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
- 作品数:54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理学更多>>
- 现代产业革命与城市发展
- <正>从世界经济角度看,现代产业革命可以追溯到18世纪。产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和整个社会面貌的巨大变化,尤其是,产业革命带来的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加速了城市发展。很多学者认为,工业化和城市...
- 叶青
- 文献传递
- G20国家的服务业现代化评价
- 从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和服务管理三个方面对G20国家1990年以来的服务业现代化水平和阶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综合排名前3位的国家是美国、法国和德国。其中,服务内容方面,美国、德国和英国优势明显;服务质量方面...
- 叶青
- 文献传递
- 北京市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构建及国际比较
- 2025年
- 国际上尚未形成一套固定、成熟、公认的现代化标准体系,包括现代化国家体系标准和现代化指标体系标准。为此,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结合首都城市性质和自身发展实际,选取由22个发达经济体组成的现代化先行国家标准,构建涵盖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创新、人民生活、生态环境和治理开放等6个领域、15个主题、36个亚主题、140个具体指标的北京市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并与发达经济体比较,以分析北京市现代化实践的优势与差距。研究表明,北京市经济体系日趋完善,全要素生产率差距仍较突出;北京市社会发展程度较高,城乡收入绝对差距持续存在;北京市科技创新能力领先,但关键核心技术有待突破;北京市民生福祉稳步提升,婚育率持续走低;北京市可持续发展成效显著,但绿色发展水平较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北京市注重融入全球化发展,但国际化程度仍需提升。基于上述诊断,针对性地提出北京市在2035年和2050年两阶段人均生产总值、劳动生产率、城乡收入比、中等收入群体比例、基础研究经费比例、人均文化消费、平均受教育年限、平均预期寿命、碳排放强度、PM_(2.5)浓度、商品和服务出口比例以及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比例等指标的现代化目标及配套政策建议。
- 李扬李扬汤青叶青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 从五年规划的历史沿革看中国现代化建设理念的演进
- 2021年
- 为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目标及方向的五年规划,集中体现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任务,囊括的领域较为全面,是研究中国现代化建设及其理念演变的重要视角。通过全面梳理和分析历次五年规划,发现中国现代化目标经历了从“四个现代化”、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到全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演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较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产业布局及战略重点,尤其是到“十四五”规划,已经越来越科学地认识中国现代化问题,稳步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并逐渐形成现代化建设的中国模式。
- 叶青曹思和
- 关键词:社会主义现代化
- 科学研究方向的转变与选择 徐光宪院士访谈录
- 2012年
- 徐光宪院士是中国稀土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于1920年11月7日出生于浙江绍兴市。195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理学博士学位,主修量子化学。回国后从事量子化学、原子簇化学、配位化学、核燃料和稀土萃取化学,以及稀土生物化学与稀土材料化学研究,并在这些领域取得重要发现。他提出了萃取机理分类法,络合物平衡的吸附理论以及原子价的新定义。尤其是在稀土科学方面,他探讨了稀土化合物的化学键与电子结构,发展了镧系理论,合成并表征了大量稀土络合物;建立并发展了稀土串级萃取理论与工艺优化设计,为中国稀土工业获取高纯度的单一稀土元素做出巨大贡献,实现了中国稀土产量的飞跃。
- 叶青朱晶黄艳红
- 关键词:院士访谈录稀土材料化学研究稀土化合物
- 1900~2010年农业发展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 2012年
- 本文对1900~2010年期间农业发展研究的外文文献和图书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变量包括文章和图书的数量分布、增长率、文章类型、作者分布、学科分布、国家分布、期刊分布和被引频次等,揭示了农业发展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时空分布。20世纪60年代,农业发展研究文献开始增多。21世纪前10年,农业发展研究论文约占论文总量的50%,农业发展研究进入了高潮阶段。
- 杨明叶青靳京
- 关键词:农业发展研究文献计量学WEBSCIENCE
- 科技现代化的再认识
- 科技现代化的研究大致应包括:科学技术作为一种产品及知识体系的现代化研究,或者说是科技发展研究,它是一种进程研究,与科技史的研究有交叉;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和体制的现代化研究,这部分研究侧重于讨论社会、经济、建制等对科...
- 叶青
- 关键词:技术创新社会活动
- 文献传递
- 全面准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 2022年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一重大判断,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和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后半叶清政府的“洋务运动”,二十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绘就了近代中国谋求现代化的第一份蓝图。
- 叶青李扬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建国方略》洋务运动清政府
- 现代化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1900~2010年)
- 文献计量学方法在国内多用于科学研究的评估.为配合《现代化科学:国家发达的科学原理》专著的推出,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的两位年轻人在较短时间内,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现代化研究的发展趋势.以及现代化研究相关论文的分布...
- 吴述尧欧阳楠叶青
-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
- 文献传递
- 服务业现代化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分析--基于二次现代化理论的视角
- 根据二次现代化理论构建了服务业现代化水平评价的模型,并对131个国家30年(1980-2010年)的服务业现代化水平和阶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世界服务业现代化的整体进程、发展水平、指标发展、速度和地理位置等五个方面具有多...
- 叶青
- 关键词: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