史研究
  • 1篇经济科学
  • 1篇学术月刊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 2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宏观经济管理理论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
2023年
1949年以来,中国从一个落后农业国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成就举世瞩目。在创造经济奇迹的过程中,我们党不断开拓创新,形成了一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理论与政策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程霖岳翔宇岳翔宇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奇迹宏观经济管理管理理论创新农业国经济体
陈云经济思想新探被引量:4
2010年
陈云的经济思想在中国现代经济思想史和世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史的发展进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文章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重新讨论作为陈云经济思想体系主体的经济观,分析其内在的逻辑结构,并在中国现代经济思想和世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演变的大背景下,考察和探讨陈云经济思想的历史贡献和地位。
程霖岳翔宇张申
关键词:经济观协调发展
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历史分期与演进机制
2025年
作为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历史分期有助于厘清时代主题切换,揭示经济思想演进的连接点与转折点。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考察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演进机制,并将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划分成四个主要时期,研究发现:(1)学界对于“秦汉之变”“唐宋之变”“明清之变”三次重要社会变化在传统经济思想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历史性、关键性作用,已基本形成共识。(2)考察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动态演进,须立足历史实践、剖析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本期经济思想的产生、碰撞与融合主要取决于本期的社会实践和前期的经济思想的影响;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思想市场是贯穿经济思想发展演进的三条主线。(3)依据学界共识与演进机制,可将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划分为先秦、秦汉至唐中叶、唐中叶至元、明至鸦片战争前四个时期,分别代表了传统经济思想的形成、传统经济思想的基本教条的确立、传统经济思想的变化,以及传统经济思想的曲折发展,各时期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段博岳翔宇程霖
关键词:历史分期演进机制
银行商誉资本与货币竞争性发行——来自中国白银风潮前夕银行微观数据的经验证据被引量:4
2016年
1976年哈耶克提出了货币非国家化理论,主张赋予私人银行独立的货币发行权以约束政府滥发货币的行为,但反对者认为追求私利的发钞行必将无限增发货币引致通胀。文章将银行的发行和信贷统一起来分析银行声誉如何影响其发行行为,研究表明:在竞争性发行条件下,声誉机制能够有效地约束发钞行的行为,银行因追求长远收益而稳健发行。进而,文章以银行的生存历史和是否为上海银行公会会员度量声誉,利用白银风潮前夕中国34家发钞行和150家银行的微观数据检验声誉机制的作用,研究发现:声誉越好的银行,兑换券发行越稳健;声誉为银行带来了诸多经营优势,如更多的实收资本、盈余积累和存款,以致声誉好的银行贷款规模更大,利润水平更高;发钞行确实是因追求长远收益而稳健发行。根据民国时期银行竞争性发行的历史经验,文章首次为货币非国家化理论提供了微观证据,也为当前的货币政策制定和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启示。
刘愿岳翔宇
关键词:哈耶克货币竞争
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笔谈
2025年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时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刘伟杨瑞龙陈小亮陈斌开赵德起林晨方福前洪俊杰程霖岳翔宇郑新业
气候变化、农业低产与重农理论--以晁错“贵粟论”为中心被引量:3
2015年
中国古代气候寒冷(或变冷)时期的重农理论较温暖(或变暖)时期更为丰富,并非出于偶然。汉初的案例表明,气候变冷带来的农业生产率下降造成(局部)生产危机,这种经济冲击导致社会内在的变革要求,促使以晁错为代表的重农思想家革新陈旧理论及其所指导的政策以应对新挑战。长期而言,重农理论的发展史上存在着一个"气候变冷——粮食减产(农民受灾)——重农理论(政策批判)产生"的理论催化机制。这是因为,有生命力的思想和理论总是试图为更多事实提供解释和指导,而特殊时期的现实危机却使传统理论失去解释力或指导意义,这促使学者通过对平常和特殊情况的综合总结,提出新的解决办法。
岳翔宇
关键词:气候变冷重农亩产晁错
英国式自由主义的有限理性——论亚当·斯密
2008年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说之核心是自然演化论,即历史进程不可以人为预先设计。对此论点学术界有很多曲解。因此,正确理解亚当·斯密理论对破解当今世界经济理论有很大帮助。亚当·斯密的理论是:分工并来自有预见性的智慧设计,是基于人类天性的必然的自然演化的结果。这一论点是说事物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有限理性的英国式自由主义视角出发,描绘了这位经济学家的理论本意。
岳翔宇
关键词:自由主义
晚清金融思想的现代化转型被引量:3
2014年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以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为基础引进了大量外来先进思想,并通过对其学习、选择与变通来实现传统金融思想的现代化转型。这不仅为后来中国金融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人才和经验,也推动了本土新式金融事业和制度建设的发展。文章在考察了晚清金融思想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型的目标、原因、模式、过程和特点后认为,经济发展需求是晚清金融思想转型的内在动力和根本原因,西方金融思想的传播从外部提供了激励和参照,而开放的环境则是这一转型的前提条件,这也构成了晚清金融思想转型的模式。传统金融思想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若干经验教训即便在当代中国也具有启示意义。
程霖岳翔宇
关键词:晚清金融思想金融制度
经济爱国主义与经济民族主义的分析与比较
2008年
在全球化进程中,一直兴盛不衰的经济爱国主义在近年的世界性经济衰退中更加彰显其影响力。但是,经济爱国主义与经济民族主义这两个存在着截然差异的术语往往被等同使用,导致了严重的混淆。经济爱国主义来自个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公民事业的追求,而经济民族主义则是一种根源于对外的恐惧和排斥和群体非理性的心理状态;二者都是各国和各国民对经济全球化做出的反应。前者通常表现的更为理性,但并非全然如此;而后者则更为激情虽有时易走极端,但并非全无益处。就目前而言,经济爱国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仍将随着全球经济体系一体化的总趋势延续下去。相比之下,坦然的经济爱国主义显然更加有利于对全球化体系的融入。
岳翔宇
关键词:经济爱国主义经济民族主义贸易保护贸易壁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