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叶 作品数:11 被引量:56 H指数:6 供职机构: 湖北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蛇葡萄属药用植物DNA分子鉴定及化学成分分析 本研究运用ITS2序列及psbA-trnH序列对葡萄科蛇葡萄属药用植物及其近缘种21个物种、125份实验样品进行鉴定,并通过对所得序列进行序列变异、遗传距离及构建系统邻接树分析,评估此两种序列对蛇葡萄属药用植物及其近缘种... 夏叶关键词:药用植物 化学成分 文献传递 筛选大叶蛇葡萄体外抗肿瘤活性物质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研究大叶蛇葡萄提取物对He La细胞增殖的影响,筛选有效抗肿瘤活性物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的大叶蛇葡萄石油醚、乙酸乙酯及水层萃取物和蛇葡萄素、杨梅素、杨梅苷、槲皮素及槲皮苷分别作用于He La细胞24、48、72 h后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蛇葡萄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乙酸乙酯萃取物、蛇葡萄素和杨梅素均有不同程度抑制He La细胞增殖的作用,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具有时效或量效关系;碘化丙啶单染法显示蛇葡萄素作用He La细胞12 h,G0/G1期细胞比率降低,S期细胞比率增加。结论乙酸乙酯提取物、蛇葡萄素和杨梅素对He La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蛇葡萄素可能通过阻滞He La细胞于S期而诱导细胞凋亡。 桂春 黄静 程佩佩 方玉 夏叶 张秀桥关键词:大叶蛇葡萄 蛇葡萄素 杨梅素 抗肿瘤 HELA细胞 细胞周期 ITS2序列鉴定“功劳叶”药材及其近缘混伪品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中药材同名异物现象对临床安全用药造成了潜在的威胁。本研究对两种"功劳叶"药材及其近缘混伪品进行分子鉴定,以确保临床准确用药。方法:本实验收集枸骨、阔叶十大功劳和细叶十大功劳及其近缘混伪品共9个物种45份实验样品,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总DNA,扩增ITS2序列并双向测序,采用Condon Code Aligner V 4.2.4对测序峰图进行拼接,应用MEGA 6.0进行序列变异分析,计算种内种间Kimura 2-Parameter(K2P)遗传距离,构建系统邻接(NJ)树。结果:基于ITS2序列的序列变异、最近距离法和系统邻接树分析结果均表明,冬青属枸骨以及十大功劳属阔叶十大功劳和细叶十大功劳均能与其混伪品很好地区分开。结论:ITS2序列可有效区分两种"功劳叶"药材及其近缘混伪品,为临床准确用药提供依据。 夏叶 周红 向丽 张秀桥 胡志刚关键词:枸骨叶 功劳叶 分子鉴定 ITS2序列鉴定十大功劳属药用植物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基于ITS2序列鉴定十大功劳属药用植物,以避免该属物种药用基原混乱。方法:收集十大功劳属物种作为实验材料,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总DNA,经PCR扩增、双向测序和序列拼接,应用MEGA 6.0对该属13个物种43条ITS2序列进行序列变异分析,计算种内种间Kimura 2-parameter(K2P)距离,构建系统邻接(NJ)树。结果:十大功劳属13个物种43条ITS2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各物种种内最大(平均)K2P距离均不大于种间最小(平均)K2P距离;系统NJ树结果显示,十大功劳属其中9个物种各自聚为一支。结论:ITS2序列对十大功劳属药用植物具有较好鉴定效果,为该属药用植物的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了分子依据。 明孟碟 张超 严绪华 刘美霞 夏叶 杨红兵 胡志刚关键词:药用植物 分子鉴定 大叶蛇葡萄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分析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利用双向电泳法研究大叶蛇葡萄活性成分蛋白表达。方法:采用Tris饱和酚提取和醋酸铵甲醇沉淀大叶蛇葡萄嫩叶中的蛋白质;运用双向电泳法分离蛋白质,并对扫描后的二维凝胶电泳图谱进行分析,得到蛋白质表征图谱。结果:根据各个样品间蛋白点灰度值的比值差异,选择了差异较大的7个蛋白点进行质谱鉴定,鉴定了其中两种蛋白,分别为Hypothetical Protein和Unnamed Protein Product。结论:双向电泳技术的应用为从分子水平研究大叶蛇葡萄活性成分蛋白表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黄静 桂春 答国政 夏叶 程佩佩 张秀桥关键词:大叶蛇葡萄 蛋白质组 蛋白质提取 双向电泳 野鸡尾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6年 该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民间常用草药野鸡尾的资源分布、形态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主要活性成分金粉蕨素的药理作用等的研究进展进行分类整理和综述。目前,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35种化合物,主要为黄酮类、香豆素类以及茚酮类等。