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敬之

作品数:18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教兴卫工程”青年科技项目国际原子能机构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虫病
  • 5篇疟疾
  • 4篇血吸虫
  • 4篇血吸虫病
  • 4篇吸虫
  • 4篇吸虫病
  • 3篇学龄
  • 3篇学龄儿童
  • 3篇疫情
  • 3篇流动人口
  • 3篇儿童
  • 2篇碘营养
  • 2篇钉螺
  • 2篇疫情分析
  • 2篇营养
  • 2篇线虫
  • 2篇线虫病
  • 2篇消除疟疾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机构

  • 17篇苏州市疾病预...
  • 2篇常熟市疾病预...
  • 1篇江苏省血吸虫...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江苏省吴江市...

作者

  • 17篇吴敬之
  • 11篇周靖
  • 9篇吴秀珍
  • 2篇钱金凤
  • 2篇周卫恩
  • 1篇洪承皎
  • 1篇江伟威
  • 1篇张军宁
  • 1篇童建
  • 1篇傅春玲
  • 1篇李明川
  • 1篇张钧
  • 1篇胡佳
  • 1篇黄伊

传媒

  • 5篇中国血吸虫病...
  • 3篇公共卫生与预...
  • 2篇东南大学学报...
  • 2篇热带病与寄生...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2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6—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钉螺扩散时空分布特征
2024年
目的了解2016—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钉螺扩散分布及时空聚集性特征,为该市精准控制钉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6—2023年苏州市钉螺监测数据,获取各年钉螺扩散面积、新发和复现有螺面积。利用ArcGIS 10.7软件开展苏州市钉螺扩散情况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索钉螺扩散环境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聚集类型和位置;利用SaTScan 10.0.2软件开展苏州市钉螺扩散情况时空扫描分析,探索钉螺扩散聚集性和聚集范围。结果2016—2023年,苏州市钉螺累计扩散面积677171 m^(2),其中新发有螺面积376230 m^(2)、复现有螺面积300941 m^(2)。全局自相关分析发现,2016—2023年苏州市钉螺扩散整体呈现聚集性(Moran's I=0.066,P=0.007),其中2019年(Moran's I=0.086,P=0.001)和2021年(Moran's I=0.045,P=0.003)钉螺扩散面积亦存在空间聚集性。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2016—2023年苏州市钉螺扩散整体存在聚集区,“高-高”聚集区包括光福镇和东渚街道,各年“高-高”聚集区主要分布于苏州市西南部。时空扫描分析显示,2016—2023年苏州市钉螺扩散面积和复现有螺面积存在两个聚集区,其中范围较大的聚集区包含光福镇、东渚街道、通安镇、望亭镇[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22.34,对数似然比(log likelihood ratio,LLR)=163295.32,P<0.001],范围较小的聚集区包括胥口镇、木渎镇和香山街道(RR=2.73,LLR=921.92,P<0.001)。结论2016—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存在钉螺扩散聚集区,应提高查灭螺工作质量,因地制宜地加强扩散高风险区域钉螺控制工作。
施倩雯沈玲娥周靖吴敬之
关键词:血吸虫病湖北钉螺空间自相关
盐业体制改革前后苏州市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了解苏州市盐业体制改革前后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为碘缺乏病监测工作提供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方法按照《江苏省碘缺乏病监测方案》,采集居民户食用盐盐样、尿样,检测盐碘、尿碘含量。结果盐业体制改革前后,学龄儿童家庭户盐碘中位数分别为23.20、23.10 mg/kg,孕妇家庭户盐碘中位数分别为23.40、22.80 m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46、-7.728,P均<0.01)。改革前后,学龄儿童碘盐覆盖率分别为98.29%(4930/5016)、95.98%(5919/6167),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96.25%(4828/5016)、91.47%(5641/6167),合格碘盐食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88,P<0.01);孕妇碘盐覆盖率分别为98.71%(2372/2403)、95.97%(2908/3030),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97.00%(2331/2403)、92.21%(2794/3030),合格碘盐食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89,P<0.01)。盐业体制改革前后,学龄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93.00μg/L、198.9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53,P<0.01);孕妇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59.00μg/L、155.20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71,P=0.170>0.01)。结论盐业体制改革后,合格碘盐食用率、尿碘中位数指标虽达到消除标准,碘营养状况总体依然处于适宜水平,但是学龄儿童和孕妇家庭户合格碘盐食用率降低,孕妇尿碘处于适宜值下限,提示应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提高重点人群食用合格碘盐意识。
苏静吴秀珍周靖吴敬之
