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娥
- 作品数:27 被引量:93H指数:5
- 供职机构:内蒙古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微出血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0年
- 脑小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的与年龄相关的脑血管疾病,隐匿起病,发展缓慢,显著增加了未来卒中的发生风险,临床上常缺乏特异性表现,患者可出现认知功能下降、精神情感改变、步态障碍、吞咽及排尿功能异常等。脑微出血(CMBs)是脑小血管病的重要类型之一,主要依据影像学进行诊断,在磁共振T2*加权梯度回波或磁敏感加权成像上表现为小的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均质的低信号影。目前认为CMBs的病理机制有两种,即由高血压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所致的小血管玻璃样变性和血管淀粉样变性所致的微小血管壁损害。
- 雍雯郭霞吴丽娥
- 关键词:脑微出血
- 包头市居民饮用中纯净水、矿泉水的卫生调查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了解包头市居民生活饮用纯净水、矿泉水的卫生状况。方法2003年3—5月,抽取包头市青、昆两区部分居民饮用中的纯净水、矿泉水水样,采用标准的检验方法,检验水样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按照国家标准,对瓶装水的卫生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生活饮用中的纯净水、矿泉水的卫生状况均较差,纯净水合格率为41.41%(53/128),矿泉水的合格率为34.17%(41/120)。不合格水样中以细菌总数超标者所占比重较大。且放置时间越长,细菌总数超标就越严重。结论包头市生活饮用中纯净水、矿泉水的卫生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建议居民每桶水饮用时间不宜过长。
- 高志祥吴丽娥马淑一
- 关键词:纯净水矿泉水卫生调查
- 急性脑梗死后肺炎的易感因素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后肺炎的易感因素,并探讨其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连续纳入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住院并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搜集患者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入院时体温、血压、血糖、C-反应蛋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吞咽功能评分,辅助检查结果,记录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肺炎。出院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价。结果:397例患者中61例发生肺炎,占15. 4%;入院时NIHSS评分为卒中后肺炎的危险因素(OR=1. 495,P <0. 05);肺炎组中高龄、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入院时NIHSS评分高、意识障碍、吞咽困难者预后不良,且与非肺炎组相比,肺炎组的CRP、尿酸、尿微量白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后发生肺炎与入院时NIHSS评分有关,且高龄、合并基础疾病、入院时NIHSS评分高、意识障碍、吞咽困难等导致近期预后不良。
- 李方睿吴丽娥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肺炎预后
- 小动脉硬化型脑小血管病患者淡漠与影像学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小动脉硬化型脑小血管病(arteriosclerotic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aCSVD)患者淡漠与影像学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性纳入2023年8月至2024年8月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诊断为aCSVD患者143例,根据修订情感淡漠评定量表(modified apathy evaluation scale,MAES)评分将受试者分为淡漠组(MAES评分>14分)68例和非淡漠组(MAES评分≤14分)75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影像学标志物差异。结果淡漠组年龄、高血压比例明显高于非淡漠组,受教育年限、MMSE评分明显低于非淡漠组(P<0.05,P<0.01)。淡漠组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Fazekas评分、新近皮质下小梗死(recent small subcortical infarct,RSSI)、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基底节血管周围间隙(perivascular space,PVS)、半卵圆中心PVS、脑萎缩、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CMB)、影像学总负荷评分明显高于非淡漠组(P<0.01)。aCSVD患者MAES评分与WMH Fazekas评分、RSSI、LI、基底节PVS、半卵圆中心PVS、脑萎缩、CMB、影像学总负荷评分均呈正相关(P<0.01)。WMH Fazekas评分为aCSVD患者淡漠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18,95%CI:1.343~3.664,P=0.002)。结论aCSVD患者影像学标志物评分越高,淡漠程度越重。
- 李华马尚佳高德旺吕佳瑜于文龙王璐郭霞吴丽娥
- 关键词:情感淡漠腔隙性
- 脑小血管病认知障碍与血清VEGF及PEDF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al derived factors,PEDF)与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vascular disease,CSVD)认知障碍的关系,为筛查CSVD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提供有效的生物学标记物。方法:连续性纳入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CSVD患者,完善患者临床信息资料、3.0 T头颅MRI检查包括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弥散加权成像及磁敏感加权成像等相关检查,采用VEGF、PEDF 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VEGF、PEDF浓度。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CSVD认知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运用SPSS 26.0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血清VEGF、PEDF浓度对CSVD认知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①共纳入193例患者,VCI组90例(46.6%),非VCI组103例(53.4%)。