药理作用研究表明,野鸡尾具有抗炎镇痛、解毒、解痉及抗肿瘤等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金粉蕨素具有保护内皮细胞、抗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抗癌作用。 方玉 程佩佩 夏叶 张明高 张秀桥关键词:金粉蕨素 化学成分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大青叶中靛蓝与靛玉红含量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青叶药材中靛蓝和靛玉红的含量。方法采用 Agilent TC-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90 nm。结果靛蓝和靛玉红分别在0.0103-1.0320μg,0.0098~0.9840μ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3%,100.44%(n=6)。结论河北安国产大青叶中靛蓝、靛玉红含量较高,品种质量较好。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为大青叶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肖英华 夏叶 程佩佩 方玉 答国政 黄静 张秀桥关键词:大青叶 靛蓝 靛玉红 野鸡尾与易混品乌蕨的生药鉴别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为建立野鸡尾药材的质量标准,对其进行生药鉴定研究,并与易混品乌蕨进行比较。方法:采用生药学传统方法对药材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定性鉴别,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孢子的形态。结果:确定野鸡尾根茎的性状鉴别特征、根茎与叶柄基部横切面的显微结构特征、粉末主要显微鉴别特征、薄层定性鉴别特征以及孢子在扫描电镜下的形态特征,并明确了野鸡尾与易混品乌蕨的主要区别是野鸡尾根茎与叶柄基部横切面中分体中柱为2个,乌蕨叶柄基部横切面维管束为1个;野鸡尾的孢子为四面体形,并可见三叉状裂隙,乌蕨的孢子正面观呈内凹形,背面观为椭圆形。结论:野鸡尾与乌蕨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定性鉴别以及扫描电镜下的孢子形态方面均不同,本研究为鉴别2种药材以及野鸡尾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了实验依据。 方玉 程佩佩 夏叶 张明高 张秀桥关键词:乌蕨 性状鉴别 显微鉴定 不同产地及不同药用部位马蓝中靛蓝和靛玉红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RP-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不同药用部位马蓝中靛蓝、靛玉红的含量。方法选用 Agilent TC-C18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 ),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柱温2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90 nm。结果靛蓝在0.0513~0.820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9.00%,RSD为1.30%(n=6)。靛玉红在0.0495~0.79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88%,RSD为1.51%( n =6)。结论马蓝中靛蓝、靛玉红因产地和药用部位的不同,含量差异较大。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可靠,可为马蓝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程佩佩 夏叶 方玉 答国政 黄静 张秀桥关键词:靛蓝 靛玉红 纳米雄黄炮制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以炮制品得率及残渣质量,粒径分布,As2S2和As2O3的含量为指标,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纳米雄黄的影响,筛选其最佳炮制方法。方法: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纳米雄黄生品,利用水飞法、酸水飞法和碱水飞法对其进行炮制,计算各炮制品得率及残渣质量;利用激光散射法测定粉体粒径,电镜扫描法观察粉体的表观形貌;直接碘量法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Ag-DDC法)分别测定各样品中As2S2与As2O3的含量。结果:水飞品、酸水飞品和碱水飞品的得率分别为96.71%,95.86%,79.08%,残渣质量分别为0.328,0.891,2.208 g;生品及各炮制品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57.3±4.8),(143.9±6.2),(137.7±4.5),(139.8±5.3)nm;As2S2质量分数分别为(94.26±1.33)%,(98.97±0.98)%,(99.58±1.45)%,(99.37±2.60)%,As2O3质量分数分别为(9.64±0.68),(3.44±0.29),(2.83±0.27),(18.17±1.70)mg·g-1。结论:3种炮制方法均能减小纳米雄黄生品的粉体粒径,提高其As2S2的含量,且水飞法和酸水飞法均可降低其As2O3的含量。确定最佳炮制方法为酸水飞法。 程佩佩 方玉 夏叶 黄静 答国政 尚祥伟 张秀桥关键词:纳米雄黄 粒径 AS2S2 高能球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