关键词: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苏州市钉螺潜在适生区预测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预测苏州市钉螺适生范围,为精准、高效地开展查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钉螺定位数据经整理、质控后用ENMTools包筛选。环境数据下载自WorldClim全球气候数据库和资源环境科学数据平台,用ArcGIS 10.7软件统一坐标系和裁剪。使用MaxEnt 3.4.3软件建模,根据贡献率及彼此间相关性的大小筛选环境因子。模型预测结果用AUC值评价。结果:经筛选后41个钉螺分布点和12个环境因子纳入模型,其中最干季度平均温度(bio9)、最冷季度降水量(bio19)和最湿月降水量(bio13)对模型贡献率最高,分别是17.4%、15.0%和14.2%。AUC均值为0.922±0.05,模型拟合精度为“极好”。预测结果显示,苏州市钉螺高概率适生区主要分布在金庭镇、东山镇、光福镇等乡镇,占全市面积的3.02%,中概率适生区围绕在高概率适生区外围和沙溪镇,占全市面积的4.24%。结论:苏州市钉螺适生区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7.26%,可指导未来查螺工作。
施倩雯沈玲娥周靖吴敬之
关键词:钉螺
苏州市2002~2006年疟疾防治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苏州市基本消灭疟疾后监测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为今后制定疟防对策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三热"病人及外来流动人口作血检侦察,涂制厚、薄血片,姬氏染色,镜检疟原虫;现症病人采用氯喹+伯喹8天疗法治疗。每年4~5月份对2年疟史者进行休根治疗;流行季节对小学生和来自疟区的流动人口进行IFAT检测。结果2002~2006年本地居民与流动人口病例的构成有差异(χ2=16.61,P<0.05);2002~2006年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逐年上升,各年度间血检阳性率有差异(χ2=67.24,P<0.05);IFAT检测儿童与成人的阳性率有差异(χ2=12.05,P<0.05)。结论对流动人口、出入非洲等国家的劳务人员实施行之有效的抗疟措施,是当前和今后抗疟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加强流动人口疫情监测,密切关注本地区的疫情动态,防止疟疾的爆发流行。
钱金凤吴秀珍汪树铭吴敬之
关键词:疟疾流动人口
电离辐射诱导人外周血淋巴细胞gadd45基因表达的变化被引量:15
2004年
傅春玲童建江伟威吴敬之张军宁洪承皎
关键词:电离辐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苏州市8~10岁学龄儿童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究苏州市8~10岁学龄儿童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PPS抽样法,对纳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甲状腺B超检查,同时检测盐碘、尿碘含量。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甲状腺结节患病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调查对象2048人,其中甲状腺结节患病率23.34%(478/2048),男童结节患病率20.98%(218/1039),女童结节患病率25.77%(260/1009)。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OR=1.338,P=0.006)、身高(OR=1.993,P=0.001)、富碘食物摄入频率(OR=0.862,P=0.048)及是否补充营养制剂(OR=1.469,P=0.008)与甲状腺结节患病呈相关关系。结论苏州市8~10岁学龄儿童甲状腺结节患病率23.34%,女性、身高偏高、富碘食物经常摄入及补充营养制剂与甲状腺结节患病存在统计学关联,有可能是患病的危险因素,但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苏静胡佳吴秀珍吴敬之周靖
关键词:学龄儿童甲状腺结节
苏州市肠道线虫病纵向监测报告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索苏州市肠道线虫病低感染率情况下,有效控制其流行和巩固防治效果的措施。方法选择吴江市庙港镇合群村,连续三年运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和饱和盐水漂浮法,监测人群的肠道线虫病感染情况。感染者每年两次运用甲苯咪唑进行驱虫治疗。结果2003年调查519人,感染肠道寄生虫20例,均为钩虫感染,感染率3.85%,2004年调查524人,感染肠道寄生虫2例,均为钩虫感染,感染率0.38%;2005年调查533人,感染肠道寄生虫5例,同样均为钩虫感染,感染率0.94%,感染率在三年内下降了75.58%,男、女感染率存在显著差别(χ2=4.40,P<0.05),50~59岁年龄组的感染率为44.44%,明显高于其它年龄组。结论在目前苏州市肠道线虫病低感染率情况下,感染者的正规治疗以及卫生意识的培养,个人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相关健康知识的宣传,均可以有效控制流行,巩固防治成果,但重点人群的变化仍是今后监测的重点。
汪树铭吴敬之梅火根刘元根
关键词:肠道寄生虫肠道线虫病改良加藤厚涂片法肠道寄生虫低感染率钩虫感染
苏州市流动人口疟疾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监测被引量:1
2008年
汪树铭钱金凤吴秀珍吴敬之胡一河
关键词: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流动人口疟疾本地儿童
苏州市消除疟疾后传疟媒介种群及密度监测结果分析
2020年
目的了解苏州市消除疟疾后传疟媒介种群及密度现状,为消除疟疾后输入性疟疾引起本地继发感染的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6-10月苏州市所辖7个县(区),采用全通宵诱蚊灯法和半通宵人诱法进行按蚊种群和密度监测;在水稻田及周边灌溉水体等环境用500 mL勺取20勺水观察按蚊幼虫密度。结果苏州市2019年6-10月全通宵诱蚊灯法室内共捕获中华按蚊40只,密度为0.19只/灯·夜,外捕获中华按蚊44只,密度为0.21只/灯·夜;2019年6-10月半通宵人诱法共捕获中华按蚊89只,平均叮人率为0.21只/人·h;2019年6-10月份水稻田及周边环境中华按蚊幼虫密度为0.37条/勺。结论消除疟疾后,苏州市的传疟媒介主要是中华按蚊,未监测到嗜人按蚊的存在;2019年6-10月中华按蚊的密度低于往年。
吴秀珍吴敬之周靖苏静
关键词:疟疾中华按蚊嗜人按蚊
苏州市2006年疟疾疫情分析
2007年
目的了解苏州市2006年疟疾流行态势,为制定疟疾防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苏州市2006年疟疾流行情况分析。结果2006年苏州市报告疟疾病例97例,发病率为0.1153/10万,报告流动人口病例90例。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15岁~40岁之间.男性63例占报告病例的64.95%。结论苏州市应该针对不同目标人去制定疟疾防制措施,探索和选择流动人口疟疾管理的有效方法。
周一芳吴敬之
关键词:疟疾流行病学流动人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