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丽霞

作品数:30 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大庆龙南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麻醉
  • 7篇手术
  • 6篇丙泊酚
  • 5篇神经阻滞
  • 5篇全身麻醉
  • 4篇术后
  • 4篇七氟烷
  • 4篇老年
  • 4篇芬太尼
  • 4篇氟烷
  • 3篇镜检
  • 2篇镇痛
  • 2篇瑞芬太尼
  • 2篇术后认知
  • 2篇双频指数
  • 2篇氯胺酮
  • 2篇麻醉诱导
  • 2篇脑电双频
  • 2篇脑电双频指数
  • 2篇老年患者

机构

  • 19篇大庆龙南医院
  • 16篇大庆油田总医...
  • 3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大庆油田总医...
  • 2篇吉林大学白求...

作者

  • 24篇吴丽霞
  • 14篇赵立明
  • 7篇杨宝慧
  • 6篇李文波
  • 5篇田春梅
  • 3篇高瑞英
  • 3篇夏元升
  • 3篇佟香芝
  • 2篇麻海春
  • 2篇陈志奇
  • 2篇高瑞英
  • 2篇张云红
  • 2篇都兴光
  • 2篇杨宝会
  • 2篇田春梅
  • 1篇胡玲玲
  • 1篇叶红
  • 1篇高华
  • 1篇王丹
  • 1篇王寒冰

