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宫向前

作品数:25 被引量:107H指数:5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肿瘤
  • 9篇胃癌
  • 6篇细胞
  • 5篇直肠
  • 5篇镜检
  • 5篇反义
  • 5篇腹腔
  • 5篇腹腔镜
  • 5篇腹腔镜检
  • 5篇腹腔镜检查
  • 4篇胃肿瘤
  • 4篇基因
  • 4篇核苷酸
  • 4篇肠癌
  • 3篇直肠癌
  • 3篇手术
  • 3篇侵袭力
  • 3篇转录
  • 3篇转录因子
  • 3篇寡核苷酸

机构

  • 11篇山东大学
  • 9篇烟台毓璜顶医...
  • 8篇青岛大学
  • 1篇山东大学第二...
  • 1篇烟台市毓璜顶...

作者

  • 22篇宫向前
  • 7篇丁印鲁
  • 7篇寿楠海
  • 5篇李兆亭
  • 4篇邢建华
  • 3篇李刚
  • 3篇张永生
  • 3篇张华平
  • 2篇赵峰
  • 2篇朱世光
  • 2篇张华平
  • 2篇李刚
  • 2篇王启堂
  • 2篇孙宪春
  • 2篇李玉华
  • 2篇杨世春
  • 1篇冯立民
  • 1篇李霞
  • 1篇林骏
  • 1篇张波