2组比较显示,VCI组受教育年限、既往高血压病史、腔隙性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入院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血肌酐、胱抑素C、血清VEGF浓度、血清PEDF浓度与非VC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运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VEGF浓度较高(优势比1.393,95%CI=1.011~1.920,P=0.042)是CSVD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清PEDF相对低表达(优势比0.521,95%CI=0.384~0.707,P=0.000)是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VEGF浓度联合PEDF浓度联合预测脑小血管病认知障碍的曲线下面积为0.769(95%CI=0.705~0.832,P<0.001),敏感性为0.911,特异性为0.612;最佳截断值为128.61 pg/mL、100.95 ng/mL,均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血清VEGF浓度和PEDF浓度与CSVD认知障碍存在显著相关性,血清VEGF浓度联合PEDF浓度可作为CSVD认知障碍的指标。
- 郭霞孙洪英雍雯王楠刘美玉吴丽娥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 神经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炎症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好发于中老年患者的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目前普遍的共识是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eptide,Aβ)沉积后触发神经元纤维缠结、突触丢失和细胞死亡导致AD的发生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神经炎症过程在AD的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炎症密切相关[1]。一方面,神经炎症可以引发神经胶质细胞的吞噬功能激活免疫应答以消除潜在的病原体并去除其碎片;另一方面,神经炎症通过促进Aβ沉积的细胞毒性物质而产生不良作用,加剧AD患者神经元的损害。本综述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神经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炎症在AD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以期为AD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治疗提供新策略。
- 张帅强吴丽娥郭孖马尚佳李华吕佳瑜高德旺郭霞
- 关键词:神经胶质阿尔茨海默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 功能性认知障碍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1年
- 功能性认知障碍(FCD)是一种由于大脑对认知过程的监控和调节功能异常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核心症状为患者主诉存在持续的认知功能下降,与客观的神经心理学评估和(或)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功能表现不匹配,症状持续至少6个月无明显进展。FCD概念及诊断标准的提出,有助于优化认知领域的诊疗和研究,而临床对FCD的认识和临床应用还有很大不足。本综述对FCD的概念、研究现状、临床表现和诊断进行了较全面地综述,有助于识别非退行性病变引起的主观认知功能下降,并进行个体化的干预治疗。
- 郭霞陈科良吴丽娥崔梅郁金泰
- 关键词:元认知发病机制
- 脑小血管病淡漠的神经网络机制
- 2025年
- 淡漠是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常见的神经精神症状,临床常表现为目标导向行为减少、认知活动降低及情感表达减少等。CSVD患者淡漠的出现可能与神经网络功能障碍有关,且与认知功能损害存在密切联系。本文旨在对CSVD患者淡漠的神经网络机制进行综述。
- 李华马尚佳高德旺吕佳瑜于文龙郭霞吴丽娥
- 关键词:淡漠神经网络
- 医院使用中消毒剂污染调查
- 2004年
- 目的 :了解医院使用中消毒剂的污染情况。方法 :对包头市 13所医院使用中消毒剂调查 ,进行细菌总数测定、霉菌培养和HBsAg测定。细菌总数测定和霉菌培养采用琼脂平板涂抹法 ,HBsAg测定采用ELISA法。结果 :细菌总数超标率为 2 7.2 4% ,霉菌检出率 2 1.5 4% ,HBsAg阳性率为 2 3 .5 8%。消毒剂随使用时间的延长污染加重 ;用于侵袭性器械消毒者污染严重 ;不同级别的医院及不同科室所使用的消毒剂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结论 :包头市医院消毒剂在使用中污染较为严重 ,要引起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
- 高志祥吴丽娥白华民
- 关键词:细菌总数HB霉菌涂抹法
- 包头地区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 2024年
- 目的:了解包头地区不同人群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现状,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为制定心脑血管病精准防控策略提供数据参考。方法: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包头地区40岁以上常住居民,调查研究对象一般情况、心脑血管疾病认知水平及他汀使用情况,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共登记有效调查对象2100例,年龄为(58.7±11.0)岁(40~94)岁,男性占45.1%(n=948)。其中既往有心脑血管疾病(CVD)史占14.2%(298例),无CVD有危险因素人群49.5%(1040例),正常人群36.3%(762例)。包头地区报告使用他汀类药物比例14.8%,三组人群分别为46.3%、14.2%、3.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VD组中,女性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可能性小;高龄、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且CVD认知水平高则与他汀使用率呈正相关。CVD危险因素组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高龄、CVD认知水平高,他汀类药物使用可能性大,农村、吸烟、肥胖人群可能性小。正常组人群服用他汀原因占比:自觉应服用>亲友介绍>广告媒体宣传>医生处方。结论:内蒙古包头地区人群在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一级预防中他汀类药物使用不规范,不同亚组人群中差异较大,且存在正常人群过度用药情况。
- 白茹玉吴丽娥郭霞张佳于文龙禹延雪
-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心血管疾病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