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晓芹
- 作品数:18 被引量:94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冲施不同浓度沼液肥对温室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4年
- 用30%、50%、70%等3种浓度的沼液肥研究不同冲施浓度对黄瓜生长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沼液浓度的增加,黄瓜的株高、叶片数、叶绿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呈增加趋势;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4.36%、13.96%、6.16%;白粉病、霜霉病的发病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说明应以50%浓度的沼液肥冲施黄瓜为宜。
- 田福发余翔周玲玲孟佳丽吉晓芹陈立昶
- 关键词:沼液肥日光温室黄瓜
- 科研院所党员教育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为例
- 2020年
- 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各党支部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党员队伍情况、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探索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方式,提出了科研单位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 阮倩倩吉晓芹
- 关键词:党员教育管理
- 院地共建模式下地(市)级农科所科技协同创新实践与思考——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为例被引量:2
- 2022年
- 科技协同创新是推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可以打破区域、部门、学科之间的壁垒,有效进行科技资源整合和不同主体间政产学研合作创新。文章以院地共建模式下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为例,梳理了该所近年来开展协同创新的实践,分析了该所当前科技创新优势、开展协同创新面临的问题,并从组建协同创新组织、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科技协同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 阮倩倩吉晓芹
- 关键词:农业科技协同创新
- 棉籽粕替代豆粕对肉鸭生产、屠宰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0年
- 本试验选取480只2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樱桃谷肉鸭,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6个重复,各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6%、9%棉籽粕代替部分豆粕的日粮。试验期间记录各组体增重及耗料量等,试验结束后,测定各组肉鸭的生产性能、屠宰性能、靶器官比重及血清中尿素氮、总蛋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含量,研究3~5周龄肉鸭日粮中棉籽粕适宜添加比例。试验期14d。结果表明:三种替代比例对肉鸭体增重、料重比和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3%和6%添加量对肉鸭肝脏比重、血清尿素氮、总蛋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中添加9%棉籽粕,对肉鸭肝脏比重无显著影响(P>0.05),但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显著增加(P<0.05)。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6%棉籽粕,樱桃谷肉鸭生产、屠宰性能最理想,胴体品质也有一定改善,且对肝脏发育、血液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
- 俞路沙建国吉晓芹章世元
- 关键词:棉籽粕肉鸭屠宰性能血液生化指标
- 科研院所破解党建与科研“两张皮”难题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为例被引量:1
- 2025年
- 当前,科研院所党建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认知偏差、思维定式以及党建与科研“两张皮”现象,不仅制约党建工作质量提升,也难以实现党建引领下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文章通过分析高质量党建引领科研院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剖析了科研院所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的党建工作具体实践为例,从强化政治引领、夯实组织基础、深化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新形势下破解科研院所党建与科研“两张皮”难题的工作建议,以期为其他科研院所党建工作提供借鉴。
- 阮倩倩张芮铭吉晓芹
- 关键词:党建
- 菌渣复合基质栽培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6
- 2014年
- 以申绿3号黄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7种不同菌渣基质配方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渣鸡粪(体积比3∶1)混合发酵料∶蛭石∶珍珠岩=4∶1∶1为最优配方,利用该配方栽培的温室黄瓜株高、叶片数、叶长叶宽等生长发育指标最优,单株产量仅次于T2,较土壤对照(CK)、基质对照(T5)提高21.0%、29.9%,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仅次于T8,比CK处理分别提高47.8%、58.6%,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比CK提高40.4%。
- 张黎杰周玲玲李志强吉晓芹田福发姜若勇黄道君
- 关键词:黄瓜菌渣复合基质无土栽培
- 党建引领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五个一”模式实践与探索--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为例被引量:1
- 2022年
- 以研究党建引领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针对科研单位在发挥党建引领方面存在认识不全面、创新性缺乏、激励措施不足、考核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探索开展“五个一”模式实践与探索,找准党建与业务能够更好融合的结合点,切实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
- 阮倩倩吉晓芹沙建国
- “一村一品一店”运行机制及对策研究——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被引量:5
- 2018年
- 在中央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互联网+农业"已经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在"互联网+农业"的浪潮下,宿迁市抢抓农业发展与互联网结合的契机,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首创了具有宿迁特色的"一村一品一店"模式,并取得显著成效。为进一步推进宿迁市"一村一品一店"做大做强,在更大范围内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应用的模式,对宿迁市"一村一品一店"发展运行机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推进宿迁市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有利对策,为全国其他地方的农业电商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 阮倩倩江国荣吉晓芹
-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及对策被引量:1
- 2012年
- 介绍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特征,阐述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 吉晓芹张明祥陈芬
-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
- 黄河故道宿迁区域乡村发展现状与优化策略
- 2025年
- 为推动宿迁市古黄河区域城乡融合迈向新高度,本研究对该区域的建设成果、现存问题及改进路径展开系统性剖析。古黄河在宿迁境内绵延114.3公里,横跨19个乡镇,覆盖人口达102.95万。“十三五”期间,宿迁市累计投入超64亿元,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河道疏浚、土地整治、生态修复、产业培育以及景区打造等方面成效显著,城乡空间布局与产业融合已初见雏形。然而,该区域依旧面临基础设施标准偏低、产业碎片化、城乡二元体制束缚以及乡村人才流失等突出问题。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五大统筹策略:打造水生态调节示范区,借助水系连通与控污截污改善水环境;建设生态旅游示范区,升级路网并深度挖掘文旅资源;构建三产融合生态富民示范区,培育工农互补型产业集群;塑造高质量生态宜居示范区,协同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与乡村风貌提升;创新城乡要素配置机制,打破土地、人才、资金流动的阻碍。本研究建议以创建国家级城乡融合试验区为导向,通过跨区域协同治理与制度创新,为黄泛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借鉴的范例。
- 陈千吉晓芹
- 关键词:黄河故道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