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汰

作品数:98 被引量:307H指数:10
供职机构: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甘肃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8篇科技成果
  • 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标准

领域

  • 91篇农业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3篇马铃薯
  • 17篇马铃薯新品种
  • 16篇选育
  • 13篇栽培
  • 11篇晚熟
  • 9篇栽培技术
  • 8篇旱地
  • 7篇马铃薯品种
  • 6篇地膜
  • 6篇淀粉
  • 6篇山旱地
  • 6篇高产
  • 5篇杂交
  • 5篇施肥
  • 5篇品种(系)
  • 4篇性状
  • 4篇种质
  • 4篇种质资源
  • 4篇鲜食
  • 4篇膜覆盖

机构

  • 96篇天水市农业科...
  • 9篇甘肃农业大学
  • 6篇天水师范学院
  • 3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甘肃省农业工...
  • 1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97篇吕汰
  • 65篇郭天顺
  • 60篇王鹏
  • 49篇颉炜清
  • 46篇李芳弟
  • 40篇何二良
  • 32篇齐小东
  • 28篇窦俊焕
  • 26篇罗照霞
  • 25篇杨晨
  • 22篇王廷杰
  • 21篇赵中梁
  • 14篇宋怡
  • 13篇赵国良
  • 11篇杨志奇
  • 10篇裴建文
  • 10篇王娟
  • 8篇赵文涛
  • 7篇周丰
  • 5篇赵跟虎

传媒

  • 24篇中国马铃薯
  • 23篇甘肃农业科技
  • 7篇中国蔬菜
  • 4篇农业科技通讯
  • 3篇农业科技与信...
  • 3篇天水师范学院...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寒旱农业科学
  • 1篇种子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农业机械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果树
  • 1篇中国种业
  • 1篇作物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中国瓜菜

