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眼压
  • 2篇正常大鼠
  • 2篇视神经
  • 2篇视网膜
  • 2篇青光
  • 2篇青光眼
  • 2篇网膜
  • 2篇慢性
  • 2篇慢性高眼压
  • 2篇激光
  • 2篇高眼压
  • 1篇蛋白
  • 1篇眼内
  • 1篇眼内压
  • 1篇眼压测量
  • 1篇眼压测量法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染色
  • 1篇诱发电位
  • 1篇闪光视觉诱发...

机构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烟台毓璜顶医...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作者

  • 4篇贺翔鸽
  • 4篇谢琳
  • 4篇孙亚丽
  • 4篇马建洲
  • 1篇王永堂
  • 1篇许建涛
  • 1篇龙在云
  • 1篇李应玉
  • 1篇岳红云

传媒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Nogo蛋白在正常大鼠视神经视网膜的表达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Nogo蛋白在正常视网膜视神经的表达分布。方法:正常大鼠5只,多聚甲醛灌注固定,摘取双侧带视神经约0.5cm之眼球,冰冻切片,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NogoA/B,NogoC的分布。结果:Nogo蛋白在正常视神经和视网膜水平切面均有表达,而且其分布不均匀,表达强度因组织层次不同而异。NogoA/B在视神经和视网膜的神经纤维层、节细胞层、内网层、内核层、外网层、外核层均出现,其中以节细胞层,内核层和外核层最明显。NogoC在视神经,视网膜的神经纤维层,节细胞层,内网层,内核层表达较为强烈,外网层、外核层有少量表达。结论:Nogo蛋白在视网膜,视神经均有表达,其特点可为进一步研究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再生与修复提供新的思路。
马建洲贺翔鸽谢琳岳红云孙亚丽
关键词:NOGO蛋白视神经视网膜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慢性高眼压模型大鼠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改变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慢性高眼压模型大鼠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F-VEP)的改变,评价F-VEP监测高眼压模型大鼠视功能状态的可能性。方法建立高眼压模型。SD大鼠35只,532-二极管激光行右眼角缘小梁网和角巩膜缘静脉光凝,左眼为对照眼,激光后3d,1周,1、2、3个月和6个月观察眼压;10只高眼压模型大鼠分别于第2、6个月用TGC-350V视觉电生理仪行F-VEP检查,其余用于观察模型大鼠视网膜视神经的组织学改变。结果实验眼第2个月时平均眼压显著高于对照眼(P<0.05),第6个月时测量眼压基本恢复正常;第2、6个月的实验眼、对照眼均可引出典型的、重复性好的NPN波形。F-VEP特点:第2个月时AP1(N1-P1振幅)降低(P<0.05),并且AP1波幅值降低持续至第6个月时仍未恢复;LP1(P1波潜伏期)第2个月时无明显变化(P>0.05),第6个月时则明显延迟(P<0.05),实验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减少和视神经纤维密度减低与F-VEP改变相吻合。结论F-VEP可以客观反映高眼压模型的视功能状态。
马建洲贺翔鸽谢琳孙亚丽
关键词:闪光视觉诱发电位高眼压青光眼
