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艳红

作品数:20 被引量:92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十堰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注射液
  • 3篇注射
  • 2篇蛋白尿
  • 2篇凋亡
  • 2篇液相色谱
  • 2篇色谱
  • 2篇肾病
  • 2篇葡萄糖
  • 2篇葡萄糖注射液
  • 2篇庆大
  • 2篇庆大霉素
  • 2篇细胞
  • 2篇临床药
  • 2篇参芎
  • 2篇参芎葡萄糖
  • 2篇参芎葡萄糖注...
  • 1篇电解质
  • 1篇电解质失衡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缺血

机构

  • 18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太和医院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

  • 18篇刘艳红
  • 6篇王林海
  • 4篇赵利军
  • 3篇王姗姗
  • 3篇张晓燕
  • 2篇王黎萍
  • 2篇沈建明
  • 2篇高爱梅
  • 2篇柯静
  • 2篇熊艳林
  • 2篇张秋芳
  • 1篇郭光云
  • 1篇田少江
  • 1篇刘玲
  • 1篇勾荣
  • 1篇柯洪琴
  • 1篇周灿
  • 1篇陈功
  • 1篇尹义平
  • 1篇张蓬华

传媒

  • 5篇中国药师
  • 2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中南药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年份

  • 7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1
  • 2篇201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乌司他丁对庆大霉素损伤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2015年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庆大霉素损伤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传代培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分为对照组、损伤组(2 mg/ml庆大霉素)、治疗组A(2mg/ml庆大霉素+160 U/ml乌司他丁)、B(2 mg/ml庆大霉素+320 U/ml乌司他丁)和C(2 mg/ml庆大霉素+640 U/ml乌司他丁),观察各组细胞增殖能力、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细胞凋亡率、ET-1和NO含量、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活性以及ET-1、e NOS和i NOS m RNA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损伤组细胞增殖能力下降,LDH、细胞凋亡率、ET-1、ET-1 m RNA、NO、i NOS和i NOS m RNA表达均增多(P均<0.05)。与损伤组相比,治疗组细胞增殖能力增高,LDH、细胞凋亡率、ET-1、ET-1 m RNA、NO、i NOS和i NOS m RNA表达均减少;这些改变随剂量增加而明显(P均<0.05)。e NOS活性和m RNA表达在5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乌司他丁通过抑制ET-1、NO和i NOS减轻庆大霉素损伤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这些作用在一定范围具有剂量依赖性。
沈建明勾荣田少江王黎萍刘艳红
关键词:乌司他丁庆大霉素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皮素-1一氧化氮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及治疗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结扎致大鼠心肌梗死疾病模型,比较用药组和模型组心电图J点、血清肌酸激酶、血清乳酸脱氢酶、心肌梗死百分率和心肌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能减轻缺血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明显降低结扎冠状动脉导致的大鼠心电图J点升高,减少心肌梗死百分率,降低心肌缺血大鼠血清肌酸激酶及乳酸脱氢酶活力。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
王姗姗刘艳红
关键词: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心肌缺血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
长非编码RNA在心脏中的研究进展
2013年
随着人类基因计划的完成和新的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发现在人类全基因组序列中不足2%的基因能编码蛋白,而其余绝大部分基因序列也被普遍转录为非编码蛋白RNA(noncoding RNA,ncRNA),其中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指长度〉200个核苷酸、缺少特异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无蛋白质编码功能的RNA。
刘艳红鲁富鸣张秋芳
关键词:非编码RNA基因测序技术心脏全基因组序列人类基因开放阅读框
参麦注射液致腰部剧痛2例被引量:4
2011年
例1,男,86岁。因心悸、气促半个月余入院。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10余年、头晕5 a多、冠心病2 a等病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致变态反应史。体检:体温36.0℃,脉搏72次.min-1,呼吸20次.min-1,
丁月妮刘艳红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
不同炮制去心法对巴戟天水晶兰苷含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比较不同炮制去心方法炮制的巴戟天中水晶兰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Kromalsil C18(200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水溶液(90∶10),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232 nm,进样量为5μl。结果:巴戟天各去心炮制品中水晶兰苷含量以润法最高,其次为煮法,泡后蒸法,泡法,清蒸法,最低为盐蒸法。结论:润法去心对巴戟天中水晶兰苷的含量影响最小,其炮制品中水晶兰苷含量最高。
刘艳红周灿廖莎陈娥
关键词:巴戟天水晶兰苷高效液相色谱
香菇多糖注射液致不良反应1例被引量:1
2010年
患者,女,51岁,2007年8月5日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病检:(右乳)浸润性导管癌。术后未行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于2008年10月发现右腋窝包块,且包块进行性增大,局部出现坏死破溃,于2010年7月3日来我院,胸部CT:双肺多发片状及斑片状改变,考虑为乳腺癌转移;
杨淑华柯静刘艳红
关键词:香菇多糖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
支气管镜操作并发大出血6例救治体会
2014年
自支气管镜应用于临床以来,适应证越来越广泛,对肺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技术的应用,使得很多呼吸道疾病明确了诊断,得到了更好的针对性治疗。支气管镜操作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在0.1%~0.5%之间,大多较轻,但也有严重并发症如大出血导致患者死亡的病例报道。
熊艳林郭光云杨力樊恭春尹义平陈功刘艳红
关键词:支气管镜大出血急救
团队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临床药学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估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建立临床药学团队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并对其进行评估。方法以临床药学专业方向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传统和团队情景模拟2种教学模式讲授临床药学知识,比较2组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及理论知识成绩。结果团队情景模拟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学生的认可。结论团队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可以作为临床药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单独或联合传统教学模式应用于临床药学教学中。
于慧斌刘艳红吴红菱张蓬华王林海涂宗君柯洪琴
关键词:教学方法临床药学
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致血尿和蛋白尿2例被引量:1
2011年
葡萄糖酸依诺沙星为含单个氟原子第3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1],是氧氟沙星的光学活性L型异构体,抗菌活性为氧氟沙星的2倍,是外消旋体的2倍[2]。葡萄糖酸依诺沙星通过作用于细菌脱氧核糖核酸(deoxytibonucleicacid,DNA)螺旋酶的A亚单位,
刘艳红王林海赵利军高爱梅
关键词:血尿蛋白尿
HPLC法测定日本蛇根草不同组织器官中绿原酸的含量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测定日本蛇根草不同组织器官及发育周期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ODS Phenomenex Gemini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1∶9),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27 nm;柱温:30℃。结果:绿原酸在0.022~1.320μg(r=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2月花期采收的日本蛇根草根、茎、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分别为7.076 7,1.030 7,10.609 5,24.110 3 mg·g-1,其全草与四月果期的全草绿原酸含量分别为18.600 4,14.082 6 mg·g-1。结论:日本蛇根草不同组织器官绿原酸含量差异较大,其中花的含量最高。不同发育周期绿原酸的含量也不同,花期含量明显高于果期。
熊辉徐梦菲刘艳红张晓燕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绿原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