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维辉

作品数:47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会议论文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3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4篇膀胱
  • 11篇前列腺
  • 10篇疗效
  • 9篇输尿管
  • 9篇碎石
  • 9篇尿管
  • 9篇膀胱癌
  • 8篇术后
  • 8篇结石
  • 8篇B7-H4
  • 7篇肾镜
  • 7篇尿道
  • 7篇前列腺癌
  • 7篇肿瘤
  • 7篇细胞
  • 7篇腺癌
  • 7篇经皮肾镜
  • 5篇电切
  • 5篇肾结石
  • 4篇软镜

机构

  • 47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浙江省肿瘤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7篇刘维辉
  • 28篇李毅宁
  • 21篇郭一泓
  • 18篇穆鑫
  • 15篇王加良
  • 15篇张建育
  • 8篇陈俊毅
  • 6篇苏学锋
  • 5篇陈东
  • 4篇苏学峰
  • 4篇李永生
  • 4篇庄伟
  • 4篇高瑞林
  • 3篇徐一鹏
  • 3篇朱绍兴
  • 2篇黄庭芳
  • 2篇汪有彪
  • 1篇王允金
  • 1篇王华
  • 1篇颜醒愚

传媒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医学综述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国肿瘤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癌症进展
  • 1篇现代泌尿生殖...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肿瘤药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19
  • 3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3
  • 3篇2012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超引导下超细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行超细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9月~2018年6月期间行超细经皮肾镜取石术的62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位于肾上盏结石10例,肾中盏结石25例,肾下...
郭一泓李毅宁苏学锋黄思淮刘维辉何清柳
关键词:肾结石
共刺激分子B7-H4和PD-L1的表达对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灌注后复发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B7-H4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的表达对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膀胱灌注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将126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病理证实为中高危的NMIBC患者按术后膀胱灌注化疗药物的不同分为吉西他滨组85例及卡介苗组41例,检测所有膀胱癌组织中B7-H4和PD-L1的表达情况,并统计分析B7-H4和PD-L1的表达对膀胱肿瘤术后不同灌注药物复发的影响。结果126例中高危NMIBC中,B7-H4阳性表达率为53.2%(67/126),PD-L1阳性表达率为57.9%(73/126),B7-H4和PD-L1联合表达阳性率为38.1%(48/126),联合表达阴性率为27.0%(34/126)。中高危NMIBC患者总复发率为37.3%(47/126),卡介苗组患者复发率为24.4%(10/41),低于吉西他滨组的43.5%(3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表达B7-H4和PD-L1的患者中,术后灌注吉西他滨患者的复发率为18.2%,低于卡介苗组的53.3%;均未表达B7-H4和PD-L1的患者中,术后灌注吉西他滨患者的复发率为60.9%,高于卡介苗组的1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B7-H4和PD-L1的表达情况选择卡介苗或化疗药物膀胱灌注,能降低中高危NMIBC电切术后的复发率,改善预后。
刘维辉庄伟陈俊毅李毅宁王一勇
关键词:膀胱癌B7-H4PD-L1复发免疫逃逸
经尿道二次电切术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可行性及远期疗效
目的 探讨经尿道二次电切术(Re‐TUR)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可行性及远期疗效。方法 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接诊的35例高危NMIBC患者,首次膀胱肿瘤电切术后2~6周进行Re‐TUR治疗。
刘维辉
关键词:远期疗效
输尿管硬镜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导致输尿管狭窄的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输尿管硬镜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导致输尿管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2015.8-2018.8我院接受输尿管硬镜碎石的387例患者,收集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输尿管狭窄的相关危险因...
穆鑫王加良刘维辉郭一泓张建育李毅宁
关键词:输尿管镜
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2013.8-2018.8我院接受经皮肾镜碎石的342例患者,收集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肾镜术后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342例患者无一例中转...
穆鑫王加良刘维辉郭一泓张建育李毅宁
关键词:经皮肾镜出血
前列腺癌组织中Foxp3^(+)调节性T细胞增高并与淋巴管和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Foxp3^(+)调节性T细胞与前列腺癌组织中淋巴管和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集我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收集前列腺增生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前列腺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淋巴管、微血管标记物表达情况差异。同时分析调节性T细胞与前列腺癌组织中淋巴管、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前列腺癌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淋巴管密度和微血管密度均显著增高;与癌旁组织比较,前列腺癌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淋巴管、微血管密度也显著增高。前列腺癌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与淋巴管、微血管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前列腺癌患者Gleason评分与调节性T细胞、淋巴管、微血管密度显著正相关;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与调节性T细胞、淋巴管、微血管密度均显著正相关。结论Foxp3^(+)调节性T细胞在前列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与前列腺癌组织中淋巴管、微血管密度正相关。
刘维辉张河淦范大铬何清柳黄庭芳颜醒愚
关键词:淋巴管微血管前列腺癌
晚期前列腺癌行姑息性TURP可行性分析
目的 评估晚期前列腺癌合并尿潴留患者施行TURP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3-2018年26例确诊晚期前列腺癌最终行TURP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他们同另外26例拥有相似基线指标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进行配...
穆鑫王加良刘维辉郭一泓张建育李毅宁
关键词:前列腺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
地舒单抗与唑来膦酸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地舒单抗与唑来膦酸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18例,按治疗药物分为唑来膦酸组(行唑来膦酸治疗)和地舒单抗组(行地舒单抗治疗),每组各9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的骨痛加剧次数、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不良反应、依从性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地舒单抗组相对于唑来膦酸组的骨痛加剧次数显著减少,ALP显著降低,依从性更佳,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唑来膦酸相比,地舒单抗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临床疗效显著,能减少骨痛加剧次数,显著降低ALP,依从性更佳。
何清柳刘维辉蔡隆渤阴煜明黄庭芳
关键词:唑来膦酸前列腺癌骨转移骨痛
经尿道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术后并发症分析-单中心随访1年
陈俊毅李毅宁苏学峰张建育高瑞林郭一泓陈东黄思淮穆鑫刘维辉何清柳
两叶法经尿道激光前列腺解剖性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陈俊毅李毅宁苏学峰张建育高瑞林郭一泓陈东黄思淮穆鑫刘维辉何清柳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