慢性高眼压青光眼动物模型的构建和鉴定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建立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观察眼压、病理和视功能改变。方法:SD大鼠45只,麻醉后使用532二极管激光行右眼角膜缘360°光凝,角膜缘激光斑为80~100个,大鼠角膜缘颞侧、颞上及颞下巩膜浅层静脉3条,每条静脉光凝3~4个斑点,功率0.45W/0.7s。左眼为对照眼,3d后测量眼压,部分眼压升高不明显者,进行同样的二次光凝。Tono-penXL眼压计监测3,7,30,60,90,180d麻醉状态下的眼压。激光术后60,180d取大鼠各5只,40g/L多聚甲醛灌注固定,摘取双侧眼球和视神经,分别进行冰冻和石蜡切片,采用HE染色、尼氏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光镜下观察房角变化,不同时间视网膜节细胞计数,比较视神经髓鞘密度的变化。60,180d大鼠10只,使用TEC-350V视觉电生理仪行F-VEP检查;然后6mo大鼠5只,进行逆行荧光金标记RGCs,7d后40g/L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全视网膜铺片,荧光显微镜下比较视网膜节细胞数量变化。结果:大鼠高眼压模型成功38只,平均最高眼压在激光后30d,平均值为25.0±4.1mmHg,对照眼17.1±3.2mmHg,180d时眼压基本恢复正常。病理改变:实验眼前房角明显变窄,小梁网间隙压缩、变窄,甚至部分闭锁,消失,少量梭形成纤维细胞聚集,组织致密、硬化,而小梁细胞减少,虹膜部分卷曲,水肿、肥厚出现明显异常。逆行荧光金视网膜铺片和视网膜切片尼氏染色见实验眼视网膜节细胞数量有明显的减少;尼氏染色切片每400倍视野总平均数,60d组对照眼为41±10.6个,实验眼为35±11.2个,180d组对照眼为40±9.8个,实验眼为34±11.0个,周边视网膜平均值减少最为显著,均值相差可达8个神经节细胞;180d时模型眼视神经甲苯胺蓝染色显示的髓鞘密度明显降低;视功能检查:高眼压大鼠模型60,180d的实验眼和对照眼均可引出典型的和重复性好的NPN波形,60d时实验眼AP1(N1-P1振幅)均值降低,为13.03±3.11ms,对照眼为21.14±3.10ms,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
马建洲贺翔鸽谢琳许建涛孙亚丽王永堂龙在云李应玉
关键词:青光眼视神经视网膜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光凝
正常大鼠麻醉状态下的眼压分布规律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观察大鼠的正常眼压值,了解其分布规律及昼夜波动现象,建立正常参数标准,为进一步建立青光眼模型和对疾病的治疗及视功能康复提供参考。方法:实验于2004-10-20/2005-04-10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完成。取清洁级健康SD大鼠105只,体质量150~350g,雌雄不拘,统计眼内压值的大小及其分布;另选取清洁级健康SD大鼠20只,雌雄不拘,体质量175~225g,用于眼内压昼夜波动的测量统计。所有实验大鼠在10g/L戊巴比妥纳5mL/kg腹腔注射全身麻醉状态下用Tono-PenXL眼压计进行眼压测量,所有眼内压的测量,均在大鼠麻醉后相同时点测量。正常眼压值在6:00~20:00测量并记录2次;眼压波动统计分别于6:00~7:00,11:00~12:00,15:00~16:00,19:00~20:004个时段测量记录2次,连续4d。结果:正常眼压统计105只大鼠,其中5只大鼠因麻醉过量而死亡,剔除数据,获得400个眼内压值;眼压昼夜波动实验20只大鼠全部完成,所有数据进入结果分析。①SD大鼠6:00~20:00正常眼压,进行描述性统计,K-S分布拟合检验,结果提示大鼠眼压统计呈高斯分布,其均值(18.09±3.87)mmHg(1mmHg=0.133kPa),95%置信区间的均值波动范围是17.71~18.45mmHg(K-S值为1.20,P=0.112);6:00~20:00大鼠95%眼压正常范围是11.99~24.15mmHg。②4个时段眼压测量数据的均值,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提示,各时段眼压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F=22.36,P值接近0);多重比较结果:6:00~7:00眼压均值均低于11:00~12:00,15:00~16:00,19:00~20:00眼压均值[(16.17±2.74)mmHg,(17.51±3.41)mmHg,(18.24±2.45)mmHg,(19.65±3.24)mmHg,P均<0.05];19:00~20:00眼压均值最高,平均值相差近3.5mmHg。结论:大鼠眼内压的正常范围呈高斯分布,具有同人类一样明显的昼夜波动现象,上午眼内压较低,然后逐渐升高,晚间眼内压明显高于白天,随后回落至基础眼压。
马建洲谢琳贺翔鸽孙亚丽
关键词:眼内压SPRAGUE-DAWLEY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