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晓香
- 作品数:9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监狱管理局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脑卒中致脑心综合征9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安晓香舒仁荣
-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脑心综合征
- 青年急性脑血管病80例临床分析
- 2004年
- 安晓香
- 关键词:神经病学青年急性脑血管病
- 百奥蚓激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证实百奥蚓激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对抗凝纤溶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 6 8例患者 ,对用药前后凝血酶原时间 (prothrombintime ,PT) ,纤维蛋白原定量及血浆黏度比的测定和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并与对照组 4 0例进行对照。结果 治疗组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 (P <0 0 1 )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 (P <0 0 1 )。结论 百奥蚓激酶能明显降低纤维蛋白原及血浆黏度 。
- 安晓香孙惠芹
- 关键词:神经病学脑血管疾病百奥蚓激酶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
- 雷米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雷米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颤动(AF)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6例)和对照组(132例)。对照组口服雷米普利(2.5~15)mg/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商品名:立普托)20mg/d。心房颤动发作时均给予胺碘酮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共随访1年。结果1年后,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75.73%、C反应蛋白2.71mg/L±0.46mg/L均优于对照组55.30%、4.13mg/L±0.45mg/L;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左心房内径缩小分别为2.58mm±1.53mm、2.37mm±1.59mm,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米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清C反应蛋水平,缩小左心房内径,降低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AF的复发及较好地维持窦性心律。
- 安晓香杨祖福
- 关键词:雷米普利阿托伐他汀高血压阵发性心房颤动左心房内径C反应蛋白
- 48例老年高血压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血脂的变化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血脂的变化。方法急性脑梗死予以对症治疗,降压治疗维持原方案不变。若血压〉210/115mmHg,则临时加用降压药物。结果急性高血压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48—72小时42例血压〈165/100mmHg,12周时40例血压〈140/90mmHg;常规降压药物,15例减少1/2剂量,20例减少1/3剂量,其余维持原量。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急性期维持较低水平,4周和12周时则明显升高。结论高血压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脑卒中后,血压呈现下降趋势,较小剂量的降压药即可维持良好的血压水平;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急性期水平降低,不能完全反映患者血脂的真实水平。
- 安晓香解晓丽苏真张丽
- 关键词:高血压急性脑梗死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头孢类抗生素脑病三例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使用头孢类抗生素过程中发生抗生素脑病的原因。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应用头孢类抗生素后出现抗生素脑病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为尿毒症患者,均因感染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使用头孢类抗生素,使用剂量符合药典规定,均于用药3~4天即出现脑病的症状,表现为意识模糊、躁动不安、幻视等,停用该药或改用其他类抗生素,临床症状消失。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药物排泄速率减慢、血浆半衰期延长,加上头孢类抗生素与血浆蛋白结合、分布及代谢转化过程的改变对其代谢产生的影响,是造成药物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累积,发生脑病的主要原因;减少剂量与加大每次用药的间隔时间是防范发生脑病的关键。
- 郭东花苏真安晓香
-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Β-内酰胺类抗生素脑损害
- 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对合并多重危险因素高血压的疗效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对合并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8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A组(n=40,危险因素<3个)和B组(n=47,危险因素≥3个).所有患者给予贝那普利10 mg、氢氯噻嗪12.5 mg,每日1次口服,共治疗24周.观察治疗前后静息坐位心率、血压和心脏超声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脏超声参数等指标均明显下降( P<0.05~0.01),且A组心脏超声参数变化较B组明显( 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能有效干预伴随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脉压及左室肥厚.
- 安晓香
- 关键词:贝那普利氢氯噻嗪高血压疗效
- 无胸痛急性冠脉综合征3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 分析 32例无胸痛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病人 ,强化对无胸痛ACS的认识 ,提高早期诊断率 ,为早期强化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将 2 75例病人按是否有典型胸痛分为无痛组 (32例 )、有痛组 (2 4 3例 ) ;从年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血脂、入院时主要症状及主要并发症、ACS的临床诊断分类、确诊时间、治疗情况、死亡率等方面 ,比较分析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无痛组女性病人明显增加 ;ACS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 ;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衰者更易发生无胸痛ACS ;无胸痛ACS缺乏典型心前区疼痛 ,常伴有心律失常、心衰、心源性休克、脑血管病等并发症 ;无痛组病人早期确诊率明显低于有痛组。结论 无胸痛ACS无典型症状 ,容易误诊及延误治疗 ,进而对预后产生不良影响。
- 安晓香杨祖福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发症
- 氯沙坦与吲哒帕胺联合应用——对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影响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探讨氯沙坦联合吲哒帕胺对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病人的作用。方法96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n=32)、B组(n=33)、C组(对照组)(n=31),分别予氯沙坦50mg、氯沙坦50mg+吲哒帕胺2.5mg、拜新同(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均为每日1次,治疗12周。观察血压、血尿酸(UA)、血肌酐(Cr)和血钾的变化。结果氯沙坦和氯沙坦+吲哒帕胺组均有明显降压、降低血清尿酸作用(P<0.001),但两组间降血尿酸效果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氯沙坦+吲哒帕胺后具有良好的降压、降血尿酸作用。
- 安晓香杨祖福
-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吲哒帕胺氯沙坦高血压硝苯地平控释片血清尿酸拜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