传媒

  • 6篇齐齐哈尔医学...
  • 6篇中国伤残医学
  • 4篇中国现代药物...
  • 3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19
  • 3篇2017
  • 4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8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在声带息肉摘除术中应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采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在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60例行声带息肉摘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睁眼、拔管、定向力恢复及离开手术室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自主呼吸时间(4.7±1.8)min、睁眼时间(6.4±2.1)min、拔管时间(8.5±2.3)min、定向力恢复时间(11.8±2.7)min、离开手术室时间时间(13.2±3.2)min,短于对照组相应的术后自主呼吸时间(8.9±2.5)min、睁眼时间(11.6±2.8)min、拔管时间(12.9±3.0)min、定向力恢复时间(20.3±3.7)min、离开手术室时间时间(23.4±4.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瑞芬太尼的同时七氟醚诱导术后苏醒快,且无烦躁现象,符合声带息肉摘除术麻醉的要求。
赵立明吴丽霞叶红
关键词:声带息肉摘除术七氟醚瑞芬太尼麻醉
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对臂丛神经阻滞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辅助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60例上肢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术前采用罗哌卡因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30例)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感觉、运动阻滞时长。同时记录麻醉前、阻滞起效时、手术结束时、阻滞消失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值。结果观察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感觉、运动阻滞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前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阻滞起效时、手术结束时观察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低于麻醉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辅助臂丛神经阻滞可加速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延长麻醉阻滞时间,降低手术期间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值得临床推广。
赵立明吴丽霞杨宝会
关键词:上肢手术臂丛神经阻滞
Narcotrend监测用于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讨Narcotrend监测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 40例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患者.A组患者术中根据Narcotrend调节麻醉深度,Narcotrend值维持在D2~E0;B组患者术中患者根据呼吸、循环及患者体动调节麻醉深度.记录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时(T1)、手术开皮(T2)、拔除气管导管(T3)时点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结果 两组患者T1、T2、T3时点血压较T0低;与B组比较,A组患者各时点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术后苏醒时间短,丙泊酚总用量少.结论 Narcotrend监测用于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可使麻醉平稳,减少麻醉药物的过量使用,缩短麻醉复苏时间.
吴丽霞赵立明张云红李文波米冬梅高瑞英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人
氯普马嗪用于预防PCA中恶心呕吐85例临床观察
2013年
目的:研究氯普马嗪用于PCA中出现的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方法:共观察了四组共85例下肢骨科病人,均行皮下PCA镇痛。其中N组(n=24)和Ⅰ组(n=18)镇痛药均为1.2 mg丁丙诺啡+3 mg氟哌利多,II组(n=22)镇痛药液为1.2 mg丁丙诺啡+30 mg氯普马嗪+3 mg氟哌利多,Ⅲ组(n=21)镇痛液为1.2 mg丁丙诺啡+8 mg恩丹斯琼+3 mg氟哌利多,都用0.9%的生理盐水稀释到100 mL。结果:镇痛效果相似,无显著差异。Ⅱ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Ⅰ组和Ⅲ组,有显著差异。N组与I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氯普马嗪用于术后PCA镇痛预防恶心呕吐的效果优于氟哌利多和恩丹斯琼。
吴丽霞赵立明张艳丽佟香芝
关键词:盐酸丁丙诺啡氟哌利多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靶控输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老年人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靶控输注(TCI)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老年人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120例ASAⅠ-Ⅱ级接受全麻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靶控输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A组60例)和脑电双频指数监测靶控输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B组60例)。A组根据患者临床体征(如意识、血压、肢动)调整丙泊酚用量,B组根据BIS值调整丙泊酚和瑞芬太尼TCI血浆靶浓度,维持BIS值在55-60。比较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丙泊酚总量、术后清醒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B组T1、T2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下降幅度小于A组(P〈0.05);B组丙泊酚用量和苏醒时间均明显小于A组(P〈0.05);B组呛咳、呃逆,术后恶心、呕吐、躁动的发生率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呼吸抑制、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脑电双频指数监测靶控输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可安全地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可减少丙泊酚用量,苏醒迅速,但需密切观察术中呼吸、循环变化。
赵立明吴丽霞杨宝慧麻海春
关键词:胃镜检查脑电双频指数靶控输注丙泊酚
剖宫产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不同效果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与硬膜外麻醉(EA)在剖宫产术中的不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有40例,采用CSEA麻醉,对照组也有40例,采用EA麻醉。观察2组患者的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恶心及呕吐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SEA起效快、肌松好、产妇痛苦小、对母婴安全、麻醉效果好,是一种非常适合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方法。
赵立明吴丽霞杨宝慧
关键词: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
七氟烷与氯胺酮麻醉诱导用于患儿全身麻醉效果研究
2017年
本文就七氟烷与氯胺酮麻醉诱导用于患儿全身麻醉的效果进行研究对比。方法 选取我院近一年的92例全身麻醉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6例。对参照组患儿予以氯胺酮麻醉诱导,对实验组患儿予以七氟烷麻醉诱导,对比两组的麻醉诱导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恢复自主呼吸均对比参照组更快,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经统计P<0.05。结论 在小儿全身麻醉中,予以七氟烷进行麻醉诱导较比氯胺酮更具优势,具有起效快、恢复快以及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吕艳玲李文波吴丽霞刘萍王磊
关键词:七氟烷氯胺酮麻醉诱导全身麻醉
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对卵巢癌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对卵巢癌患者全身麻醉(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80例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依托咪酯麻醉诱导,观察组采用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麻醉诱导。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1 min(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1 min(T3)、插管后5 min(T4)、插管后15 min(T5)这6个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结果在T1、T2、T3、T4时间点,观察组患者的SBP、DBP与T0时间点比较下降较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5时间点,与T0时间点比较接近。在T1时间点,观察组的HR与T0时间点比较有所减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3、T4、T5这4个时间点观察组患者的HR与T0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T1时间点的SBP、DBP下降与观察组相仿,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间点SBP、DBP上升,HR增快,与T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4有所回降;在T5时间点,与T0时间点比较接近。结论将依托咪酯与丙泊酚联合使用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能获得平稳的血流动力学效应,避免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赵立明杨宝慧吴丽霞夏元升胡玲玲
关键词:卵巢癌诱导麻醉
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对老年患者骨科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择期老年患者骨科手术病例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静脉快速诱导,患者术前24小时,术后12小时,48小时、7天对患者再次进行MMSE评分,比较麻醉手术前后MMSE评分的变化,并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前MMSE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术后12小时、48小时的MMSE评分均低于术前组(P〈0.05),术后7天2组的MMSE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七氟烷与丙泊酚均可影响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早期认知功能,但都恢复较快.
李文波陈志奇王丹吴丽霞田春梅
关键词:七氟烷丙泊酚老年患者骨科手术
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观察组(七氟烷组)和对照组(丙泊酚组)。比较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的MMSE评分及血浆SI00β蛋白浓度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前MMSE评分及术前SI00β蛋白指标检测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MMSE评分:术后6 h、1 d、3 d两组评分相比,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到术后7 d时基本恢复正常,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SI00β蛋白指标检测值与手术之前进行比较均升高,差异显著,P<0.05;术后6 h、1 d、3 d、7 d观察组SI00β蛋白指标检测值稍高于对照组,但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与丙泊酚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均有影响。但七氟烷麻醉后患者有较高的MMSE评分和较低的SI00β水平,恢复快,更适合老年患者的麻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赵立明吴丽霞杨宝慧夏元升
关键词:麻醉七氟烷丙泊酚MMSE评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