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212例体会
- 2009年
- 姚林果张茂申
-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疝复发疝分型法
- 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6年
- 对36例(44条肢体)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均采用腔内激光治疗,其中1例(1条肢体)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对其近端20cm大隐静脉主干行腔内激光治疗15min后,切除送病理检查。结果36例患者手术时间(30±15)min,术后第2天下地活动,平均住院4d,10d后恢复正常工作,随访1~12个月无复发;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示大隐静脉主干均发生血栓性闭塞;病理学检查大隐静脉壁穿破,静脉腔内血栓形成。认为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
- 姚林果丁西平孙勇军董艳光
- 关键词:大隐静脉静脉曲张激光
- 替吉奥与卡培他滨同步放疗用于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比较卡培他滨与替吉奥同步三维适形放疗用于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各75例。两组患者均行三维适形放疗,A组患者同步加服卡培他滨片2.5 g;而B组患者则同步加服替吉奥胶囊,体表面积<1.25 m^2给予40 mg,bid,体表面积1.25~1.50 m2给予50 mg,bid,体表面积>1.50 m2给予60 mg,bi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随访1、2、3年生存情况及Ⅲ~Ⅳ级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率。结果:B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A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随访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3.33%、72.00%、58.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67%、53.33%、4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8.0个月,显著短于B组的9.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Ⅲ~Ⅳ级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同步辅助三维适形放疗用于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较卡培他滨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延长生存时间,且未增加毒副作用发生风险。
- 马杰姚林果刘世君丁西平李永生
- 关键词:卡培他滨根治手术结肠癌复发
- 原发性胃癌患者手术后真菌感染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癌患者手术后真菌感染的部位、菌株分布以及引起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原发性胃癌患者治疗以及真菌治疗提供有效的临床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7年4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494例原发性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感染患者真菌感染部位、菌株分布,并对引起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94例原发性胃癌患者共有23例手术后真菌感染,真菌感染率为4.66%,共检出51株真菌,其中白假丝酵母29株,占56.86%;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消化道为主,占47.83%和43.48%;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有吸烟史、年龄≥60岁、术后细菌感染是造成原发性胃癌患者手术后真菌感染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原发性胃癌患者手术后真菌感染率较高,同时术前有吸烟史、年龄≥60岁、术后细菌感染是造成原发性胃癌患者手术后真菌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治疗时应该根据上述因素进行有效预防及治疗。
- 马杰姚林果刘世君丁西平孟繁春李永生
- 关键词:原发性胃癌术后真菌感染独立危险因素
- 黏附分子CD24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5年
- 全世界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患者死于胃癌,全球每年新发胃癌80余万例,占所有新发癌症的9%[1].虽然化疗证明对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有益,但不能切除的或转移的胃癌患者的预后非常差.胃癌的发生与遗传易感性变异、分子改变、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许多研究已经发现了疾病的分子标志物,但胃癌发生发展的真正机制依然不太清楚.尽管我们知道胃癌根治切除术后容易复发,但目前没有分子标志物可用于预测胃癌切除后的复发.因此,更好地了解胃癌的形成和发展的相关分子机制,有助于探索治疗胃癌的更有效的措施.就CD24与胃癌关系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师鲁静姚林果
- 关键词:胃肿瘤
- 腔内激光联合腔镜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
- 刘世君姚林果丁西平孙勇军周冰张灿来潘国政王丽萍
- 该成果是医疗卫生领域的临床应用研究。其技术原理是:DIOMED激光能量由一根光纤传送,并且可以使用不同功率及模式来取得明显且可高度控制的组织效果。对于软组织切除、气化、凝固,可以使用裸光纤来接触组织。当光纤接触组织、其末...
- 关键词:
-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微创治疗
- 门静脉高压症的联合术治疗
- 2003年
- 目的 交流断流术加脾肾分流术联合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体会。方法 对我院 1994~ 2 0 0 0年采用断流术加脾肾分流术联合治疗的 12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 全组病例均获随访 ,除 1例在术后 15个月因肝癌死亡外 ,其余 11例均健在 ,其中 10例生活质量良好 ,并恢复原来工作 ,生存时间最短 15个月 ,最长 8年 ,中位生存时间 4年。术后均无出血和肝性脑病发生。结论 应用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避免了单一断流术、分流术及脾切除术的缺点 ,具有术后再出血率低 ,患者生存质量高及远期生存率高等优点 ,是一种理想的术式。
- 姚林果
-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联合术肝炎后肝硬变
- 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72例临床分析
- 2002年
- 姚林果丁西平
- 关键词: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股沟疝
- 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10例报告
- 1993年
- 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是一种少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由于起病隐匿,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常延误诊治。我院自1988年1月至1992年12月5年间共收治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1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 姚林果张承勋周长海董艳光
- 关键词:十二指肠肿瘤腺癌原发性
- 沉默结肠癌细胞中CO-029基因对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1的影响及与结肠癌转移之间的关系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通过RNA干扰技术沉默结肠癌细胞株HT-29细胞中CO-029基因的表达,检测其对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1(IFITM1)表达的影响,探讨它们和结肠癌转移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 HT-29细胞分为两组:NS组(未处理)和KD组(转染CO-029 siRNA)。通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观察两组细胞IFITM1表达的变化。结果 CO-029基因沉默后,IFITM1 mRNA和IFITM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8、1.05±0.11,明显高于NS组的0.51±0.02、0.41±0.02。结论 CO-029基因沉默后,IFITM1的表达明显升高,提示IFITM1和CO-029存在一定的关系,两者在结肠癌的发展中可能具有拮抗作用。
- 周新军姚林果刘世君李永生孙大伟
- 关键词:结肠癌HT-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