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家盛
- 作品数:14 被引量:7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山东省中医管理局资助课题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针刺四关穴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抑郁30例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观察针刺四关穴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帕金森病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四关穴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HAMD(17项版)及UPDRSⅡ(日常生活活动)、UPDRSⅢ(运动检查)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HAMD及UPDRSⅡ、UPDRSⅢ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AMD及UPDRSⅡ、UPDRSⅢ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AMD评分减分率统计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四关穴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能改善帕金森病抑郁症状。
- 叶家盛何宇峰彭慧渊彭智聪
- 关键词:帕金森病抑郁针刺疗法四关穴重复经颅磁刺激
- 颈动脉狭窄伴有同侧大脑中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治疗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应用血管内支架治疗方案对颈动脉狭窄伴有同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并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5月~2014年1月收治的6例对颈动脉狭窄伴有同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血管内支架治疗,并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接受血管内支架治疗后患者满意率为100%,治疗前后满意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支架血管形成术对于颈动脉狭窄伴有同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取得了较高的治疗满意率。
- 曾静杨楠彭慧渊王本国叶家盛汪峰刘星辰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
- 腹针治疗抑郁症失眠的临床研究
- 目的: 观察腹针疗法对于抑郁症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0名抑郁症失眠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的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腹针组)、对照组(体针组)2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以耳穴贴压疗法作为基础...
- 叶家盛
- 关键词:腹针治疗耳穴贴压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针刺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失眠30例被引量:10
- 2016年
-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运动迟缓、肌强直、静止性震颤和姿势步态障碍。帕金森病患者在临床观察中大多伴有失眠,失眠作为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极大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的甚至会加重帕金森病的病情,出现其他并发症。
- 叶家盛
- 关键词:帕金森病运动症状静止性震颤针刺得气肌强直抗帕金森病药物
- 电针与氟西汀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观察电针与氟西汀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117例轻至中度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药物组。观察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Zung自评抑郁量表(SDS)、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评分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2组HRSD及SD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但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电针组2周后差异即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3周后差异开始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电针组与药物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IM评分均有明显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与氟西汀胶囊对脑卒中后抑郁症均有较好的疗效,但电针组起效较快,且不良反应较少,更容易让患者接受。
- 彭慧渊叶家盛何希俊谭吉林张志强
- 关键词:电针颞三针脑卒中后抑郁症
- 头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头针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汉语失语症评定量表(ABC)中各语言功能项目得分及总分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语言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疗效确切。
- 叶家盛彭智聪
- 关键词:运动性失语脑卒中重复经颅磁刺激
- 镇静针法治疗癫痫强直阵挛发作及对视频脑电图监测指标的疗效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 通过视频脑电图监测分析镇静针法治疗癫痫强直阵挛发作(GTC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癫痫GT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予丙戊酸钠片[15 mg/(kg·d)]抗癫痫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予镇静针法治疗,治疗疗程为1周,采用精简QOLIE-31-P评分评价患者治疗前后变化,并在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1周进行5 h的连续视频脑电图监测,比较两组患者发作间歇期癫痫样放电数量(IED)及非快速动眼期睡眠3期(N3)时长。结果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癫痫病程上无统计学差异;在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在GTCS的电-临床控制率上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与随访1周,总IED频次、N3睡眠期时长较基线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及随访1周的NREM期IED频次较基线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治疗后与随访1周后的总IED频次、NREM期IED频次及N3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自我感受、再发作担忧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电-临床改善的程度有所不同,镇静针法对治疗癫痫GTCS患者疗效确切,脑电监测显示镇静针法可改善发作后睡眠状态,抑制大脑皮层神经元异常放电。
- 叶家盛刘星辰王寅吴建恒
- 关键词:针刺丙戊酸钠视频脑电图
- 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患者8 h内救治的回顾性分析
- 2025年
- 目的对中山市中医院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研究早期8 h内救治对患者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中山市中医院骨科收治的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手术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发病至手术时间分别将≤8 h手术的患者纳入观察组(n=16)、9~24 h手术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20),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法(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等评价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并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2组术后1周及术后4周VAS、JOA、ADL各评分均较术前有改善,术后4周评分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SAS评分上,2组术后1周与术前对比以及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对照组SAS评分仍无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评分较术前及术后1周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2.50(9.00,31.25)d,低于对照组的42.00(27.75,69.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平均住院费用为5.92(4.20,7.73)万元,低于对照组的10.06(8.46,13.41)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并发症分析中,肺炎及尿路感染为2组患者的高发并发症,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8%,低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需手术患者,早期8 h内实施手术救治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预后,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并减少住院费用。
- 郑碧珠李玖利叶家盛
- 关键词:颈椎骨折脊髓损伤手术回顾性分析
- 不同取穴三伏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观察不同取穴三伏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固定取穴组、分伏取穴组及辨证取穴组,每组30例。分别运用不同取穴方法进行三伏贴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l%pred)、1秒率(FEV1/FVC)、呼气峰流速(PEF)变化,记录治疗前后及治疗后半年哮喘控制测试(ACT)积分变化,并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3组治疗后FEVl%pred、FEV1/FVC、PE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辨证取穴组治疗后FEVl%pred、FEV1/FVC、PEF优于分伏取穴组,分伏取穴组优于固定取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ACT积分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辨证取穴组治疗后及治疗后半年ACT积分优于分伏取穴组,分伏取穴组优于固定取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辨证取穴组总有效率优于分伏取穴组,分伏取穴组优于固定取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取穴三伏贴治疗支气管哮喘均有疗效,辨证取穴法效果更明显。
- 叶家盛
- 关键词:穴位贴敷法取穴支气管哮喘哮喘控制测试
- 电针与氟西汀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 目的:观察电针与氟西汀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确诊为轻至中度PSD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药物组。观察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Zung自评抑郁量表(SDS)、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
- 彭慧渊叶家盛何希俊谭吉林张志强
-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症电针疗法氟西汀胶囊病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