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显文
- 作品数:95 被引量:154H指数:7
-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骶管内囊肿14例诊断分析
- 2004年
- 杨华邢维平尚显文
- 关键词:骶管内囊肿腰骶部疼痛坐骨神经痛
- 经后路全脊椎切除重建术治疗腰椎肿瘤的临床研究
- 2016年
-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5月在我院行经后路全脊椎切除重建术治疗腰椎肿瘤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采用分块切除,观察组采用整块切除重建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术前、术后VAS评分和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情况。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对照组手术时间少于观察组;两组术前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显著,两组复发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显著;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84例患者均有1级以上恢复。经后路治疗全脊椎切除重建术治疗腰椎肿瘤有效可行,值得推广。
- 庄勇尚显文刘淼张皓
- 关键词:重建术腰椎肿瘤
- 动力髋螺钉及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骨折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探讨应用动力髋螺钉、动力髁螺钉(DHS、DCS)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DHS、DCS 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22例(DHS固定15例、DCS固定7例)。结果经过平均11个月的随访,22例均达临床愈合,按Harris评分标准优良率达90.9%,无一例发生髋内翻及下肢短缩。结论DHS、DCS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固定可靠,操作易掌握,髋内翻发生率低,是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 段宜强张皓杨华尚显文尹培荣
- 关键词:动力髋螺钉动力髁螺钉股骨粗隆部骨折
- 后路经椎弓根半椎体切除减压、钛网和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 目的 探讨后路经椎弓根半椎体切除减压、钛网和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随访我院201 1年10月~2012年12月收治的严重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25例,其中男16例...
- 吴程尚显文刘日光
- 关键词:骨折脊髓损伤
-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 <正>~~
- 尚显文
- 关键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前路手术
- 文献传递
- 瘦素与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8年
-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的疾病,是目前老年人活动能力受损的主要病因之一。而如何对骨性关节进行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价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瘦素(leptin)是一种主要由脂肪组织分泌的蛋白质,通过与其受体结合从而发挥生物学效应。近年来瘦素与软骨细胞之间的研究逐渐转向临床研究。本文从瘦素与临床相关性研究入手,通过对瘦素与OA在性别、体质量、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等之间的联系做一综述,为OA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价提供新的思路。
- 杨嘉飞尚显文李光第
- 关键词:瘦素骨性关节炎性别肥胖疼痛影像学检查
- 抗生素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腰椎内固定术后早期切口深部感染10例分析被引量:8
- 2015年
- 脊柱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 SSI)的发生率约为0.7%~11.9%[1]。回顾分析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2008年2月至2012年7月住院行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术后并发早期伤口深部感染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 吴信尚显文张皓沈茂
- 关键词:抗生素负压封闭引流脊柱
-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脱位并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对2005.03~2006.12收治的9例颈椎骨折脱位并颈脊髓损伤病人采取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后路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型减压/椎板切除减压,前路行椎间盘切除/椎体切除、椎间植骨、钢板内固定。[结果]8例骨折脱位均获得完全复位,1例反屈畸形得到纠正。前路钢板及螺钉未见松动、断裂、移位,本组术中无神经、血管、气管及食管损伤,术后未出现与呼吸道相关的并发症,未出现与手术固定技术相关的并发症。本组9例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月。椎间植骨3月后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前脊髓功能按Frankel分级B级5例,C级3例,D级1例。术后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2例由B级恢复到C级,2例由B级恢复到D级,1例由B级恢复到E级,2例由C级恢复到D级,1例由C级恢复到E级,1例由D级恢复到E级。[结论]对于颈椎骨折脱位并颈脊髓损伤,脊髓前后方均受到压迫时,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能达到减压充分、稳定脊柱、为脊髓功能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 裴飞舟尚显文张皓李振武尹锐锋
- 关键词:颈椎脊髓损伤前后路联合手术
- 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原因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分析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骨科行脊柱内固定术998例病例资料进行整理,统计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情况,分析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行脊柱内固定手术术后发生感染21例,感染率为2.10%;其中,不规范使用预防性抗生素、术后留观ICU、术后脑脊液漏、大小便失禁、罹患糖尿病为感染率高的独立高风险因素,年龄、手术节段、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为感染非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不规范使用预防性抗生素、术后留观ICU、脑脊液漏、大小便失禁及罹患糖尿病。
- 王力航尚显文
- 关键词:脊柱内固定术
- 腰椎管狭窄症术中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局部浸润神经根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在腰椎管狭窄症术中局部浸润神经根后临床疗效,与单纯手术后疗效对比,为临床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并提高手术疗效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5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后路腰椎全椎板切除减压,间盘摘除,后外侧植骨,经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组在行上述手术方法中,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局部浸润神经根,术后14天、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腰椎JOA评分及治疗后改善率对比。结果治疗后14天神经功能恢复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2.0%,对照组56.0%,差异有显著性(x^2=6.65,P<0.05)。治疗后3个月比较,两组差异无显著性(x^2=0.27,P>0.05)。两组治疗后14天、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VAS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14天比较,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充分减压椎管,松解神经根后,采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局部浸润神经根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短期内疗效优于单纯手术治疗。鼠神经生长因子有助于加快手术治疗后症状恢复,尤其对于手术治疗后神经修复、减轻疼痛具有显著的作用。
- 崔亦翔尚显文
- 关键词:鼠神经生长因子腰椎管狭窄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