传媒

  • 4篇中国现代普通...
  • 4篇腹腔镜外科杂...
  • 2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消化外科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8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参皂苷诱导直肠癌细胞凋亡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1
2001年
目的 :观察人参皂苷对直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经病理诊断为直肠癌的患者 50例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5例 ,对照组 15例。治疗组术前每天用 84 5%的人参皂苷 4 0~ 60ml,保留灌肠 4~6h ,连续用药 6~ 8天。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同样方法灌肠。用药后手术切除肿瘤 ,术中取新鲜标本 ,送电镜检查。结果 :治疗组用药后 ,2 5例便频、便血、肛坠感减轻 ,占 71 4 % ,7例不全梗阻患者腹痛全部减轻 ;电镜观察 2 3例发现凋亡癌细胞 ,占 65 7%。对照组无上述改变。结论 :人参皂苷可诱导直肠癌细胞凋亡。
邢建华陈永芹纪明霞朱世光宫向前
关键词:人参皂苷直肠癌透射电镜细胞凋亡
Survivin反义核酸治疗人大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实验研究
宫向前李玉华宋黎王伟朱世光邢建华寿楠海
建立裸鼠人大肠癌细胞皮下种植瘤模型,观察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对裸鼠人大肠癌皮下移植瘤体生长的抑制作用,探讨其在生物体内治疗大肠癌的可能性。通过接种人大肠癌细胞于裸鼠皮下,制作裸鼠皮下大肠癌种植瘤模型。分组后分别用...
关键词:
关键词:大肠癌SURVIVIN反义核酸
ets-1基因的反义寡核苷酸治疗胃癌的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研究ets 1反义寡核苷酸对胃癌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ets 1反义、正义寡核苷酸转染SGC 790 1细胞 ,并设PBS对照组。转染后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ets 1mRNA的变化 ,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 ,Transwell小室检测癌细胞体外侵袭力的变化 ,并应用裸鼠胃癌皮下转移模型观察对体内侵袭力的影响。结果 :转染ets 1反义寡核苷酸后 ,ets 1mRNA表达降低 ,形成克隆数目较正义组、对照组明显减少 (2 4 .2± 4 .8vs 4 7.6± 8.1vs 4 4 .3± 7.6 ,P<0 .0 1) ,穿过小室滤膜细胞数目明显减少 (97.1± 11.1vs 198.7± 18.3,2 0 5 .8± 2 2 .2 ,P <0 .0 1) ,裸鼠胃癌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结论 :ets 1反义寡核苷酸对胃癌有治疗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胃癌细胞体内外侵袭力有关。
丁印鲁赵峰常新忠宫向前李兆亭
关键词:胃癌转录因子反义寡脱氧核苷酸肿瘤浸润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肿瘤定位方法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肿瘤的定位方法。方法: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58例结直肠肿瘤患者,其中22例于术前2 h内行亚甲蓝定位,12例术前行钛夹定位,4例术前行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20例术中结肠镜定位。准确定位后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或局部肠段切除术。结果:2例行术前亚甲蓝标记患者因腹腔面肠壁浆膜无亚甲蓝染色而无法定位,术中行结肠镜检查定位;1例行术前钛夹定位患者腹部平片见钛夹位于右下腹,结合肠镜肿瘤距肛门的距离,确定病变位于乙状结肠;1例行术中结肠镜检查准确定位患者因结肠镜检查致使小肠及结肠胀气,无手术空间,中转开腹;4例患者行气钡双对比检查准确定位。结论:腹腔镜结直肠术中可结合直肠指诊对肿瘤进行定位,直肠指诊不能触及的肿物,通过术前行亚甲蓝、钛夹标记、气钡双对比造影及术中肠镜检查对结直肠肿瘤进行定位,术中可准确、快速定位病灶,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避免误切肠管及保肛失败。
杨俊奇张华平刘帅李刚宫向前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肿瘤定位腹腔镜检查结肠镜检查
妊娠期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2
2010年
妊娠期结直肠癌是指妊娠期确诊或症状起自妊娠期而于妊娠结束后1年内确诊的结直肠癌.其发病率低,外科和妇产科医师面对偶发的病例,常缺乏足够的认识,易误诊、漏诊.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至2009年12月我科收治的4例妊娠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该病的诊断和治疗。
宫向前邢建华张华平李玉华李刚
关键词:结直肠癌妊娠期妇产科医师直肠癌患者
p16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研究p16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ABC法 ) ,检测了 92例乳腺癌组织p16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 :发现p16基因表达阳性率为 4 5 7% (42 /92 ) ,p16基因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无关 ;但p16阳性者远隔转移率 14 3% (6 / 4 2 )低于p16阴性组 34%(17/ 5 0 ,P <0 0 5 )。本组p16基因表达与疾病缓解期无关。结论 :提示p16基因在乳腺癌病程中起重要作用 ,对筛选乳腺癌术后高危转移患者 ,加强随访诊治有一定参考意义。
宫向前寿楠海张永生王启堂
关键词:P16基因乳腺癌免疫组织化学
ets-l反义寡核苷酸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体外侵袭力的影响
2004年
目的 :研究ets l反义寡核苷酸对胃癌细胞株SGC 790 1体外侵袭力的影响。方法 :应用ets l反义、正义寡核苷酸转染SGC 790 1细胞 ,并设PBS对照组。转染后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ets lmRNA的变化 ,应用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 ,Transwell小室检测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转染ets l反义寡核苷酸后 ,ets lmRNA表达降低 ,反义组形成克隆数目 (2 4 2± 4 8)较正义组、对照组减少 (47 6± 8 1,4 4 3± 7 6 ,P <0 0 1) ,侵过小室滤膜细胞数目减少 (97 1± 11 1,198 7± 18 3,2 0 5 8± 2 2 2 ,P <0 0 1)。结论 :ets l反义寡核苷酸能够抑制胃癌细胞株SGC 790 1的体外侵袭力。
丁印鲁李兆亭宫向前
关键词:ETS寡核苷酸类SGC-7901细胞肿瘤侵犯
腹腔镜进展期胃癌D_2根治术手术路径的探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的手术路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为42例患者行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其中18例行远端胃大部切除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16例行全腹腔镜下远端胃大部切除胃十二指肠毕Ⅰ吻合术,8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手术时间160~310 min,平均(218±34)min;术中出血量30~280 ml,平均(70±42)ml;清扫淋巴结数量16~32枚,平均(26±8)枚;术后分期Ⅰb期7例,Ⅱ期27例,Ⅲa期8例。结论:术者合理站位并选择合理正确的技术路线使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操作简便、易行。
宫向前张华平冯立民张华杰李刚
关键词:胃肿瘤胃癌根治术腹腔镜检查手术路径
腹腔镜在胃癌探查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探讨腹腔镜检查对胃癌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择 1999年至 2 0 0 2年 2 8例胃癌患者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检查。结果 :发现晚期病例而避免盲目开腹手术 16例 (5 7.2 % ) ,其常见原因为腹膜腔广泛转移、腹水、肝转移。结论 :腹腔镜在胃癌临床分期。
宫向前杨世春孙宪春于同虎邢建华寿楠海
关键词:胃癌腹腔镜检查术前评估
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消化道的重建方式被引量:1
2014年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主要包括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操作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更符合微创的要求,但其术后消化道重建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风险大,吻合不确切容易引发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目前,完全腹腔镜胃癌手术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且其安全性、可行性、有效性也已得到广泛证实,现结合我科经验及国内外相关文献将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作一综述。
杨俊奇宫向前
关键词:胃肿瘤胃癌根治术腹腔镜检查消化道重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