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基因V297I位点对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到2017年1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科135例一线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含铂双药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用PCR-RFLP法检测患者外周血VEGFR2基因型,q PCR法检测患者癌组织中VEGFR2 m RNA的表达。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其他变量的相关性,用Kaplan-Meier法分析基因型和预后的相关性,以Cox风险模型分析患者PFS的危险因素。结果:在VEGFR2的多态性位点中,只发现了V297I位点其有临床意义。V297I位点位于该基因的编码区,在研究人群的基因分布频率为CC型99例(73.33%)、CT型33例(24.44%)、TT型3例(2.23%),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14,3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05)。135例NSCLC患者的ORR为45.93%,中位PFS为8.2个月,中位OS为20.8个月。CT/TT型和CC型患者的ORR分别为41.67%和47.47%(P>0.05),中位PFS分别为6.2和8.6个月(P<0.01),中位OS分别为18.9和21.5个月(P<0.05)。CT/TT基因型患者癌组织中VEGFR2 m RNA水平明显高于CC型患者(P<0.01)。影响NSCLC患者PFS的危险因素有:V297I位点和性别、ECOG评分。结论:在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中,VEGFR2基因V297I位点可能通过VEGFR2基因的表达影响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NSCLC患者的疗效和预后。
目的探究桂附定喘颗粒辅助治疗肾气虚证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咳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4年1月我院肾气虚证中晚期NSCLC咳喘患者100例,按简单排序随机法分对照组(西药)和研究组(桂附定喘颗粒联合西药),每组5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第1秒用力呼出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_(1))、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血清微RNA(micro RNA,miR)-200a、miR-375、莱切斯特咳嗽生活质量问卷(Leicester cough questionnaire,LCQ)、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QLQ-C30)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92.00%vs.76.00%,P<0.05);治疗后,研究组LCQ、QLQ-C30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FEV_(1)、PEF、FVC、血清miR-200a及miR-375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附定喘颗粒辅助治疗肾气虚证中晚期NSCLC咳喘患者可有效提升疗效,改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上调血清miR-200a、miR-375水平,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