年份

  • 4篇2025
  • 3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6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3
  • 11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铃薯新品种天薯12号的选育被引量:2
2014年
天薯12号是以品系天97-8-98为母本,庄薯3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从出苗至块茎成熟126d(天)左右,属晚熟品种。薯块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浅而紫。单株结薯4.1个,平均单薯质量105g,大中薯率87.4%。每667m2产量在1500kg以上,适于甘肃天水、临夏、定西、平凉、陇南等地种植。
吕汰何二良郭天顺王鹏谢炜清李芳弟齐小东
关键词:马铃薯晚熟
天水市地膜西红柿、辣椒、大白菜千公斤产量养分吸收量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通过对天水市不同菜区两年三点(共6点次)高产地膜栽培大田西红柿、辣椒、大白菜取样化验分析,研究了天水市气候条件下每生产1000公斤蔬菜植株从土壤中吸收带走的养分量。结果表明:现栽培水平、气候、土壤条件下每生产1000公斤蔬菜,植株从土壤中吸收带走的养分量西红柿为:N2.263kg、P2O5为0.569kg、K2O为3.231kg;辣椒为:N0.600%、P2O50.0932%、K2O0.786%;大白菜为:N2.022kg、P2O50.574kg、K2O1.732kg。
裴建文吕汰柴晓芹赵国良王娟
关键词:大白菜辣椒西红柿养分吸收量植株地膜
马铃薯育成品种晚疫病抗性及产量的鉴定与评价被引量:20
2018年
为筛选出晚疫病抗性强、产量高、适宜于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和优质的亲本材料,研究以‘天薯10号’为对照,对23份国内育成的马铃薯品种的晚疫病抗性、产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农天1号’、‘天薯12号’、‘天薯10号’(CK)、‘陇薯10号’、‘陇薯13号’、‘青薯9号’、‘陇薯11号’和‘陇薯12号’8个品种表现为植株高抗(HR)晚疫病,杂交育种中可作为抗晚疫病品种选育的亲本材料;‘庄薯3号’、‘云薯505’、‘农天2号’、‘陇薯7号’、‘天薯9号’、‘云薯205’、‘天薯11号’、‘云薯303’、‘陇薯6号’、‘云薯807’、‘云薯501’、‘青06-26-7’和‘云薯202’13个品种表现为中抗(MR);其余3个品种‘青薯2号’、‘下寨65’和‘脱毒175’表现为中感(MS)。‘青薯9号’、‘陇薯7号’、‘庄薯3号’、‘农天2号’、‘天薯11号’、‘陇薯13号’、‘云薯505’、‘云薯807’和‘农天1号’9个品种较对照‘天薯10号’增产。综合晚疫病抗性和产量筛选出‘青薯9号’、‘庄薯3号’、‘陇薯13号’、‘陇薯7号’、‘天薯11号’和‘农天2号’6个抗晚疫病性能强和丰产性较好的品种,可在甘肃省天水及周边地区大面积示范种植。
王鹏李芳弟郭天顺窦俊焕齐小东颉炜清罗照霞杨晨赵中梁吕汰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抗性
茄属植物糖苷生物碱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2025年
糖苷生物碱(SGAs,steroidal glycoalkaloids)是一种胆固醇衍生物,可有效抵御病虫对植物的侵染,主要存在于茄属植物中,在植株生长旺盛和幼嫩组织合成,其生物合成可分为三大阶段,包括胆固醇的生物合成、从胆固醇到甾体类生物碱和甾体类生物碱的糖基化。茄属植物SGAs的生物合成会受遗传(转录因子)和光信号的影响。目前,关于SGAs的组织分布、种类、合成、遗传等方面的研究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本文结合最新研究进展,总结归纳出控制茄属植物SGAs生物合成的主要基因(HMGR、SQS、SSR2、SGT2、GAME1、GAME2、GAME4、GAME6、GAME7、GAME8、GAME11、GAME12、GAME15、GAME17和GAME18)、茄属植物野生种和栽培种SGAs生物合成的主要差异基因(GAME5、GAME25、S5αR2、GAME31和GAME32)、与激素相关的转录因子(GAME9、COI1和TCP14)对SGAs生物合成的调控以及在光信号传导过程中相关转录因子(HY5、PIF3和MYB113)和光合色素酶(PDS、CHLI和CHLH)对SGAs生物合成的影响,并对未来茄属植物SGAs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周小成程李香袁剑龙李文丽吕汰杨晨张峰
关键词:GAME转录因子光信号
29份马铃薯资源在天水地区的鉴定评价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鉴定、评价、筛选出适宜北方种植的早熟马铃薯新品种。[方法]从全国各地引进29份马铃薯材料,进行生育期、植株性状、块茎性状、产量性状及抗病性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宣薯5号、莱柯1号、延薯10号、Ba39、L0529-2及延薯9号6份材料较对照克新2号增产,其余材料均减产;延薯7号和青2014-6为抗病性较佳的材料;宣薯5号、L08103-6、中薯10号、延薯7号及青2014-6这5份材料为结实性较好的材料;延薯7、9、10号、中薯10号、莱柯1号及Ba66这6份材料的平均薯重较好。[结论]宣薯5号、延薯7、9、10号、中薯10号、莱柯1号、青2014-6、L0529-2、L08103-6、Ba39、及Ba66这11份材料可以作为亲本材料利用。
王鹏李芳弟李芳弟窦俊焕颉炜清郭天顺窦俊焕齐小东罗照霞宋怡郭天顺
关键词:马铃薯种质资源
不同地膜覆盖栽培模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以马铃薯品种天薯11号为试材,研究了白地膜全膜覆盖栽培、白地膜半膜覆盖栽培、黑地膜全膜覆盖栽培、黑地膜半膜覆盖栽培和露地栽培(对照)5种栽培模式对其产量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较,4种覆膜栽培模式均有明显的增产效...
吕汰颉炜清何二良郭天顺王鹏李芳弟
关键词: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模式
文献传递
绿菜花杂交制种技术
2002年
吕汰
关键词:绿菜花杂交制种技术
优质高产专用马铃薯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与示范
吕汰何二良郭天顺王廷杰闫永祥杨志奇赵中梁周丰王鹏罗照霞齐小东赵国良宋怡杨晨赵文涛
“优质高产专用马铃薯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与示范”是由甘肃省农牧厅立项,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承担并实施。项目对马铃薯杂交技术进行研究,探究温度、湿度及光照等方面对马铃薯杂交座果率的影响,形成干旱地区马铃薯杂交技术规程。同时以...
关键词:
关键词:马铃薯品种选育
苹果脱毒苗组织培养开发应用试验示范
裴建文吕汰王娟
该项目引进苹果良种宫崎短枝等富士系列名优品种脱毒试管苗各一瓶。经过对苹果各品种脱毒试管增殖快繁及生根技术的大量研究,成功地解决了增殖繁和生根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光照、温度等一系列问题,明确了增殖和生根培养中各种激素的适...
关键词:
关键词:苹果
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天薯13号’的选育被引量:6
2016年
‘天薯13号’是以自育品系‘天99-5-4’为母本,‘天95-7-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从出苗至块茎成熟)116 d左右,属中晚熟品种。薯块椭圆形,薯皮黄色,薯肉黄色,芽眼少而浅。粗蛋白含量2.58%,维生素C含量13.7 mg/100g鲜薯,还原糖含量0.11%,块茎干物质含量25.2%,淀粉含量19.01%。产量在1 800 kg/667m^2以上,适宜在甘肃省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及二阴山区推广种植。
吕汰王鹏郭天顺何二良李芳弟齐小东颉炜清窦俊焕
关键词:马铃薯中晚熟高淀粉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