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 作品数:29 被引量:215 H指数:11 供职机构: 江苏省中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中医药从脑论治骨质疏松症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021年 骨质疏松症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老年性慢性疾病,发病初期临床症状不明显,随着骨质的流失,会逐渐出现疼痛、驼背、平衡功能下降等严重影响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的表现。最新指南[1]推荐的一线抗骨质疏松药物如双膦酸盐类、雌激素类等对延缓骨质流失疗效确切,但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症状的改善短期作用不明显。中医药疗法多靶点的作用契合了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特点,在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过程中有独特的优势。基于对骨质疏松症中医病因、病机的梳理,以及对藏象理论、经络归属的探讨,研究者发现脑高级功能与骨质疏松症关系密切,本文将对此方面的中医药研究成果作初步总结。 朱璐 吴文忠 陈铭 许华宁 刘静 朱泽荃 徐道明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脑功能 中医药 疼痛 由rs⁃fMRI探讨电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影响 2025年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技术探究电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临床疗效和中枢机制。方法纳入25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患者作为观察组,招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组予电针治疗,每周3次,共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简式McGill疼痛问卷(short⁃form of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观察组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入组时均接受rs⁃fMRI扫描,比较观察组与健康受试者脑功能活动局部一致性值(regional homogeneity,ReHo)的差异;观察电针治疗前后观察组ReHo值的变化;并将ReHo变化值与VAS改善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VAS、SF⁃MPQ、ODI评分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共有7个脑区ReHo值发生改变,降低的脑区包括右侧楔前叶、右侧额下回、右侧角回、左侧角回、枕下小叶,增强的脑区有左侧颞上回和右侧脑干。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上述7个脑区的ReHo值中,左侧颞上回、右侧脑干明显下降(P<0.05),右侧楔前叶和右侧额下回明显增强(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前后右侧楔前叶ReHo变化值与VAS改善差值呈负相关(r=-0.548,P=0.015)。结论电针治疗可改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腰背部疼痛,右侧楔前叶脑区自发性脑活动改变可能是电针起效的中枢机制之一。 黄驰欢 刘静 杨婧怡 柏凌 张迪 张鑫 刘绍伟 刘兰英 徐道明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腰背痛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调肠治神”针法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观察“调肠治神”针法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A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采用“调肠治神”针法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对照组采用感觉统合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和治疗6个月后,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孤独症治疗评估表(ATEC)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3个不同时间点CARS评分、ABC评分和ATEC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不同时间点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与时间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7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肠治神”针法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对ASD患者的自闭程度及行为状态有较明确的改善作用,并可以提高ASD的临床疗效。 张丽丽 陈栋 徐道明 鲍超 黄煜 朱力立 刘静 孙耀金关键词:针刺疗法 感觉统合训练 孤独症谱系障碍 自闭症 一种动物实验用控温艾灸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物实验用控温艾灸装置,包括盒体、动物固定器、灸灰盒,盒体上设有供灸灰盒插入的插口,灸灰盒内设有灸灰刮片,盒体外设有温度控制电路板,温度控制电路板上设有通过电路连接的电源、控制板、温度显示数码管、蜂鸣... 吴文忠 徐道明 王祖铭 许华宁 刘兰英 刘静 石雯 朱璐 陈铭艾灸对去卵巢大鼠肌肉功能及骨密度的研究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艾灸“肝俞”“肾俞”对去卵巢大鼠腰部肌群杨氏模量值、后肢步态参数和骨密度的影响,基于“筋骨互用”理论探讨艾灸在改善去卵巢大鼠肌肉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艾灸组、雌激素组,每组8只。模型组、艾灸组和雌激素组均去势,艾灸组穴取双侧“肝俞”“肾俞”,每次15 min,隔日1次,每周3次,共12周。干预结束后采用实时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技术(SWE)测定大鼠腰部肌群杨氏模量值;步态分析系统WalkAnalysator VTX记录后肢支撑时长(s)、摆动时长(s)、摆动速度(cm/s)和步宽(cm);Miro-CT检测右侧股骨骨密度(BMD)、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和骨小梁分离度(Tb.Sp)。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腰部肌群杨氏模量值下降(P<0.01),后肢支撑时长、摆动时长、步宽增大(P<0.05,P<0.01),摆动速度减小(P<0.01),右侧股骨BMD、Tb.Th、BV/TV降低(P<0.01),Tb.Sp增大(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和雌激素组大鼠腰部肌群杨氏模量值上升(P<0.05),后肢支撑时长、摆动时长、步宽缩短(P<0.05,P<0.01),摆动速度增大(P<0.01),右侧股骨BMD、Tb.Th、BV/TV增加(P<0.01),Tb.Sp减小(P<0.01)。结论艾灸“肝俞”“肾俞”可提升去卵巢大鼠的腰部肌群杨氏模量值,影响后肢步态参数,从而改善肌肉功能以提高骨密度,从“筋骨互用”的角度为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中医方案。 张迪 刘静 韦理钰 许华宁 张鑫 柏凌 李邗峻 黄驰欢 王尊 徐道明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艾灸 肌肉功能 传统功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019年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一类全身慢性退行性疾病。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周期长、费用高、存在不良反应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检索知网、万方、PubMed等相关数据库,对应用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四种传统功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密度下降、疼痛、平衡协调功能等临床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现存问题,进一步明确传统功法最优化的干预方案。 刘静 吴文忠 徐道明 朱璐 刘兰英 郭海英 许华宁 李邗峻 田阡陌 石雯 曹雅娜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太极拳 八段锦 五禽戏 易筋经 循证护理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并发症与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并发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能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生存质量。 刘静 朱姝 黄征宙关键词:循证护理 胸腔镜 肺癌根治术 并发症 雷火灸联合振动训练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31 2020年 目的:采用超声波杨氏模量比较雷火灸联合振动训练与单纯振动训练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临床疗效,寻求客观的评估方法。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全身律动治疗床行振动训练,观察组联合雷火灸,穴取腰阳关、命门、肝俞、肾俞、大肠俞。均隔日1次,每周3次,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及治疗后1个月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RTSWE)和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进行疼痛强度、多裂肌紧张度(杨氏模量值)和生活质量的评估。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4周及随访与治疗前比较,VAS评分、多裂肌杨氏模量值以及SF-36中生理功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精神健康5个维度评分均显著改善(均P<0.05),观察组SF-36中的生理职能维度评分显著改善(P<0.05);②治疗4周及随访时,观察组VAS评分、多裂肌杨氏模量值以及SF-36中的生理职能、身体疼痛和总体健康3个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雷火灸联合振动训练在缓解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强度、减轻多裂肌紧张度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疗效优于单纯振动训练,RTSWE技术可作为疼痛评价的客观检查方法。 朱璐 徐道明 吴文忠 许华宁 刘静 刘兰英 樊巧玲 郭海英 石雯 李邗峻 曹雅娜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腰背痛 雷火灸 循证护理在肿瘤患者癌性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2016年 分析循证护理在肿瘤患者癌性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肿瘤伴癌性疼痛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40例对照组和40例实验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依从率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癌性疼痛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能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有效缓解,让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得以有效提升,值得推广。 刘静关键词:循证护理 肿瘤 癌性疼痛 电针结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临床疗效观察 徐道明 吴文忠 刘静 林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