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春天
- 作品数:80 被引量:868H指数:16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智能陪护机器人(智安领航——伴心)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智能陪护机器人(智安领航——伴心)。;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为一种基于对话形式的儿童情感慰藉产品。;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图案与色彩的结合。;4.最能表明设计...
- 马溯川卢春天李佳一杨云皓
- 美丽中国与环境社会学研究——2018年第六届中国环境社会学学术研讨会综述被引量:1
- 2019年
- 中国环境社会学自创立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步形成了制度化的交流平台。在此基础上,第六届中国环境社会学学术研讨会围绕"美丽中国与环境社会学研究"的主题召开,参会者采用多元的研究方法以及不同的理论视角,从不同层次和维度探讨了绿色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的呈现机制、环境公正、环境治理和"美丽中国"建设等议题,并且对此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会者的研究成果既有扎根本土的分析,又有全球的理论视野,体现了跨学科的交叉融合,进一步凸显了环境社会学研究的政策应用性,为我国社会发展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机制提供了借鉴作用。
- 卢春天刘萌李一飞
- 关键词:环境社会学环境治理
- 中国武术“悟”的运行逻辑与价值取向——基于身体认知的视角被引量:16
- 2022年
- 作为中国武术的一种特殊身体认知方式,“悟”在武术教育与传承中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其身心一统、知行合一的特征充分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内在一致性,是中国古代身体智慧的集中体现。基于身体认知理论,在澄明和阐释“悟”的义理基础上,探究中国武术“悟”的运行逻辑与价值取向。中国武术“悟”的运行逻辑主要包含符号表征、隐喻映射、意会认知与行为转化四个层次,符号表征是“悟”的前提条件,隐喻映射是“悟”的逻辑起点,意会认知是“悟”的运行方式,行为转化是“悟”的实践指向,它们统一于“悟”中。这种运行逻辑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悟统身心的终极指向、悟合知行的实践进路、悟以体道的内在超越三个方面。中国武术教育与传承中要科学认识和有效运用“悟”的运行逻辑,客观看待和正确引导“悟”的价值取向,让这种中国式的文化传统和实践智慧在现代社会语境下也能熠熠生辉。
- 陈保学卢春天金玉柱董刚
- 关键词:中国武术运行逻辑
- 基于生命周期的中国共享电单车温室气体减排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共享电单车已被广泛认为可有效实现绿色低碳和节能减排。基于生命周期视角,共享电单车在生产、使用、维护和废弃处理等阶段均涉及物质能源消耗和废弃排放,亟需讨论共享电单车是否真正绿色。为此,文中构建了共享电单车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评估模型,对共享电单车在生命周期各阶段温室气体排放展开定量评估,探究影响共享电单车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参数和关键变量,最终得出共享电单车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和净零排放阈值,并对中国共享电单车的温室气体减排贡献进行了合理预测,最后提出实现共享电单车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朱震卢春天
- 关键词:温室气体减排生命周期能源消耗
- 农村青年对气候变化行为适应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青年农民作为农村最有活力的群体,他们对气候变化认知水平和适应能力影响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西北四省农村数据的研究发现:多数农村青年农民感知到气候变化,电视是他们了解气候变化的主要渠道。他们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及行为适应有着社会人口经济特征的差别。距离市场远近和媒介接触强度对青年农民气候变化主动适应及总体适应水平影响显著;气候变化影响认知、技术推广对青年农民气候变化被动适应、主动适应及总体适应水平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针对这些发现,文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 卢春天张志坚程诚
- 关键词:青年农民气候变化
- 社会治理视域下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历史、属性与价值被引量:7
- 2022年
-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是市民参与各种类型体育活动的场所,是被“身体性话语”赋予内容和意义的公共空间。通过梳理国内外发展历史发现,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具有可达性、意象性、补偿性和互视性四个基本属性,其在参与我国现代社会秩序建构方面具有非凡的价值:首先,公正、友谊、竞争等思想观念在此空间重复推演,发展为中国民众精神世界共享的价值符号,承载了集体记忆,国人由此获得文化认同;其次,人们在此空间提升身体健康水平,以身体性话语的形式言说世事,为公众提供了舆论的渠道;再次,个体以身体活动的形式在此空间拓展了角色向度,自主性需要得以满足,凸显了社会性别,优化了社会秩序;最后,主体在此空间内通过遵守体育规则,以身体实践的方式深耕生活,进行身体性的叙事,丰富了生活世界。
- 卢春天高海利高海利
- 关键词:社会公共空间
- 媒介使用对政府信任的影响——基于CGSS2010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76
- 2015年
- 基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的数据,本文从信息传播的视角对媒介使用类型与政府信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做进一步探讨。研究发现:传统媒介(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和新媒介(互联网或者手机上网)的受众有着不同的人口、社会、经济特征,这些特征也影响了他们对政府的信任;传统媒介的使用对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信任有着正面促进作用,而新媒介对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信任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在不同的媒介类型中,新媒介对总的政府信任影响最大。尽管从短期来看,新媒介的使用消减了政府的信任,但长远来看,新媒介充当了社会安全阀的角色,对社会良性治理有着重大意义。
- 卢春天权小娟
- 关键词:新媒介传统媒介信任
- 城市居民初职地位获得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个体初职职业地位获得的时代差异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机制。基于2009年"职业经历与社会网络"调查数据,运用多分类逻辑回归模型分析了在不同历史时期个体初职职业地位获得的变化。在改革后,教育对个体初职职业地位获得有着重要的影响,但随着改革的推进,教育对个体初职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效应在下降。改革过程中,家庭背景因素对子代的初职职业地位获得有着持续性的影响。政治身份仍是决定个体能否成为管理人员的一个重要标准,而它对个体能否成为专业技术人员与普通劳动者则没有显著区别。
- 卢春天张志坚张帆
- 关键词:职业地位获得劳动力市场
- 空气污染治理与公众环境满意度:政策效应与区域差异
- 2025年
- 公众的环境满意度不仅是衡量环境治理成效的重要指标,也是理解社会公共服务质量的理论关键。以“蓝天保卫战”为例,探讨渐进性环境政策如何影响公众的环境满意度,将2015—202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微观数据和地区层面的统计数据相匹配,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发现:第一,政策的实施显著提升了重点治理区域公众环境满意度,揭示了环境改善与社会认同之间的因果关系;第二,空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颗粒物)的显著减少是改善公众环境满意度的核心路径;第三,城市居民、青年群体及对政府环境治理信任度较高者的反应更为积极,少数民族的环境满意度更高。鉴于此,政府应持续推进和优化空气污染治理策略,推动环境治理与社会政策协同发展。公众的主观满意度具有政策反馈信息价值,政府应重视提升环境治理效能感知,增强公众对环境政策的认同与支持,构建更加积极的政府环保形象,推动形成多元共治的治理格局。
- 卢春天卫子昊
- 关键词:空气污染治理双重差分
- 美欧环境社会学理论比较分析与展望
- 本文指出美欧主要环境社会学理论的探究对象都是环境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但是基于对环境概念的不同理解而产生了不同的研究取向。美国环境社会学理论更多地传承了古典社会学理论的思想,致力于寻求学科合法化和独立的依据;欧洲环境社会学理...
- 卢春天洪大用
- 关键词:环境社会学古典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