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磊磊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延安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牙周
  • 1篇牙缺失
  • 1篇牙髓
  • 1篇牙髓疾病
  • 1篇牙种植
  • 1篇牙周疾病
  • 1篇牙周牙髓
  • 1篇牙周牙髓联合...
  • 1篇牙周指标
  • 1篇音效
  • 1篇语音
  • 1篇语音效果
  • 1篇上颌
  • 1篇上颌窦
  • 1篇上颌窦内提升
  • 1篇上颌窦内提升...
  • 1篇术后
  • 1篇疼痛
  • 1篇疼痛程度
  • 1篇提升术

机构

  • 5篇延安市人民医...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延安大学

作者

  • 5篇孙磊磊
  • 1篇任贵云
  • 1篇孙晓晨
  • 1篇李小东
  • 1篇黄威

传媒

  • 2篇临床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贵州医药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3
  • 1篇202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与疼痛程度、应激反应和咀嚼功能的相关性
2025年
目的探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龈沟液中炎症因子水平与患者疼痛程度、应激反应及咀嚼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程度分为轻度组(60例)与中重度组(32例)。比较两组牙周临床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龈沟液炎症因子及血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采用称量法对患者咀嚼效能进行评估。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评估患者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与疼痛程度、应激反应与咀嚼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中重度组患者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牙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5.35±0.40)mm、(5.98±0.59)mm、1.22±0.42、1.28±0.43]均大于轻度组[(4.23±0.36)mm、(2.53±0.29)mm、1.05±0.34、0.80±0.40](均P<0.05)。中重度组患者龈沟液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7(IL-17)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41.87±11.78)μg/L、(606.32±59.33)pg/ml、(58.64±10.63)mg/L]均高于轻度组[(30.35±10.53)μg/L、(478.63±43.18)pg/ml、(43.15±9.85)mg/L],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53.98±6.98)μg/L]低于轻度组[(121.67±12.87)μg/L](P<0.05)。中重度组患者血清Cor、ACTH水平[(165.68±34.64)μg/L、(25.97±6.37)ng/L]均高于轻度组[(148.73±29.65)μg/L、(17.97±5.34)ng/L](均P<0.05)。中重度组患者VAS评分[(5.03±1.20)分]高于轻度组[(3.57±1.01)分](P<0.05)。中重度组患者咬合力、咀嚼效率[(95.32±23.73)lbs、(65.97±13.34)%]均低于轻度组[(113.75±26.46)lbs、(75.89±16.86)%],牙龈指数(1.41±0.50)高于轻度组(0.85±0.36)(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IL-1β与病情程度、牙周指标、IL-17、炎症因子、应激激素呈正相关,与TGF-β呈负相关;IL-17与病情程度、多项指标呈正相关,与TGF-β、咬合力、咀嚼效率呈负�
孙磊磊古加伟任贵云
关键词:牙周疾病牙髓疾病疼痛咀嚼
Furlow反向双Z法与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修复腭裂患者术后腭咽功能和语音效果的比较研究
2025年
目的:比较Furlow反向双Z法与腭帆提肌重建术修复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VPI)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腭裂术后VPI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Furlow反向双Z法的患者为Furlow组(n=45);采用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的患者为Sommerlad组(n=49)。术后均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语音清晰度、鼻腔共鸣和鼻漏气、腭咽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术后12个月,Sommerlad组与Furlow组的腭咽闭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语音清晰度、鼻腔共鸣恢复程度均高于术前(P<0.05),且Furlow组均高于Sommerlad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鼻漏气可闻及率均低于术前(P<0.05),且Sommerlad组鼻漏气可闻及率低于Furlow组(P<0.05)。结论:Furlow反向双Z法对腭裂术后VPI语音效果语音清晰度、鼻腔共鸣改善效果理想,而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对鼻漏气可闻及率改善更理想,二者均能一定程度改善腭咽功能,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术式。
古加伟李瑾李小东孙磊磊黄威
关键词:腭裂语音效果
自体骨混合Bio-oss骨粉在牙种植骨量不足牙缺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自体骨混合Bio-oss骨粉在牙种植骨量不足牙缺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46例牙种植骨量不足牙缺失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3例,自体骨)与观察组(23例,自体骨混合Bio-oss骨粉)。比较两组的修复效果。结果两组的种植成功率均为100%。修复后6、12个月,观察组的牙槽嵴高度、唇侧骨量及骨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修复后6、12个月,观察组的骨密度及种植体稳定值(ISQ)均高于对照组(P<0.05)。修复后12个月,观察组的红色美学指数(PES)及白色美学指数(W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修复后12个月,观察组的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及龈沟出血指数(SBI)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自体骨混合Bio-oss骨粉在牙种植骨量不足牙缺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降低骨吸收率,促进骨生长,提高口腔美学效果,改善牙周情况。
孙磊磊古加伟高朵朵
关键词:自体骨BIO-OSS骨粉牙种植骨量不足牙缺失
β-磷酸三钙人工骨填充对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患者的骨吸收量及牙周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β-磷酸三钙人工骨填充在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患者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的95例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给予碘仿纱条术腔填塞)和观察组(48例,给予β-磷酸三钙人工骨填充)。比较两组的修复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冠状面、矢状面、横断面平均灰度值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的垂直骨吸收量、舌侧骨吸收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的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水平(CA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两组的牙龈退缩(G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磷酸三钙人工骨填充在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患者中的修复效果显著,利于骨缺损愈合,减少骨吸收,且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古加伟孙磊磊高朵朵
关键词:Β-磷酸三钙骨缺损颌骨囊肿
常规临床种植修复与上颌窦内提升术种植修复对上颌后牙缺失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针对常规临床种植修复与上颌窦内提升术种植修复对上颌后牙缺失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医院收治的上颌后牙缺失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种植修复治疗,观察组实施上颌窦内提升术种植修复治疗,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的为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对照组的发生率为2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咀嚼功能恢复时间、治疗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相应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的为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颌后牙缺失的治疗中,实施上颌窦内提升术种植修复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升治疗满意度,整体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均较好,可以推广使用。
孙晓晨李瑾孙磊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