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焰

作品数:5 被引量:56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开发潜力评价
  • 2篇可持续利用
  • 2篇矿产
  • 2篇矿产资源
  • 2篇耕地
  • 2篇耕地资源
  • 1篇洞庭湖
  • 1篇洞庭湖区
  • 1篇行洪
  • 1篇生态承载力
  • 1篇生态足迹
  • 1篇生态足迹模型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结构
  • 1篇土地利用类型
  • 1篇平垸行洪
  • 1篇可持续发展
  • 1篇湖区
  • 1篇耕地压力
  • 1篇耕地压力指数

机构

  • 5篇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唐焰
  • 3篇李晓青
  • 2篇刘明亮
  • 1篇孙佳
  • 1篇戴爱德
  • 1篇谢春花
  • 1篇谢炳庚

传媒

  • 1篇矿业研究与开...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经济地理
  • 1篇当代经济管理

年份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汝城县矿产资源开发潜力评价及其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汝城县是湖南省的贫困县 ,矿业经济是其经济支柱之一。由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一系列问题 ,矿产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的优势并没有体现出来。文章在重点分析矿产资源开发潜力和供需形势的基础上 ,提出了弃弱扶强、提高综合利用水平等可持续发展对策 。
刘明亮唐焰
关键词: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
洞庭湖区平垸行洪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以湖南沅江市为例被引量:2
2004年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以后,洞庭湖区"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工程的实施,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以洞庭湖水系沅水归宿之地沅江市为例,分析了沅江市1999—2003年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发现:区域内耕地面积减少,水域面积大增;耕地面积转移是其它土地利用类型新增面积的主要来源;城镇农村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新增面积呈高速扩展之势。对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各类土地转化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农用地、未利用地向建设用地的转移是该区域内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主导趋势,其中大量侵占农用地成为增加建设用地的主要途径。
李晓青孙佳唐焰谢春花
关键词:平垸行洪土地利用类型洞庭湖区
湖南省生态足迹初步研究
本文根据1996年到2003年的数据,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湖南省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分析和预测,并根据计算结果对湖南生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结论如下:(1)湖南省生态赤字的存在表明湖南经济的发展在1996年...
唐焰
关键词:生态足迹模型生态承载力耕地资源
文献传递
湖南省耕地压力现状分析及趋势预测被引量:49
2003年
人口的增长,城市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使有限的耕地资源日趋紧张。从湖南省人均耕地现状出发,用更新后的人均耕地警戒值和实际人均耕地的比值对湖南耕地压力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运用回归模型预测耕地压力的变化趋势,为缓解耕地压力、合理利用耕地资源提供依据。
李晓青谢炳庚戴爱德唐焰
关键词:耕地资源耕地压力指数
汝城县矿产资源开发潜力评价及其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2004年
汝城县是湖南省的贫困县,矿业经济是其经济支柱之一。由于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一系列问题,矿产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的优势并没有体现出来。文章在重点分析矿产资源开发潜力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利用对策,以期为汝城县矿业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刘明亮李晓青唐焰
关键词:矿产资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